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1, 2022

大蕭條如何面對?(謄抄)

德國兩所研究所(IFO、德國經濟研宄所)均指出,德國面臨的經濟衰退,將會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即希特拉崛起的時代、美國大蕭條的時代)的級數,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聯儲局亦預測,兩年經濟衰退將會實現。換言之,經濟衰退已獲確認。至於第三年是否會持續衰退,變成大蕭條,我估計是會的。

未來大蕭條的解決方法是甚麼,不得而知;上世紀的解決方法,是靠打杖,靠社會主義,靠納粹黨軸心國和英美同盟國的鬥爭,最後以大戰解決。大戰的方法很簡單︰消滅主體(即是人)。主體消滅後,一切問題都會解決。大戰後將多發的貨幣以100:1改革一下,有些國家用貨幣改革(舊法郎換新法郎、德國的帝國馬克兌換成聯邦新政府的馬克、台灣將舊台幣換成新台幣),中國將金融券報銷,其他國家取消金本位亂發鈔票。英國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也取消金本位,美國一直撐至戰後1972年才取消金本位,之後一直發鈔。這種確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只是拖延之法,拖到2008年雷曼債券爆破,也不願意著手處理,因為無人願意承擔,美國不肯獨力承擔。

直至2020年出現COVID,於是看到這個機會可以製造depression、recession,大家一起封城鎖國、停飛停油停貨運,弄出一個超級通脹,接著貨幣濫發,瘋狂補貼。往後數十年要怎麼過,則要花時間研究一下,因為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的經驗是現在用不著的,當年人民如何改變、如何適應,要好好研究才能看出往後如何面對。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wu-ke-lan-kun-xu-62849511 (08:29-11:03)

Monday, February 14, 2022

香港防疫過了度數,意外殺死金融中心和地區總部:結構性和組織性的評估

 



不要以為香港好像九七前那樣,有無比的韌性(resilience),2020年7月1日開始的港區國安法和2020年3月28日開始實施的防疫惡法,兩條惡法同期執行,已令香港徹底改變,變得面目全非,香港不再是以前的香港。香港目前的防疫措施已經過度,已經傷及香港的心肝脾肺,除非從多方面扭轉局面,否則香港救不回。


香港防疫惡法的傷害是結構性的,更是組織性的

防疫傷害的是結構性的、組織性的,不只是商號倒閉和行業萎縮的表面問題。結構性的問題是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航運中心和地區總部等過去的角色已被兩年的清零政策損害。這是整體問題、結構的問題(global-structural issue)。個別的問題,是組織性的損害(organizational issue),因為口罩令、安心出行碼而令市民互相攻訐和批鬥,變相強制打針而令企業和機構的上下損失互信。這些都削弱了香港人以往自由放任、寬容人家走精面和鑽空子的民性(ethos)。香港過去是容許八仙過海,各顯奇謀,總之過了海就是神仙。香港以往是法律不禁止的都可以做,法律禁止的但如果是輕微罪行也沒人執法和沒人舉報,故此在此地形成良好的執法和守法傳統,但這些都在港區國安法合併防疫惡法執行之後破壞了。

行業裡面、機構裡面的翹楚流失而令水準扁平化、庸俗化,甚至難以進行高級操作。例如一家飯館的老廚師因為懼怕疫苗打死人或殘廢而辭職不做,飯館的水準必會下降,餐飲業的老行尊倒閉(如客家菜的泉章居、順德菜的鳳城酒家),會令餐飲業缺乏指標性的商號而整體沉淪。旅行社的星辰旅遊執笠,會令到剩下的康泰旅遊沒有對手。

如果再在2月24日加碼,拂逆世界潮流而推出比起任何國家都要嚴苛的香港疫苗通行證,香港回天乏術。


為什麼陳雲兩年前斷定疫情在2022年3月底如期結束?

