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30, 2024

特朗普的特許「自由市」計劃,就是陳雲的「海外城邦」的美國版

 

圖一、特朗普的自由市計劃,CNN報導截圖

特朗普不單只承襲了《香港城邦論(初集)》的本土優先及重建工業,也承襲了《香港城邦論(續集)》的自由主義經濟與文化保守主義,這個我在十一月十二日在本欄講過。最新發現,原來特朗普也承襲了我的海外城邦/特許市計劃,他提議在美國聯邦政府的土地上,招標興建十個自由市(Freedom Cities),裏面低稅、地價廉宜,而且有新科技和工業區,有垂直升降的無人機和私人小飛機,生育小孩有特殊補貼。在二〇二三年三月三日的競選宣傳演說中,他明確用了charter這詞:to charter up to 10 “freedom cities” roughly the size of Washington, DC, on undeveloped federal land.


我在二〇一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在香港復興會倡議成立香港海外城邦或香港人的海外特許市,沙龍題目是〈新特首與新香港:香港殘局與海外城邦〉,一共舉辦了三場,反應熱烈。後來偽港獨派和沈旭暉先生也承襲此概念,說要在海外建立香港人特許市,後來當然沒了下文。約翰遜做英國首相時期,財相曾經提議在英國設立抵稅的特許市,可以招攬創業的新移民居住,後來沒了下文。

想不到這概念,到了特朗普手上,發揚光大。中共和港共一而再、再而三,將發源於香港的城邦論概念,送給特朗普,由特朗普發揚光大,反過來對付中共港共,這不是宿命,而是作孽。


圖二、陳雲倡議海外城邦的面書帖文截圖


附錄:特朗普的自由市的概念

特朗普於2023年競選期間曾提出「重燃美國夢」的城市計劃 ——「自由之城」 (Freedom Cities),【註1】聲稱只需動用0.5%聯邦政府土地,就能建造10個比香港更大的新城市,平均每個城市佔地面積1,300平方公里,主打為美國家庭提供「安全」和「可負擔」的居住環境,一度引起熱議,討論是否切實可行,以至於究竟背後造城的目的為了什麼。

城市發展框架不明亦欠缺論證基礎,只有一些口頭上的描述,例如可讓勤奮工作的美國人能在Freedom Cities 裡買樓和實現「美國夢」,與及當中有摩天大廈 (skyscrapers) 及飛行汽車 (flying cars)、可以不靠外來進口的工業聚合,最後令這些城市實現人口增長地區及整體美國生活質素的大躍進 (quantum leap)。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te-lang-pu-de-te-117014916

Monday, November 25, 2024

車站月台上的的時鐘

 

圖一、香港鐵路車站月台的方形時鐘。

本年三月,港島線及觀塘線多個車站,車站月台上方的方形鐘消失了。後來港鐵回覆傳媒查詢,說港鐵與Rado公司的合約完結,加上缺乏零件替換,於是索性將雷達鐘拆除。這些陪伴香港人四十五年的時鐘將陸續退役,鐵路公司會探討某些時鐘可否保留作展覽用途,並說於車站大堂和月台設置乘客資訊顯示屏,可顯示時間、天氣等資訊。

現在的傳媒,不敢窮追猛打了,例如電郵或致電去雷達錶的瑞士總部問下內情,所謂合約終結,是港鐵啟動終結還是瑞士錶行啟動的呢?如果是港鐵付錢,明明有錢賺而且可以宣傳,看來不會主動終止合約吧。要保留方形時鐘,仍可以請錶行專門做零件,那些零件不是什麼高技術,可以在取得授權之後在中國大陸訂做的,一切事在人為。故此我估計是港鐵自己終止合約,節省金錢,而且數碼化,覺得那個高掛在月台上的模擬時鐘(analog clock)是舊時代的產物,跳字鐘才是合乎潮流。第三個可能,就是港鐵索取雷達錶的宣傳費過高,防疫三年之後 ,鐘錶在香港的銷路下跌,不如終止合約算了。


