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祖國大陸的高考,作文題竟然是《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述賈元春省親,賈府各人命名亭台樓閣,並擬匾額,考試當局要考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各省不同。全國甲卷(雲南、貴州、四川、西藏、廣西)作文題目考《紅樓夢》;全國乙卷(山西、內蒙、安徽、江西、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吉林、黑龍江)則是考北京冬奧和冬殘奧的感受。自設試題的北京和天津,各自考卷作文題目都圍繞疫情。浙江卷提供的作文題,列舉當地多名優秀青年在各行各業的成就,要求考生述說他們對自己未來發展有何啟示。全國新高考I卷(江蘇、河北、福建、山東、湖北、湖南、廣東),以圍棋「本手、妙手、俗手」3個術語作題,要考生從中體悟當中的哲理意義,寫出感悟思考。)(參閱:高考作文《紅樓夢》入題 教授:真的挺難 網民:京津試卷簡單 窮省考生恐「走不出大山」明報 2022-06-08)題目之深奧,嚇着了香港學生,幸好香港有一國兩制,香港學生不在大陸考試啊。香港的高中文憑試(DSE)的中文作文考試題目,今年四月二十六日試後公佈,題目有三條。其一是假如我是一套校服,所謂「校服自述」——還以為是一位姓校名服的思想家夫子自道,食自助餐食到肚屙,做專門人士好,定係找多幾份part-time做slasher(台灣說的「斜槓」一族)秘撈,三條揀一條,總之是街坊口味,貼近民間。
以前有讀者提議我評論一些DSE的作文題目,我搖頭嘆息,無法提筆。今日見大陸用《紅樓夢》考學生,興趣來了,這裏隨便評一下,也雜談一下奧地利高考的德文考題。(題目引述自Taiwan in Österreich 駐奧地利代表處 2022-05-06 17:13 面書貼文)
奧地利考題:無懼奇詭險奧,不避政治爭議
我們的水準比起歐洲又點樣呢?德國法國這些不舉例了,這次舉例的是小國奧地利,英文是Austria,容易與Australia(澳洲)混淆,德文是Österreich,法文是Autriche。三個星期前,奧地利高中畢業會考的德文科考試。德語區的高中畢業試考國文,即係德文作文題。看了他們的考題,大概知道我們香港的中學教的和考的是什麽貨色吧。厲害的不單是考生,而是出題和改卷的教師。這種艱難的題目也可以出,而且可以評級。六個小時,寫兩篇文章,這種艱難程度,及得上中國王朝時代的秀才考試。
德語是奧地利國家語言,這個考科到底考了什麼,合不合適,每年都成為媒體報導及社會討論議題。高中畢業會考在德國稱為Abitur,奧地利則稱為Matura,這個字從拉丁文maturitas而來,意思是「成熟」,這種考試代表你在智識上已經脫離幼稚,足以畢業並進入高等教育。命名類似明清時代在鄉試成績優秀者,獲推薦為貢生,可以進修,考會試和殿試,貢獻予國家做人才。今年奧地利的德文科考試全體高中畢業生參加,大約四萬六千名,與香港DSE人數差不多。考試有三個主題:第一題係「文學、藝術、文化」,第二題「智慧型手機世代」,第三題「歷史與民主」,考生可選擇其中一種,必須在六個小時內寫兩篇文章。
奧地利高考作文出題如何?第一題「文學藝術文化」出題包括叫考生比較德國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的詩歌〈關於春天〉(Über das Frühjahr)(反對現代的詩、戰鬥性)和德國作家卡斯妮茨(Marie Luise Kaschnitz)的詩歌「六月」(Juni)(田園詩、溫馨)。另外還信使報( Kurier )採訪奧地利電影協會主席Christian Dörfler的有關電影院經驗無可取代的評論,考生們必須為當代電影文化提出建議,並講下電影對年輕人的重要性。
第二題「智慧型手機世代」,要考生分析德國博客、作家、編劇羅伯( Sascha Lobo) 的文章〈智慧型手機是一切罪魁禍首〉。在最後一組「歷史與民主」中,要分析文化學者阿萊達(Aleida Assmann)的文章〈是什麼東西令歐洲眾國群星凝聚在一起?」(Was hält die Sterne Europas zusammen?)〉,文章呼籲拯救危機中的歐洲理念與文化傳統。考生要針對Philippe Narval書籍《友好的革命——我們如何共同救回民主》(Die freundliche Revolution: Wie wir gemeinsam die Demokratie retten)的觀點,討論當代民主面臨民粹主義衝擊的危險,以及民主制度的未來。
這種題目,在我讀書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大學的比較文學、社會學,或工餘參加電影學會、話劇工作坊之類的文藝青年,大概可以應付一二。作家人名之中,大概是布萊希特最為華人所知,他曾與京劇大師梅蘭芳在莫斯科交流過技藝,學到中國舞台抽空環境的表達方法。如此艱難的題目也可以出,而且可以評級。六個小時,寫兩篇文章,其艱難及得上中國王朝時代的秀才考試。
諸位都知道,歐陸地方的中學是快樂教育,幼稚園不學寫字,小學是玩樂的,為何高中考試要定得這麼深奧,而且大部分學生又可以順利及格呢?相比我們香港,未入幼兒園已經在操練寫字和數學,小學中學的功課一大堆,但作文考試又變得如此平易近人,生怕學生不及格,是什麼原因呢?
