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香港好像九七前那樣,有無比的韌性(resilience),2020年7月1日開始的港區國安法和2020年3月28日開始實施的防疫惡法,兩條惡法同期執行,已令香港徹底改變,變得面目全非,香港不再是以前的香港。香港目前的防疫措施已經過度,已經傷及香港的心肝脾肺,除非從多方面扭轉局面,否則香港救不回。
香港防疫惡法的傷害是結構性的,更是組織性的
防疫傷害的是結構性的、組織性的,不只是商號倒閉和行業萎縮的表面問題。結構性的問題是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航運中心和地區總部等過去的角色已被兩年的清零政策損害。這是整體問題、結構的問題(global-structural issue)。個別的問題,是組織性的損害(organizational issue),因為口罩令、安心出行碼而令市民互相攻訐和批鬥,變相強制打針而令企業和機構的上下損失互信。這些都削弱了香港人以往自由放任、寬容人家走精面和鑽空子的民性(ethos)。香港過去是容許八仙過海,各顯奇謀,總之過了海就是神仙。香港以往是法律不禁止的都可以做,法律禁止的但如果是輕微罪行也沒人執法和沒人舉報,故此在此地形成良好的執法和守法傳統,但這些都在港區國安法合併防疫惡法執行之後破壞了。
行業裡面、機構裡面的翹楚流失而令水準扁平化、庸俗化,甚至難以進行高級操作。例如一家飯館的老廚師因為懼怕疫苗打死人或殘廢而辭職不做,飯館的水準必會下降,餐飲業的老行尊倒閉(如客家菜的泉章居、順德菜的鳳城酒家),會令餐飲業缺乏指標性的商號而整體沉淪。旅行社的星辰旅遊執笠,會令到剩下的康泰旅遊沒有對手。
如果再在2月24日加碼,拂逆世界潮流而推出比起任何國家都要嚴苛的香港疫苗通行證,香港回天乏術。
為什麼陳雲兩年前斷定疫情在2022年3月底如期結束?
為什麼各國都搶在三月底解封呢?當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3月開始防疫措施的時候,我在兩年前預告,防疫在2022年3月31日如期終結,彷彿covid-19病毒的工作合約期滿。各國為什麼會跟隨我的日程表呢?”It’s the economy, stupid.”[1] 在春季(第一季度、Q1)開始的時候維持防疫(大概2022年月到2月中),之後在2月中之後紛紛解封,是為了講季度的GDP增長有個較低的基數,之後在第二、三、四季都連續的增長,Q2、Q3、Q4的的連續增長,會令季度GDP的環比增長相當可觀,可以帶動投資和國內外的消費,促進復甦。對很多歐美國家來說,暑假是相當高的內部消費和旅客消費期,而且可以預訂聖誕節的產品和服務,故此必須最遲在第一季度末就要解封,略早當然更好。
香港的情況是,如果各國都在Q1的中段或末段解封,而香港要呆到7月才有較明顯的防疫鬆弛(局部解封),那麼香港將損失夏天的內部消費、旅客消費、conference tourism(會議旅遊)、商業考察、銀行投資會議、博覽會等,這些活動會轉移到新加坡、台灣和日本,這種轉移會不會在香港解封之後回來呢?我認為大部分不會,因為前述的結構性改變和組織性改變。
現在我們面對的是政府刻意促成的、全球性協調起來的經濟衰退
因為covid-19的防疫措施是為了全球協調來做經濟衰退(以解決2008年雷曼債券危機而壓抑的衰退),而不是美國獨力來做。要符合經濟衰退,必須要有至少兩年的GDP下跌,而由於這次是幾乎全球政府合力來做,又是人為用極權的防疫法來引致的,故此必須力度要準確而且最少,千萬不能超過時限和超過力度,否則會有over-kill(矯枉過正)的惡果,意外打殘的經濟而不知如何復甦。例如通脹,美國現在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達到7.5%,為40年來最高,美國已經用聯邦分工、聯儲局QE和司法覆核官司來延緩防疫措施,但也弄得尾大不掉,恐有落入滯漲(stagflation)之餘。其他不是美式聯邦主義和崇尚個人自由的地區,更是禍福難料。要是烏克蘭真的開戰,石油和燃氣價格飆升,通脹更厲害了。
我之所有在面書呼籲港府停止所謂清零抗疫,是因為不論中國或香港,都沒有應付經濟衰退的能耐。我請問當今中港防疫主事者一句,疫後世界要做的經濟復甦,是綜合貨幣、利息、天然資源爭奪、產業大調整、國際關係甚至軍事聯合行動的大事,請問政府捨得完結防疫來面對沒有?還是借防疫來麻醉自己,錯失應對的黃金時間。各國都在解封搶佔時間先機,我們還在蒙着眼睛塞着耳朵在裝死?再裝一會就不必裝了,是真死掉了。
近代中國(不只是中共)從未處理過經濟衰退之後的復甦,1930年代的大蕭條期間,中國是在軍閥割據、日本侵華和國共內戰的無政府狀態,香港殖民地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後復甦,也是靠英國帶領,當今中國沒有制度準備,也毫無應對經驗。這個事實,不知道中共和港共願意面對沒有?
[1] "The economy, stupid" is a phrase that was coined by James Carville in 1992. It is often quoted from a televised quip by Carville as "It’s the economy, stupid." Carville was a strategist in Bill Clinton's successful 1992 presidential campaign against incumbent George H. W. Bush.
Source: 陳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