圖二、天文台的網上時鐘

港鐵說現在的訊息報告板,已經有數碼跳字顯示時間,是否足夠呢?我們看天文台的天文時鐘在網站顯示,也是模擬時鐘,數碼字在圓形的時鐘下方,不顯眼的。雖然數碼跳字可以顯示到秒之後的小數位,但我們的時間觀念,都是圓形的模擬鐘顯示的全面。比如圖中顯示的下午三點四十三分,可以在視覺上察覺到很多額外信息,如還有十七分鐘到四點,過了三點半已經十三分鐘了,我五點就要下班回家了,今天從九點起到現在,都沒做過什麼正經事,一日又白過了。鐘面的十二分的,每十五分鐘一個大刻度,每五分鐘一個小刻度。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時間觀念。

火車站上的時間顯示,如果只是數碼跳字,過分清楚的顯示,給人的是焦慮感和無明、混沌。乘客很多時候都有手錶或電話可以知道時間,他們什麼時候看月台上的鐘呢?是沒耐性等候的時候,或者是火車誤點的時候,那個時候,乘客需要一個模擬的圓形鐘面,給他們許多的心理計算和感情遐想。「哎呀,我的手錶也許不能做準,但月台的官方時鐘就顯示他們火車誤點了嘛」!「都過了一個刻度,十五分鐘了,該死的火車還未來啊!」這就是圓形鐘面的意思。


圖三、德國鐵路(Deutsche Bahn,DB)的月台時鐘,德文有專有名詞,稱為鐵路時鐘(Bahnuhr)

香港天文台還在鐘面寫了香港時間是標準時間加八小時,下面還有天文台的標誌和中英文名稱。鐘面有空間放入企業或機構的訊息,有宣傳和裝飾效果。故此歐洲國家的鐵路局,都有自己的鐵路鐘。筆者曾經旅居五年多的德國,火車站和月台的鐘,稱為鐵路鐘,德文是Bahnuhr,Bahn是軌,Uhr是鐘。德國鐵路鐘的設計簡潔(見圖三),只有黑紅兩色,白色是背景。刻度和時針、分針都是黑色方格形,秒針帶有圓形,而且逐漸變細(tapering),與時針和秒針區別,也與黑色的軸心圓釘呼應,鐘面既對稱又有不規則,頗為耐看鐘面只有線條,沒有數字,是德國工業設計的傑作。比對之下,香港天文台網站的鐘面從用色和線條,可謂凌亂不堪。天文台的標誌是雙風眼颱風,也是凶兆。


圖四、德國鐵路公司網店售賣的腕錶

設計好看的德國或瑞士鐵路鐘,都在鐵路商店售賣(見圖四),滿足火車迷的愛好,也宣傳了企業形象。

香港的鐵路公司,是一家以取得政府土地之後售賣車站上蓋物業和租出車站商場為主要盈利的運輸公司,靠運輸收費是要賠本的。車站月台的雷達錶說要解除合約了,少了個麻煩,求之不得啊。他們只是口說捨不得,其實是除之而後快。


圖五、港鐵告別車站鐘的廣告

香港的鐵路公司不會想到,火車鐘已經陪伴了香港人四十五年,為什麼不與雷達錶公司商議一下,容許鐵路公司使用其設計,在鐘面放上港鐵的標誌呢?又或者將以前九廣鐵路的瑞士國鐵鐘恢復呢?也談不上恢復,因為瑞士國鐵鐘在去年依然留在東鐵的月台的,今年才開始陸續拆除。


圖六、原九廣鐵路公司(KCR)留下的鐵路鐘。由瑞士國鐵(Mondaine)設計。紅色秒針運行一圈大約係 58 秒,然後短暫停留在12 點位置直至分針轉動,這設計有助令列車準時開出。圖片來源:面書Crown Hour 專頁

