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8, 2021

二〇四七,香港突然死亡——我說的是香港的國際地位逐步萎縮而在二〇四七年的前後終結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664673/%E3%80%90%E6%B8%AF%E5%8D%80%E5%9C%8B%E5%AE%89%E6%B3%95%E3%80%91%E5%A6%82%E4%BD%95%E6%80%9D%E8%80%832047%E9%A6%99%E6%B8%AF%E5%91%BD%E9%81%8B%EF%BC%9F%E5%BC%B5%E6%9B%89%E6%98%8E%E9%80%99%E6%A8%A3%E8%AA%AA

想起圖中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在去年國安法實施之後的講話,這是毫無懸念的事。香港在二〇四七年《中英聯合聲明》期滿而失效,香港變成中國直接統治的轄區即使人大修訂基本法,令基本法延期五十年之類,已經失去意義,香港的特殊地位終結隨之而來,香港的WTO地位及其他國際成員地位,也會陸續失去這不是香港的國際業務死亡,而是必須適應。正如美國在二〇二〇年七月取消了香港的特殊關稅區地位,隨後禁止香港產品使用香港製造的標籤出口美國,但目前也不見得有什麼惡劣效果,但到了二零四七年,二十多年之後,中國經歷冷戰而鎖國之前的情景,必須多作準備。這是假設中共不會改進、不會走向憲政民主和尊重人民自由,但這個假設大多數是對的,預計在美國長時期冷戰期間,中國不會採取開放改革及公平對待外國在中國本土的活動。

香港的國際地位及商貿活動,有賴於獨立的關稅區,目前國際上只有WTO(世貿組織)承認香港是獨立關稅區,美國在二〇二〇年七月十四日,特朗普總統在白宮玫瑰園舉行記者會,宣布已經簽署《香港自治法(Hong Kong Autonomy Act)》,也頒布一項行政命令,終止對香港的特殊貿易優惠待遇,香港的貿易和關稅地位將與中國相同。該法案容許美國總統在高度自治不保下取消特殊待遇。拜登上台之後,國務卿布林肯在二〇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向國會提交報告,指出基於香港不再有「高度自治」,美國政府會延續去年的決定,繼續暫停給予香港特殊待遇,包括「獨立關稅區」地位。美國按一九九二年訂立的美國涉外法律《美國—香港政策法》給予香港有別於中國內地的待遇,包括視之為「獨立關稅區」,前提是中國容許香港落實「高度自治」。

查看世貿的入會原則,非主權的自治政體如果有獨立的海關管轄權而以完全自治的方式來處理對外商業關係,是可以成為世貿成員的,故此,香港由於是獨立關稅同盟(香港過去成為「關貿總協定」)成員,在英國的保薦下成為世貿的創設成員,九七之後用中國香港方式延續成員地位(澳門成為中國澳門)。台灣則用台澎金馬獨立關稅轄區("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 (Chinese Taipei))的方式在二〇〇二年加入世貿,用此名稱符合中共的一個中國原則而不被中國反對。

香港的獨立關稅區的地位,已經因為國安法在去年七月引入而被世上最大的經濟體系——美國取消,而視為與中國大陸一樣。由於目前中國仍是世貿成員而且也加入大部分國際組織(如聯合國),然而,一旦中國被踢出世貿及其他組織呢?這是二〇四七前香港的憂慮

二〇四七到了,《中英聯合聲明》和美國的《美國-香港政策法》同時失效基本法的中國國內立法完結,中國如果不與英國延續《中英聯合聲明》(可以借助香港擁有大量BNO人民之類做藉口),中國的人大即使宣布基本法再延續五十年,都只是中國的國內立法,香港的憲政地位毫無國際條約及美國的涉外法律所確認,到時香港是否自治政體,視乎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共識。香港是否即使死亡,或者逐漸枯死,我看是屬於後者。從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去年在國安法成立之後露出的口風,中共是準備用國安法將香港平定下來,保護了他們口中的國家安全,之後將用人大授權的方式在二〇四七年延續香港的一國兩制。然而,如果中國構思的一國兩制是經濟用途,是保持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和高度自治來取信於國際社會的話,在香港實施國安法是個悖論,因為特朗普總統在香港國安法立法之後的隨後行動——取消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及不承認香港的高度自治,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已經給了答案。

香港此刻不是一九四九年共軍開入的上海,一夜赤化。共軍已經開入香港,而中共在香港的帶引之下走資和加入世貿,展開全球化,目前中共是在衰敗和劣化之中,並備受美國圍堵。如果中共繼續被孤立和行事魯莽,香港將被中國拖累,當然香港納入共產中國,也會享有優越地位,如上海和深圳那樣,但那是沒有香港做參照的上海和深圳。

最後,不得不講一下習近平總書記。他想避免戈爾巴喬夫解散蘇聯的命運,故此挑戰美國,然而如果他不改變做法,他這種反抗蘇聯命運的行為,恰好令中國陷入蘇聯的命運,而且未必得到俄羅斯的好下場。如果他不改變,或者長期在位,中共從周恩來謀劃的親美和鄧小平謀劃的改革開放的家業恐怕會在他手上丟掉。

留在香港觀察的時間還有十幾年,不必魯莽判斷個人於此地的去留,但必須觀察和定下撤離的某些指標。香港不再國際化,但香港人——或者你自己可以國際化,不必過急決定離開香港,但要多為自己留生路。正如我日前一篇抉擇移民的文章所說,是否離開香港去其他地方,有個人的考慮,也有兩地優勢比較的考慮,例如香港變壞,其他地方變好。但目前,依然可以按兵不動。當中有兩個指標

一、中國:今年習近平總書記是否連任總書記?這可以預測中國的命運

二、香港:香港是否限制離境及資金輸出。這可以掌握移民與否的迫切性

後記:目前港府在統計地契到期的數目。這是可笑的。即使港府給予延期,二〇四七之後的地方政府依然可以做任何改變。新聞:地政總署統計2047年到期地契 預計將於2022年底完成。(2021-04-28)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er-0si-qi-xiang-5058626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