為什麼各國都搶在三月底解封呢?當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3月開始防疫措施的時候,我在兩年前預告,防疫在2022年3月31日如期終結,彷彿covid-19病毒的工作合約期滿。各國為什麼會跟隨我的日程表呢?”It’s the economy, stupid.”[1] 在春季(第一季度、Q1)開始的時候維持防疫(大概2022年月到2月中),之後在2月中之後紛紛解封,是為了講季度的GDP增長有個較低的基數,之後在第二、三、四季都連續的增長,Q2、Q3、Q4的的連續增長,會令季度GDP的環比增長相當可觀,可以帶動投資和國內外的消費,促進復甦。對很多歐美國家來說,暑假是相當高的內部消費和旅客消費期,而且可以預訂聖誕節的產品和服務,故此必須最遲在第一季度末就要解封,略早當然更好。

香港的情況是,如果各國都在Q1的中段或末段解封,而香港要呆到7月才有較明顯的防疫鬆弛(局部解封),那麼香港將損失夏天的內部消費、旅客消費、conference tourism(會議旅遊)、商業考察、銀行投資會議、博覽會等,這些活動會轉移到新加坡、台灣和日本,這種轉移會不會在香港解封之後回來呢?我認為大部分不會,因為前述的結構性改變和組織性改變。


現在我們面對的是政府刻意促成的、全球性協調起來的經濟衰退

因為covid-19的防疫措施是為了全球協調來做經濟衰退以解決2008年雷曼債券危機而壓抑的衰退),而不是美國獨力來做。要符合經濟衰退,必須要有至少兩年的GDP下跌,而由於這次是幾乎全球政府合力來做,又是人為用極權的防疫法來引致的,故此必須力度要準確而且最少,千萬不能超過時限和超過力度,否則會有over-kill(矯枉過正)的惡果,意外打殘的經濟而不知如何復甦。例如通脹,美國現在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達到7.5%,為40年來最高,美國已經用聯邦分工、聯儲局QE和司法覆核官司來延緩防疫措施,但也弄得尾大不掉,恐有落入滯漲(stagflation)之餘。其他不是美式聯邦主義和崇尚個人自由的地區,更是禍福難料。要是烏克蘭真的開戰,石油和燃氣價格飆升,通脹更厲害了。

我之所有在面書呼籲港府停止所謂清零抗疫,是因為不論中國或香港,都沒有應付經濟衰退的能耐。我請問當今中港防疫主事者一句,疫後世界要做的經濟復甦,是綜合貨幣、利息、天然資源爭奪、產業大調整、國際關係甚至軍事聯合行動的大事,請問政府捨得完結防疫來面對沒有?還是借防疫來麻醉自己,錯失應對的黃金時間。各國都在解封搶佔時間先機,我們還在蒙着眼睛塞着耳朵在裝死?再裝一會就不必裝了,是真死掉了。

近代中國(不只是中共)從未處理過經濟衰退之後的復甦,1930年代的大蕭條期間,中國是在軍閥割據、日本侵華和國共內戰的無政府狀態,香港殖民地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後復甦,也是靠英國帶領,當今中國沒有制度準備,也毫無應對經驗。這個事實,不知道中共和港共願意面對沒有?


[1] "The economy, stupid" is a phrase that was coined by James Carville in 1992. It is often quoted from a televised quip by Carville as "It’s the economy, stupid." Carville was a strategist in Bill Clinton's successful 1992 presidential campaign against incumbent George H. W. Bush.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xiang-gang-fang-62515123?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source=post_link&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token=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yZWRpc19rZXkiOiJpbnN0YW50LWFjY2Vzczo3ZTQxNGNlMy00NThmLTQ0NTYtOGIwZS1hN2VkNGU0ZjBmY2MifQ.DLd8CuwUN1xKf_MkIWNCJjZyNba4veVqyuPU54ccY3c