他們應該從無此想,廣告說new memories begin,我們懷緬之後,向前走了,move on了,去舊迎新了我們舉辦過破地獄儀式了,悼念了,釋懷了,你也不用再計較了這就是香港在浮華過去之後,今後難以延續經營的原因吧。這也是中國在滿清之後,去舊迎新的進步主義幽靈,伸展到了小香港了吧。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huo-che-zhan-yue-116684364

Friday, November 22, 2024

特朗普是本土主義左翼在執政

 

圖、當年我宣布退出社運,《南洋商報》有報導。並且在圖下有精確的引述:陳雲近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指香港大部分人都不需要他的社運指導,「他們將香港的命運、也是他們自己的命運交了給泛民港獨,將香港推入國際政治鬥爭的黑洞」。不幸而言中。此圖是值得紀念的,記得該是北京的《中國日報》英文版China Daily記者在沙田大會堂之前的人群攝影。當年記者藉故訪問我關於香港文化及教育政策,將之刊載在黨報的英文版,示意中共可以容納永續基本法議程,可惜引起不了注意。

政治市,國師傍晚教路。很多人以為特朗普是右翼,其實他是真正的左翼。特朗普追求社會公平保護廣大低下層的生計及健康保護本土小農保護本土資源和福利不被外來者侵吞保護真正女性不被偽裝的性別多元者排擠保護勤力的勞動者和小企業者(大幅度減稅),並且信任科技進步——答應揭露外星人秘密科技,並且支持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

特朗普的政治,是政治左翼(the political left)的特徵。拜登所屬民主黨,是文化左翼(cultural left)而已。兩者的分別,我在本土運動初期在面書解釋過,也在拙著《左翼禍港錄》解釋過。

香港人要弄清楚這些,才知道特朗普主義是什麼,也知道如何應對將來世界的巨大改變。

不要假裝自己不知道,香港在十三年前的本土抗爭運動就是追求這些,不過,特朗普的是本土主義在執政(localism in government)香港當年的,只是本土運動在抗爭(localism in protest),好可惜,被中共港共、地產霸權及泛民港獨扼殺,於是在美國開花結果,反過來對付中共。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te-lang-pu-shi-116500598

Thursday, November 21, 2024

中美是為名而鬥,不是為利而鬥

 

圖、特朗普立志要打敗中共。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政治市,國師午間教路。將中共打敗,是美國三屆總統凝聚下來的國策。天打雷劈不會變,美國衰退也不會變,即使瘋狂加關稅令到美國大蕭條,特朗普也會照做這是兩雄生死之鬥,歷時二十年,與九運重疊。期間,香港將高潮迭起,死去活來。

拜登老爺在餘下兩個月任期,將會好事做盡,壞事做絕,掃清特朗普上任的障礙,也為老友上台搭好舞台。

香港人要看清楚,千萬看清楚。中美之鬥,不是經濟之鬥,而是制度之鬥不會在短期內終結,也不會有重大的妥協,這也是中共決定要重判泛民和黎智英的原因,因為讓步了也不會得到好結果。

打敗中共,是美國的冷戰定性美國要用民主開放自由的制度,戰勝(美方宣稱的)中共的專制集權封閉制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名

美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用廣場協定來遏制日本經濟擴張,是為了利,不是為了名,因為日本是憲政民主國家。

美國爭的名,不是名利的名,而是儒家孔子說的名。美國的名是自由憲政民主,如果自由憲政民主敗在中共的共產獨裁之手,美國再也沒有存在的理由(loss of rationale)