大家回想返香港DSE中國語文科的出題,是否面目無光呢?高中評核試(DSE)公佈成績,舊日香港稱之為放榜。傳統媒體循例說有什麼狀元之類。這些都是不知古今之別,更不知今日學生之苦。高中考試,只是舊日的鄉試,及格的只是秀才,不是狀元,殿試的第一名先叫狀元。秀才也是功名,可以做衙門師爺、書室講授、祠堂司理之類的文職,略可謀生,鄉試第一名叫解元,唐伯虎就是最出名的解元,號稱江南第一才子唐解元。要到了上京考試,中了進士,殿試入了三甲,才是狀元。狀元是天下第一,可以娶郡主、做駙馬爺的,今日的所謂高中考試狀元,還要繼續辛苦讀書求職。
香港中文作文考試荒誕絕倫
我以前都在報紙的校園版教過點樣寫作文,也出過幾本書講中文解毒和作文指南,容鄙人講一下下香港的會考中文題目:
第一題:校服無法自述
//我是一套校服,今日要和主人分離,回想過去我們一起生活,別有一番體會。
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以「校服的自述」為題,續寫這篇文章。//
首先是用字:是分開、是離別,不是分離,分離是魏晉古語,《昭明文選》的字,太深奧。(如《文選.枚乘.七發》:「中鬱結之輪菌,根扶疏以分離。」又《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然皆伏鈇嬰鉞,首腰分離。」)別有一番體會,之前無,何來別有呢?故此是頗有/真有一番體會,不是別有。別有洞天,是遊過名山大川,新來此地,發現別有洞天。第一個洞還未進去,何來別有洞天呢?說「別是」,倒是可以的。南唐詞聖李煜(李後主)用「別是」用得最深沉了《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自述要是人來說。例如近代思想家胡適的《四十自述》。題目應該是「假如我是一件校服」。坊間討論,往往說是戀物癖、校服誘惑的日本色情片子,沒有對症下藥啊。
第二題:暴君不仁,要滅民以減少糧食損耗
是看圖作文,是我七十年代在小學畢業考會考的作文,想不到現在高中也用,可謂學術倒退。
題目如此:
//試就下圖對你的啟發,以「得不償失」為題,寫一篇文章。//
新聞報導是:
//人類過度消耗糧食帶來各種惡果。
用字方面:是人們飲食過度、暴飲暴食,不是消耗糧食,那是暴君厭惡人口眾多而發之言論。出題者其心不仁,形同暴君矣。說人民消耗糧食,也是釀酒、生物柴油之類,或是食物供應商丟棄次級食品,而不是暴飲暴食。
第三題:爺爺無名無姓,不孝之極,考官生活觀念庸俗淺陋
//爺爺:「我當鐘錶匠超過50年,畢生專注這門手藝,能做到分毫不差。」
允行:「我是品味生活的咖啡師,亦是書寫人生的作家,更是培育後進的武術教練。」
各人對人生有不同追求。有人認為:「與其一生專精一事,不如發展多元人生。」你同意嗎?試撰文一篇,論述你的看法。//
首先是爺爺必須有名,不能孫有名而祖父無名,何其不孝也!縣官在往日如此出題,被朝廷知道,肯定治以目無君父之罪,革職查辦。爺爺起碼要叫文正爺爺之類,用清朝曾國藩、曾文正公的封號嘛。
用字方面,鐘錶匠要做的是修理各國鐘錶,做到的是兩件事,對業務是精工細作、對客人是有求必應。鐘錶自己運行才是分毫不差。
另外,「專注」一詞,雖然清朝已有(專心注意。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八:「蓋兵貴精不貴多,精則有所專注,多則散亂無紀。」),但此詞大行其道,歸功近年日本輸入,蔡瀾飲食介紹。中文是「專攻」。專門研究一門學問、手藝、嗜好之類。唐代大學士韓愈〈師說〉有云:「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另外,專攻某手藝的人是不會叫自己做某某匠的,太俗氣了,爺爺的對白應該是:「我這人哪,修理鐘錶五十年有多,畢生專攻這門玩藝兒,各國鐘錶都難不到我,可謂精工細作,有求必應。」先學會老匠人怎樣開口講話,才好寫對白嘛。你以為電影或小說對白容易寫?
「我是品味生活的咖啡師,亦是書寫人生的作家,更是培育後進的武術教練。」「我是品味生活的咖啡師」是咖啡館或者咖啡精煉包的宣傳句子,不是咖啡師的自述。「作家書寫人生?」人生是經歷的,是度過的,你虛度人生也可,庶民無須上進,但人生不是書寫的。「培育後進的武術教練」,這是武術館的宣傳,不是武術教練的自述。至於武術教練也是共產中國那邊新詞,中文叫教頭,《水滸傳》裏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是也,為什麼中文系出身的考官忘了「教頭」一詞呢?
作文考試淺陋,學生與考官共趨下流
作文題目是「與其一生專精一事,不如發展多元人生。」專精一事,都可以有多元人生的。職業不是人生,不是說有幾種職業才會有幾種人生體會的。因為人生是包括職業,也在職業之外的各種生活。考官如此庸俗,如此淺陋,還要學生遷就作答,就要生員與他們共趨下流囉。
這三道題目的答案,如果是鄙人作答,都是批評用語與觀念之後,如此作結:唔係我無才華,亦唔係我無學問,而是你題目寫錯咗呀,屌你個西。
優雅一點吧, 到底是考DSE的生員,如此作結:非我無才,亦非我無學,乃試題用字奇異,嘆為觀止,令吾無言以對矣。
Source: 陳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