Monday, February 07, 2022

動態清零、全民檢測與解封通關:撲滅麻雀,之後要畝產萬斤


解題,中共在1956年的撲滅麻雀運動,比在如今,是作狀消滅covid-19的傳播。1958年的畝產萬斤運動,放在現在,是經濟復甦,GDP維持上升。兩個項目之後是大躍進運動(1958-1960),中共民窮財盡,於是毛澤東再搞十年文革內亂度日子(1966-1976),直至鄧小平在1978年的改革開放。

特首林鄭月娥在年初四(2月4日)記者會上要全面污水檢測、全民檢測、三劑疫苗注射才可以進入某些場所,收緊限聚令等等,說得來勢洶洶,如狼似虎。今日年初七,2月7日,香港新增逾600宗新冠病毒陽性個案。曾執掌衛生防護中心及醫管局的疫苗接種計劃專責工作小組成員梁栢賢今日(7日)在facebook表示,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用檢測數量和感染者人數作為控疫指標已不合時宜,應該計算有症狀入院和重症人數,才可以確實評估接種疫苗和整體控疫的成效。第五波疫情下有兩宗本地感染重症,醫管局昨(6日)稱,十多名患者病情嚴重及要動用呼吸機,比例少於1%,粗略估計少於一成人有較多醫療需要。梁栢賢今日在面書表示,現時疫苗不可以防止感染,亦不可以防止病毒傳播。就Omicron的傳播特性和現時疫苗的效用,有九成以上的疫苗接種率也不會出現群體免疫,因為已接種的人仍會傳播病毒,無症狀感染人數仍會持續增加,但重症人數就會大幅下降。

看到醫官梁栢賢的講法,大概可以估到港府的瘋狂測驗病毒感染是為了推高數字和顯示致病率和重症比例不高,證明omicron變種病毒株在感染之後可以群體免疫,而疫苗不能避免感染,只能若干程度上減低重症——而且贈送給政府depopulation(減低老弱人口福利負擔)的政治紅利


(圖:畝產萬斤的宣傳畫)

睇政治,只睇一樣嘢

政治,乃至暴政,不論是源自民主授權還是專制獨裁的暴政,只是講兩件事,到頭來是講一件事說兩件事是學術,說一件事是真相。兩件事,第一是政策第二是經費。一件事,全是經費。人民可以無錢,但政府不能無錢,而政府的錢來自人民,或出賣國內的自然資源和公共財產。

香港沒有貨幣發鈔權,港元是美元代幣,港府無權QE(量化寬鬆),但有義務承受美國聯儲局的加息。這種政府可以行使暴政,是因為香港人賤格,容易有中產的服從秩序的虛榮心。香港人賤格是因為中產典範的黃絲議員配合港府令香港人賤格來交換議席,現在黃絲議員已經入獄,香港人的賤格只是餘勢,後勁乏力。

香港可以做國際金融中心,是因為英式普通法和美元代幣兩種制度,新加坡只有前者而沒有後者,故此新加坡無法取代香港,香港獨特地做到的,新加坡做不到。另外是香港可以處理人民幣的海外業務,但這個不重要,因為人民幣不是硬貨幣。這一點,老共是心知肚明,共產黨也要經費,他們也不會與錢來鬥。

特首說動態清零這種混話,就是看情勢,盡能力做,且戰且走。這是政策上妥協了。第二件是經費:人力物力。政府的財力還可以,但物力不夠,防疫隔離營的容量有限,家居隔離也要找人圍封、找飯盒營業公司送飯或送罐頭和生果,人力不夠。即使動用了現役公務員和退役差役,一旦感染範圍擴大,也是不夠。檢測可以外判給深圳的公司,但檢測的後果是更多感染個案和更多傳播鏈,這是政府為自己找麻煩。真正的瘟疫倒是容易處理,找出屍體埋掉或燒掉,病者擱在病院或閒置屋子等死就可。假瘟疫倒是麻煩,那些人大部分健康活著,要養起碼七日啊,還會投訴飼料不好。


