Tuesday, December 03, 2013
皇與王
香港可以是一個Country,出入境填表,Country of Birth,填寫「香港」,一點問題也沒有。
但是香港做過一百多年的殖民地,到底是「英女王」還是「英女皇」,卻一直弄不清。問問學校的通識教師,兩者有何分別,不知有幾個知曉。
「英女王」是對的,「英女皇」錯。君主立憲制,元首叫做King,King是王,Emperor才是皇。
為何有此誤譯?中國文化傳統,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許多小國交戰,小國的元首:越王勾踐、吳王夫差,還有趙武靈王、楚懷王,都是King,不是皇帝,而是「大王」。
但是,自從秦始皇武力統一中國,中國人的意識,「皇帝」取代了「大王」。「皇帝」是家天下的一統江山,而「大王」或者「君王」,像洪水之前的阿蘭蒂斯,屬於記憶上一輪迴的湮事。
英女王維多利亞得香港之際,正逢道光皇帝。清政府與英廷的往還文書,對於女王的地位職稱,有時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英吉利大皇帝、英吉利女王,還是大女皇?
其中有君主立憲與帝皇專制之差,亦有女人登基不靠男權之別,一下子連清政府也糊塗起來。後來的慈禧太后,叫Empress Dowager,但是,英國的王太后,卻很謙卑,只叫做The Queen Mother,女王母親。
到這一層,距離更拉大了。今天,許多廣東人還改不了口:「查理斯不肯做皇帝喎,看來是威廉王子繼位了。」聽來礙耳,差不多先生,思想不夠縝密之故。
這是許多人的盲點:人家的王,不同你的帝皇,所以蘇格蘭獨立,公投解決,不靠出兵討伐。到今天,許多中國父母將子女送英國寄宿學校,付出天價學費,沒有用的,有一些簡單的常識,由洋務運動以來,一個民族,不知交了幾代學費,還是不明白。
Source: 陶傑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olumnist/daily/article/20131202/18532259
Saturday, November 02, 2013
反對雙非人來港,同甘浩望神父吵起來
一年半前,網台的電話訪問之中,我反對雙非人來港,同甘浩望神父吵起來。我一直都聽他講的,沒有駁斥也沒有懊惱,直至甘神父說:香港人口老化,需要BB。之後我才與他吵起來,吵了幾分鐘,我向網台的節目主持人說,我終止對話了。屬靈的與屬世的,我分得好清楚。因此,只要左翼用宗教的理由來講香港應該無限量接納中國殖民,我是不會駁斥的。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928356422225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8640057237225
Saturday, August 31, 2013
香港政治鬥爭的藍海與長尾
1. 香港政治鬥爭的藍海,是成立本土勢力,採用的基礎是香港人的本土意識,戰術是勇武社運。這是一片未曾開發的藍海,有志在香港政壇爭鋒者,必須捷足先登,識時務者為俊傑。目前領先的是毓民。
2. 香港政治鬥爭的長尾巴,是既有的政黨,從過去的意識形態(普世價值之類),衍生現實政治的新翼,或衍生勇武鬥爭的新翼,這樣就可以擴大政治市場佔領。目前蘭花系就是勇武鬥爭的新翼,然而現實政治的新翼,依然欠奉。
以上引自陳雲新書的第五章。此章講述香港的政黨轉型。
PS: 本土戰術,傾囊相授。
PS: 此戰術採自立體戰爭的理論。並非來自商業,我用商業理論來解釋,是令大家容易明白。
PS: 毓民一系的政治勢力,雖然目前勢弱,但走對了路:普羅政治學苑+熱血公民+蘭花系。
----------
續談香港政黨的長尾(long tail)發展與民主黨的窮途末路。
