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想活命時,是最容易受騙的。森嚴的等級制度、活動範圍禁制加上嚴密監視、將敢於反抗的人治罪、將謠言傳播,就會使人對反抗感到絕望。無法逃避,人便會認為只有迎合,才可以活命。偶爾一點小恩小惠,人就會忘記自己的悲慘是加害者造成的。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製造了龐大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對加害者歌功頌德心懷感激,甚至加害同伴。
製造這種心理病症必須同時有四個條件:① 控制受害人的信息來源和思想;② 受害人生命受到嚴重威脅;③ 受害人感覺完全絕望;④ 加害者偶施小恩小惠。而發病後的具體表現是:受害人對是非善惡完全喪失判斷能力,對自身權益完全喪失保護慾望,往往對加害者感恩戴德,對解救者恨之入骨。
精神和行為學家在哈佛大學演講時,這樣解釋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人會對加害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覺得自己的生死操在加害者手裏;若加害者會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會不勝感激。他們會感覺與加害者有共同命運,所以把加害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加害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http://bit.ly/2H52bhU)」
香港人那麽醒又怎會受騙?這些年來,由苦行、剃頭、哭求、下拜、跪求(覺得自己的生死操在加害者手裏);罵不還囗、打不還手(對自身權益完全喪失保護慾望);激進、暴力、捉鬼、can’t agree more(對解救者恨之入骨);含淚投票、我支持曾俊華做特首(把加害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及至早前的「多謝誠哥」、今日的「多謝王生」(對加害者感恩戴德),早就病入膏肓。
人的安全感不是來自好與壞,而是習慣。斯德哥爾摩案人質感激罪犯如是,中国人愛中共国亦如是,安全感來自被害的可預期慣性。當習慣了壊的,好的就反而會變成不可預期而產生抗拒。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 ,「當受害者相信加害者的想法時,就會覺得自己不再受到威脅。」 反對假普選「袋住先」,不過功能組別要「搶住先」;不要看得自已那麽高。
Source: 正政唯識
https://www.facebook.com/politicmood/photos/a.701562633260029/271475656860728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