現在的名號之戰,比起以前美蘇冷戰更為激烈,不是因為中共的經濟全球化的程度超越蘇聯,而是因為以前的蘇聯仍有邦聯的憲政,仍有黨內選舉,仍有頻繁的領導人更替,而且蘇聯並未特別高舉它制度的優越性,只是說要解放資產階級統治,達致社會主義。目前的中共(依照美國的看法)是沒有黨內民主,領導人終身制,而且中共在奧巴馬時代已經在第三世界甚至發達國家宣揚其專制集權制度的效率和經濟增長速度,危害到憲政民主制度的權威。


附錄:「打敗中共!」美國智庫獻策川普 提七大行動迎擊新冷戰

美國智庫中國經濟與戰略倡議(China Economic and Strategy Initiative, CESI)於 十一 月發表一份名為《打敗中共:一個好的開端》(Defeating the CCP: A Running Start)的報告,為新當選總統川普提出全面經濟治國戰略,以應對美中之間日益激烈的經濟對抗。報告核心聚焦於七項總統行動倡議,旨在對抗中共的新冷戰威脅,捍衛美國的經濟利益與自由。

報告指出,美國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新冷戰不同於 20 世紀與蘇聯的冷戰。蘇聯依賴軍事力量維持霸權,經濟基礎相對薄弱,而中共則以經濟合作與脅迫為手段,通過龐大的人口與生產能力擴展全球影響力。報告強調,中共利用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推動軍事現代化,資助非法活動,並對美國發動全面經濟戰。

報告作者群多為川普政府時期的對華政策鷹派人物,包括前國務院及國安高層。他們警告,中共的野心遠超印度洋-太平洋地區,試圖通過改造國際秩序,讓全球圍繞北京的威權目標運轉。

CESI 提出的七項總統行動包括:

1.設立戰略競爭協調員:於國家安全委員會創建新職位,領導針對中共的經濟競爭政策執行。

2.發佈國家安全決策指令:制定保護美國經濟的路線,防範中共破壞國際法和剝削性商業行為。

3.建立跨部門協調團隊:由國務院、國防部等多部門組成團隊應對中共挑戰。

4.實施有針對性的經濟措施:打擊中共控制供應鏈、竊取知識產權等行為,並設立關稅防禦戰略行動。

5.建立全球新聯盟:減少其他國家對中國的依賴,並推動修改國際體系,削弱中共影響力。

6.與國會合作:確保國會支持必要的政策工具和撥款。

7.向美國人民說明犧牲的必要性:總統需向國民清楚解釋應對中共挑戰的代價與戰略計畫。

報告認為,雖然實施經濟戰略需承擔風險,但放任中共擴張代價更高。CESI 建議美國以智慧利用與中國經濟深度交織的現實,在外交與經濟層面對中共施壓,迫使其為侵犯人權及掠奪性行為付出代價,同時削弱其對全球秩序的威權主義影響。

前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彼得·伯科維茨(Peter Berkowitz)對此強調,美國必須在經濟與外交戰略上形成互補,透過制裁與聯盟合作,遏制中共的全球野心。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zhong-mei-shi-er-116422628

Wednesday, November 20, 2024

金耀基教授再思大學之道:追求至善與至真

 


「甚麼是大學?在大學裏讀書、畢業、教學、工作的人當中,十居其九都沒有想過這問題」,中大前校長金耀基教授回憶,直至他於七十年代中期前往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才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大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本月出版《大學之理念》新版,將金教授的經典作品《大學之理念》(1983年出版)及2017年出版的《再思大學之道》二書合為一冊。金教授在11月11日舉行新書發布會上,分享他對大學之理念最新的反思。

當年訪問劍橋大學的金教授為該校古典趣味和現代精神的美妙結合所觸動,這所頂尖學府除了孕育一連串燭照千古的詩人和哲人,還曾培育了牛頓、達爾文以及發現DNA分子結構的沃森等影響全世界的科學巨擘。他說:「劍橋的學者不只影響一個國家,更影響整個世界…她也是一所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大學,七百多年間轉變甚大,但仍然保留傳統與(歷史悠久的)建築」,金教授開始對劍橋如何之為一間「大學」產生興趣與好奇。