政府的政策已經妥協

在1月27日出席記者會簡介最新防疫措施期間,記者問她什麼是「動態清零」,她說她並非「始作俑者」。「動態清零」是大陸防疫策略,在討論通關的過程中,與大陸解釋過,並不是說要「閉關」,也不是說「一個個案也沒有」,而是切斷傳播鏈、盡快撲熄疫情的能力。她指,從內地專家得悉,香港策略和內地很類似,內地都沒有要求確診個案為零,但每當出現個案時,都動用現有制度下的能力,務求盡快令新一波疫情停止。

特首在記者會沒有戴口罩,是個明顯的政治暗示,另外她說的全民自我檢測和三針疫苗安排,都沒說到要強制。後來政府說的疫苗護照,也只是在餐廳使用,政府欺負來欺負去的,只是餐廳。

今日黨報《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肯定了林鄭的政策,只是她跟隨中央做對了,至於她繼續怎樣做,沒有指示。《人民日報》的論調,我視之為政治鬥爭,將錯誤政策執行到底,要將林鄭特首(不好意思說是老習)整死。


香港沒有清零的制度榮譽感的政治負擔

香港不像大陸,大陸是將封城清零的所謂成果,視為中共專制制度在保護公共衛生的優越性,在2020年初用來諷刺歐美不能封城防疫,共產黨將清零綁住了社會主義專制制度,這是他們的政治需要,因為美國是與在做自由民主與社會主義專制的制度鬥爭,中共有必要這樣逞強,但這種逞強就好似麻雀清零之後要畝產萬斤一樣,是自相矛盾的。首先,麻雀食害蟲多於食穀子,也有益於農田。其次,動用了人力物力去做麻雀清零,哪有能力去做畝產萬斤呢?

外國是隨機做事,用他們的憲政限制來防疫,封城可以敷衍一下,始終是群體防疫,到了民眾打違憲官司了,omicron變種來了,就順水推舟,大家解封,官司也不用打了。但是,中國卻在兩年內被污衊了,而且產業鏈部分脫鉤了,世界工廠用的工業原料和石化能源也被炒貴了,另外還要負擔南海和台海挑戰的軍費增加。

今日,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接受《信報》訪問時毫不諱言,若果嚴格的防疫政策長期持續,會對香港非常不利。他表示,倘今年夏天之前情況仍未改善,當世界其他地區不太在意疫情,而香港還無法恢復與國際的正常通行,香港的相對位置將會非常困難。這些都是放聲氣要香港及早跟隨西方國家解封。

我在兩年前已經預告,covid-19在2022年3月31日終止工作合約。西方國家最癲狂防疫的澳洲自 2020 年 3 月起因應新冠疫情而實施防疫旅遊限制並封鎖國際邊境,今日決定在2月21日開放航班。

在各國解封、自由航行的時候,香港還要封閉嗎?除非共產黨不要錢囉。


後記

朋友剛坐飛機到達美國。美國海關不必打針證明,海關官員完全不查問是否檢疫,美國政府授權給出發地航空公司做了,去到入境時隻字不問。朋友準備了不適合打針的醫生紙和陰性的檢測結果也沒檢查。

在支持防疫的藍州(支持拜登和民主黨的),要針卡才可以進入的餐廳多數是掛上彩虹旗和BLM的口號,那些掛美國旗的,不必針卡進入,即使顧客出示針卡,店員也不會看,而且說不必要出示。

即使在防疫的藍州,也可見到美國人的自由和理性,以及選擇。Freedom and free to choose. 美國的聯邦制度和民間抵抗,是自由的堡壘。這次所謂疫情可以給大家看清楚美國的氣質。

當然,如果去到紅州(支持特朗普和共和黨的),佛羅里達、德薩斯和田納西等州,全部不防疫。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dong-tai-qing-ce-6222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