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4, 2016

香港的學校為什麼令學生要自殺?

香港的學校為什麼令學生要自殺?工業社會要訓練年輕成員的注意力(attention/attentiveness),以便在工廠、寫字樓、百貨店等勞動場所生產貨品或提供服務,特別是香港近年縱容的壞老闆或惡上司,他們買了你的勞動時間,就要在裡面榨取最大的成效,而勞動時間之內甚至OT甚至全天候的online standby,都必須保持attentive,故此現代學校會集中火力訓練兒童的注意力和服從性,用各種課程和監察技術,例如各種要準時交的艱難功課、由導師及prefect(糾察)帶領的所謂課外訓練、學校滿佈prefect、閉路電視和拍卡系統,要在這種地方生存,必須做到局部麻木(日文稱之為「鈍感力」),例如對導師的指示有反應,但對同學麻木之類。

天生不能用心智能力關閉自己的感官的正常人,會在這種環境感到非常痛苦,那些感覺敏銳的人——我們俗稱過度活躍者或抑鬱症患者,會覺得在這種高度壓迫人的環境生活,不如死去算了。這些過度活躍者和感覺敏銳的兒童,在香港的舊日,直至九十年代中期,都可以在家裡用帶小弟妹、養雞鴨(新界)、看管小商店(舊日屋邨)、球場與童黨廝混等方法,將他們的特殊天賦用在恰當的地方。但在1997之後的香港,這些生活環境不見了,我們這批天賦獨特的年輕國民,就只能麻痺自己,成為宅男宅女,或者死。

我對香港的中小學那種心靈虐殺,是異常的憤怒,一旦我入到議會,我會盡力解決,倡議教育恢復正常(不是教育改革!),更不會給吳克儉有好日子過!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39822526072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