他接着說,「中國以前沒有這種大學制度啊,我就去圖書館查看寫『大學』的專著,它們多為英文著作,而且數量不多。」這促成了金教授對「大學」的反思,沉澱成其經典著作《大學之理念》,風行華語學界,幾年間就重印了11次。

《大學之理念》新版是一部反思「大學」的整體論述,涵蓋大學的理念、歷史、社會功用等,並對現代大學過度側重科學的求「真」,而忽略追求「善」與「美」的人文教育等現狀有所批判。


中大出版社另將於明年初再版金教授五本經典著作,包括《中國民本思想史》、《中國社會與文化》、《中國政治與文化》、《中國的現代轉向》及《社會學與中國研究》。

自漢代以降兩千年間,中國「太學」以「經學」,即四書五經(儒家九部經典)的知識為核心,最終追求之鵠的是「至善」。金教授在會上分享,直至百年前北京大學前校長蔡元培借鏡西方大學的制度與精神改革北大將中國現代大學的知識核心由經學轉向科學最終追求之鵠的是「至真」,此後一般知識分子多不再學習四書五經。

這項大學改革促成中國現代型大學的誕生,成就知識革命。金教授指出,現代大學分科仔細,學術講究專精,教授以追求創新知識為目標,在今日知識經濟的時代,大學成為研究和發展知識的主要場所。

中國讀書人二千年信奉不疑的『大學之道』,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實際上已在今日大學中漸行漸遠,被新的『大學之道』,即『大學之道,在明明理(明科學之理),在新知(創科學之新知),在止於至真』所取代了」,金教授說。

然而,金教授關注當現代大學側重發展「知性之知」的科學知識,講「德性之知」道德教育價值教育則被邊緣化,而這不僅是個別國家的問題。他引述《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 How a 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ducation》一書提出對國際頂尖學府哈佛大學的批判,指出雖然其研究水平超卓但缺少價值教育。金教授認為,部分現代大學忘記了自身肩負教育學生對與錯的責任。他認為,雖然擁抱多元是美事,但當人類缺少判別對錯的能力,轉投極端相對主義,會非常危險。

金教授表示,中大成立以來就有成就「偉大學府」的願景,素來秉持優良的價值教育,並體現於對通識教育的堅持。對於中大的未來,金教授特別提及在座的候任校長盧煜明教授除了是位頂尖的科學家,劍橋大學畢業的他同樣深明大學之道,他為中大能有這位候任校長感到高興。

雖已退休二十載,金教授沒有在追尋人文精神的路上停下腳步,於筆墨中頤情養志,其書風剛勁而自成一格,被譽為「金體書」,他更身體力行繼續投入人文教育,上月於聯合書院首屆「洽蕙駐校藝術家」計劃擔任駐校藝術家,向學生講解書法藝術的歷史、本質及創新之路,同月於文物館的工作坊與師生校友分享寫書法之心得與技巧。

金教授是社會學家,特別關注中國社會學的未來,更曾言「對於中國的現代化運動,我們沒有權利做一個旁觀者」。金教授認為,西方的現代性以及社會學是由農業文明轉入工業文明的過程中誕生,然而,這種文明同時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及各種工業化問題。金教授認為,中國知識分子須參照西方經驗建構中國現代性,他相信過程中不可能完全摒棄傳統文化,至於怎樣協助中國的發展朝向一種理想現代文明的性格,則是中國社會學的價值所在。


Source: 中文大學

https://www.focus.cuhk.edu.hk/tc/20241120/%e9%87%91%e8%80%80%e5%9f%ba%e6%95%99%e6%8e%88%e5%86%8d%e6%80%9d%e5%a4%a7%e5%ad%b8%e4%b9%8b%e9%81%93%ef%bc%9a%e8%bf%bd%e6%b1%82%e8%87%b3%e5%96%84%e8%88%87%e8%87%b3%e7%9c%9f/053-tc-arts-tc/

