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0, 2016

華夏史觀改革

十月一日、十月十日,兩個國慶都被《香港城邦論》顛覆了。香港城邦論系列為何可以震撼華人世界,成為中央黨官必讀之作?因為《香港城邦論(初集)》顛覆了中共的歷史觀,中共將近代中國的起點定位鴉片戰爭(中英貿易與鴉片之戰)將中國視為歐美列強欺侮的國家,這是毛澤東的共產革命史觀。由於香港就是這段恥辱歷史見證之地,故此鄧小平必須收回香港主權,昭雪國恥。陳雲的《香港城邦論(初集)》引用馬克思主義史觀,認為英國殖民統治是解放舊世界(馬克思是論證英國統治印度的例子),開拓現代化,故此中共必須在收回香港主權之後,保存香港,推動香港自治,借助香港漢化的西洋制度來為中國無痛地文化殖民(所謂華夏復興),使中國可以借助香港來進行不損害民族尊嚴的現代化。為了中共自己的利益和民族尊嚴,中共將樂見陳雲倡導香港城邦自治,華夏文化復興,乃至於默許陳雲用永續基本法的方式來實踐中港邦聯建國。

《香港城邦論(二集)》是顛覆孫中山的民國史觀,陳雲認為王朝中國勝於中華民國,也勝於共產中國。英國在香港的統治,由於顧忌華夏,保存了華夏的王朝格局天下觀念,故此香港可以成為振興華夏天下的起點,可以在此地建立華夏邦聯,逐漸在中國本部建立聯邦體制。這是顛覆孫中山的史觀。

革命來自史觀、世界觀的顛覆,所謂revolution(英文的意思是建立新的旋轉中心和新的世界觀),必須建基於深厚的歷史研究和勇猛的史觀改變。毛澤東改變了近代史觀,他將中國積弱的歷史由中日甲午戰爭改變為中英鴉片戰爭,將模仿日本的改良主義變成模仿蘇聯的革命主義。孫中山採用晚明遺民王夫之、顧炎武等人的漢族天下論、帝力隱退論(以帝王為寇讎),於是締造了民國的國民神聖的觀念,也利用反清復明的民間歷史演義傳統,集合了廣東的宗族(本地、客家)、幫會(洪門及太平天國餘部)和海外客家華僑的支持,建立了打不死的革命子弟兵。

《香港城邦論》是從中國史觀的改變而來的,並不是從香港民族建立而來的。故此,香港城邦論不單止改變香港,也會改變中國及華夏文化傳播的區域。城邦論的目的不是香港民族獨立,而是在香港重構整個華夏的政治秩序。故此,香港建國是在華夏邦聯的基礎上做的,不是單方面宣布民族獨立建國。這個,共產黨好清楚。台灣也好清楚。美國好清楚。他們三邊都沒有反對城邦論,而中共是默許城邦論的執行,這令香港建國的過程順利好多——不論是香港人主導的Plan A還是共產黨主導的Plan B。至於美國主導的Plan C,則會由香港、台灣、日本、韓國的海洋華夏(maritime China)開始用文化和貿易來圍堵中國

陳雲的史觀來自幾十年讀書與官場實踐,陳雲的膽力從何而來的呢?一九九〇年,我在德國遊學,與一位六四天安門廣場的學運人士在弗萊堡的森林和草原漫遊了大半日,談及學運、人生、家園、愛情。我問她:「為什麼你們不來一個廣場制憲,宣布革命?你們有幾十萬校園精英,你們的學運有趙紫陽、太子黨,有軍隊支持的啊。」「哎呀,雲根,告訴你啊,老天沒生我們這個膽!」

#我的革命來歷。共產黨可以批評港獨、打擊香港民族論,但沒有一個共產黨的黨官,夠膽公開評論《香港城邦論》的,他們沒有這個膽。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4530809567225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85873324022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