九七之後,在比例代表制之下,小黨可以在某些選區或階級出線,民主黨也發展了長尾,就是:民主黨+公民黨+職工盟+街工+工黨,外加游離的左翼政團、工會政團(如教協)、婦女政團、教會政團和青少年政團(如學民思潮)。然而,民主黨的長尾,全部延續其和理非非及離地中產理念,毫無理論或行動更新,毫無現實政治取向、工人階級低下階層取向,行動上更無勇武社運取向。香港政局危機重重,民主黨坐擁巨大資源,卻只是對比例代表制有所反應,只識得全力成為選舉機器,而對本土意識及本土利益之訴求毫無反應。故此,可以判斷,民主黨是尸居餘氣,日落西山的夕陽政黨,一旦香港普選,政黨有機會形成執政內閣,現實政治、街頭鬥爭、勇武行動只會更多而不會更少,屆時民主派收檔執笠,指日可待。故此,民主派必會出盡全力,奪取香港人的民意授權,向中共投降,破壞香港的普選進程。這就是我的政治判斷。我不是未卜先知,而是我熟悉歷史走勢分析及政治理論。
PS: 這是民主黨的蓋棺論定。民主黨只是識得佔盡比例代表制的便宜,成為選舉機器。民主黨是對香港政治危機毫無反應,對香港執政責任毫無承擔的政黨。
PS: 土共的轉型,除了搞文革之外,也是香港邁向普選鬥爭的徵兆。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781835207225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781982712225
Sunday, May 26, 2013
只有王者或貴族,才會憐憫一個國家
#如果你自問沒有王者的德行和器量,就不要理會中國了。在香港,好多主張支援大陸人民主救中國的人,是出於恐懼、怯懦或僥倖之心,而不是出自王者的器量和德行。故此這些人首鼠兩端,行為幼稚而虛偽。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589082482225
Thursday, May 16, 2013
公屋商場領匯化與兩鐵合併︰香港政黨議政和公共輿論的災難
當初兩鐵合併、公屋領匯化,你們聽過輿論或政黨講過這些公共行政常識嗎?現在各位捱貴車票、捱貴商舖地租,這麼多年了,你們有在報紙上讀過上述的分析嗎?沒有吧。全香港,只有我陳雲告訴你這些通行的常識。各位,夠悲哀了吧?
#我在《信報》抨擊過兩鐵合併和公屋領匯化,換來的是《信報》網上論壇的瘋狂攻擊。這是我隨後在《信報》被撤去專欄的遠因
#你們不要當我是先知,不要當我是國師。我只是老老實實將常識告訴你們的一個香港學者。而我這樣做,已經足以招致殺身毀家之禍!
#如果我今日不是在火車上讀到這個混帳廣告,我不會發這麼大脾氣。你們現在知道,香港是怎麼一個恐怖的地方吧?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573456592225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8195951387225
Tuesday, March 05, 2013
為何我一早判斷,戴耀廷和民主派的佔領中環行動,是一場禍港殃民的鬧劇(farce)?
為何我一早判斷,戴耀廷和民主派的佔領中環行動,是一場禍港殃民的鬧劇(farce)?因為我是熟讀馬克思的老左翼。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1852年發表)說,「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笑劇出現。」近代中國出現過兩次革命,辛亥革命和共產黨革命,兩次都是失敗的,都不能為華夏締造共和。然而,兩次都是有思想準備和群眾動員的暴烈流血革命,要承繼這些革命,是極其困難的。第三次華夏的革命,必須採取東歐的布拉格之春及北非的阿拉伯之春的方式,即是不合作的公民抗爭運動及民眾暴力威懾的雙結合的行動,才有可能成功。這是非常講究思想整理、群眾動員與海外聲援的行動。放在香港,這種行動,只有在本土政治成熟、相當數量的民眾覺醒之後才可以發動。目前,香港的民主派與社運人,只是美帝國主義在香港的政治代辦,他們根本不想本土政治成熟起來,也沒有政治意志去做任何革命。寄望他們為香港爭取民主,是痴心妄想。他們只能在香港發動一次次賣港賣國的政治鬧劇,令往後的革命障礙和革命成本,愈來愈高。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4498497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