Tuesday, November 12, 2024

中港今後面對的是制度化的特朗普,不是單打獨鬥的特朗普

 

圖片、特朗普在競選之前,重返國會山莊,與共和黨大老見面,取得一致意見。

特朗普隔了一屆,再次連任,我除了歡呼幾日之外,格外謹慎,二十年的香港苦日子在前面。

不浪費各位時間,我一句話總結。二〇二五年的特朗普,不是二〇一七年的特朗普了。It's the new Trump.  Not the old Trump. It‘s not Trump heroism.  It's Trump institutionalized.(外媒也有此話題,但寫得很差。參閱:第47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第45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有何不同?半島電台 2024-11-11

二〇一七年的時候,特朗普高舉貿易平衡大旗,孤身挑戰中共和美國的盟友,萬事起頭難,當時做deal很方便,特朗普還放下身段,開出好條件給中共和北韓。可惜啊,中共不領情,北韓猶豫不決,錯過了特朗普的蜜月期。

二〇二五年的特朗普,經過了拜登老爺將特朗普政治的制度化和同盟化之後(特朗普應該很感激拜登老爺和布林肯國務卿!),特朗普不是孤身挑戰,而是獨領風騷,一呼百應。在國內,他得到最高的民意授權——參眾兩院大多數、聯邦大法官大多數和超級科技富豪全力支持。

二〇二五年的特朗普,不是Trump as a Rambo,而是Trump as an institution.  不是藍波式的特朗普,而是制度化的特朗普,在特朗普經歷競選落敗的四年期間,放棄建立個人政治世家,今年參選也不給女兒、女婿站台,甚至太太也是低調出現,共和黨痛定思痛,特朗普也成熟了,願意與共和黨的黨友合作,變成team player,共和黨將特朗普的主張吸納、轉化而提升為Agenda 47(第四十七任總統政綱),而共和黨在今年總統大選和州選舉的雙重大勝,將令到特朗普主義可以大概二十年在位,不論是共和黨繼續執政或民主黨輪替執政。[4]


《香港城邦論》在美國復活

Agenda 47,與特朗普列出的新黨綱二十條承諾是互相呼應的。可以說,看二十條承諾就可以。二十條承諾(見附錄)可以分為四類:一是本土優先:關閉美墨邊界、遏阻非法移民帶入犯罪。二是提倡自由主義經濟:平衡預算,削減政府無謂干預,節約開支復甦經濟。三是重建美國主流文化,提倡文化保守主義,聯邦政府不再資助文化左翼woke culture學校。四是支援技術轉型及科技突破,美國再工業化。

有幸遭受港共圖書館下架的《香港城邦論》初集及二集的內容,有一些用在特朗普二十條政綱裏面:初集的本土優先與重建工業,第二集的自由主義經濟與保守主義。我刻意禁止香港城邦論英譯,但為何特朗普會提出類似內容呢?到過我文化沙龍現場版的會友該會知道答案的。

至於中共,新時期的特朗普復活了傳統共和黨的美國孤立主義,他不再在意中共死活,也放棄民主改革中共(他棄用龐佩奧就是因為他是主張和平改革中共的新保守派neo-con),中共今後不能再用民主中國、民主香港來交換或欺騙美國的放權讓利了。蘇州過後無艇搭。今後中共無得做人權與貿易的deal。


中共會被逼成為中華蘇聯

中共一錯再錯,也必會三錯。一錯是沒有及早答應特朗普的貿易協定,二錯首先是派外長王毅大罵拜登時期的國務卿布林肯,令拜登清醒起來,鐵定要維持特朗普的箝制中共的政策,其次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時候,中共落入援助俄羅斯的陷阱,也開始建立中、俄、北韓和伊朗的軍事同盟,並強化金磚國家(BRIC)的貿易聯繫。三錯,將是特朗普要加中共貨品關稅六成的時候,中共將建立自己的貿易同盟,被逼變成中華蘇聯。

在特朗普第一屆執政,中共拖延貿易協定,也沒有兌現承諾。原本,我建議中共先答應特朗普的協定,用中共的schedule來控制美國的agenda,先答應,後調整。我在二〇一九年七月十一日在面書公開說:

「為了將習近平的變局堵死,我講出習近平可以做的事,令香港和中國都得到生路。他一定對著幹的,各位放心。我給他的生路,會變成他的死路。

美國要的不是香港自治,是香港獨立。中國必須要先於美國,火速給予香港民主,並且商議黨內民主化(鄧小平在一九八〇年代談過的),重新規定國家主席的連任限制,取消國家主席的變相終身制。將特朗普上任以來帶動的貿易議程,重新轉回以前的人權+貿易的議程。

在貿易會談方面,中國要即刻軟化立場,美國要什麼都答應,恢復中美貿易和保障就業是中國最緊要的。中國要決定的,不是agenda(議程),而是schedule(執行日程)Agenda可以全給美國做,schedule可以由中國拖。另外,中國幫手解決北韓核武問題。這個令特朗普可以連任,順便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以前中共想特朗普落台或者不能連任,這會令到特朗普氣急敗壞、四處發癲的,中共全做錯了。」

習近平主席說自己永遠是發展中國家,也主催全球南方議程。看來中共知道被孤立了,要在一帶一路和南方國家做集團首領,也準備用杜拜來取代香港一部分金融功能。中共將被逼成為前蘇聯,與自己的窮朋友做貿易,但蘇聯的領地是文化相連的東正教國家及帝國俄羅斯版圖,但中共的一帶一路全部要用錢買回交情。

可以說,九運就是特朗普主義執政香港要在一運才會翻身了。

大陸人知道特朗普上台了。他們的反應是美國今後不理中共死活,但中共如果主動死亡,美國就不得不救援。近來大陸的單車夜行的民變,有些苗頭是自我找死行為。赤馬紅羊劫,也許不是台海戰爭,而是威逼美國援助的中共內部動亂。


附錄:特朗普二十條承諾如下:

 一、封鎖邊境,阻止非法移民入境。

二、實施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非法移民)驅逐行動。

三、終結通脹,使美國變回生活成本讓人負擔得起的國家。

四、美國要成為歷來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生產國。

五、停止外包,美國要成為製造業超級大國。

六、工人大幅減稅,不徵小費稅。

七、捍衛憲法、權利法案與人民基本自由,包括言論、宗教自由與持有攜帶武器的權力。

八、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讓歐洲、中東恢復和平,全美打造強大的美國製「鐵穹」防禦系統

九、不讓政府成為對付人民的武器(阻止政府機構對公民濫權、保護公民權不受政府侵害)。

十、遏止非法移民犯罪氾濫,消滅外國販毒集團,粉碎幫派暴力。

十一、重建包括首都在內的各大城市,恢復安全、清潔、美麗。

十二、加強軍隊建置與現代化,讓美軍成為世界第一強。

十三、維持美元在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十四、爭取並保證不削減社會保障與醫療保險,不修改退休年齡。

十五、取消(拜登任內制訂的)「電動車授權」,取消諸多強制要求,法規與監管措施化繁為簡

十六、對於兒童宣揚批判種族理論、激進性別意識與其他不當種族/性別或政治內容的學校,聯邦政府資助予以削減取消。

十七、禁止男性參加女子運動。

十八、對於支持哈瑪斯(巴勒斯坦激進組織)的激進份子予以驅逐,讓大學恢復安全與團結愛國

十九、確保選舉安全運作,包括當日投票登記(Same Day Voting)、選民身分識別、紙本選票、公民身分證明。

二十、使美國團結起來,國家成就達到歷史新高。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zhong-gang-jin-11585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