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7, 2025

中共無緣參與烏克蘭重建工程!——美、烏協議內容曝光

 

圖、美烏協定的英文版本,截圖第一段就是衝著中共而來的。


今晚我用短片解釋了特朗普在俄烏戰場的談判術——掌握俄羅斯這個主要目標之後,逐個擊破。

今日,美國與烏克蘭之間的協定公佈了,英文和中文翻譯都可以讀到。[2]最奧妙的前言,是講明「鑒於美國和烏克蘭希望確保在衝突中,對烏克蘭採取敵對行動的國家和其他國家在持久和平到來後不會從烏克蘭的重建中受益;……」(鳳凰衛視翻譯,英文原文:“Wherea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Ukraine wish to ensure that those States and other persons that have acted adversely to Ukraine in the conflict do not benefit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Ukraine;……" )中共無法參與烏克蘭重建,甚至將來能否重返烏克蘭也難有保證。

這個協議,看出特朗普相當仁慈,這簡直是當代的馬歇爾計劃!美國用購買烏克蘭礦產的錢,投入在烏克蘭的重建工作美國的稅金不會再去烏克蘭,但美國的投資和訂單會幫忙烏克蘭,而且帶動其他投資進入

美國會與烏克蘭一起,在烏克蘭成立一個基金共同管理。日後烏克蘭的礦產挖出來,精鍊並找到市場賣掉後,一半的錢要入這個基金,另外一半就是烏克蘭政府拿去。基金每年至少要再投資一次烏克蘭,可以做軍事安全、經濟繁榮、烏克蘭戰後重建等。目的是確保錢不會給烏克蘭亂花掉!要有美國監督,促進烏克蘭成為一個適合全世界資本流入的環境,創造再投資循環。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zhong-gong-wu-yu-123231051


Friday, February 21, 2025

如果由國師陳雲處理阿伯兩元搭車的議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67796258824690&set=a.559251419679178

我的做法是積極一面(pro-active side),如果六十歲以上用樂悠卡搭車的人,在非繁忙時段搭車搭船,可以享有一元的進一步優惠。


做完。


兩元搭車鼓勵老人出來遊覽、社交和跨區購物,促進健康和減低家庭開支之用,也補貼了公共交通,如果用獎勵措施令他們散開在不同時段搭車,那麼公共交通的載客量得到最優化的使用,一來是環保,二來是令沒有優惠的通勤一族消了怨氣,不再埋怨阿伯阿婆在繁忙時段來逼車。

至於cut那些六十至六十五歲那群人的兩元搭車,是毫無意義的,只是節省五億元至十億元,但在老人醫療開支增加和老人消費減小的效益抵消了有餘,得不償失。

在經濟衰退、財政赤字但又面臨消費萎縮和對政府管治的信心減低的目前情況,最重要的除了平衡預算之外,是要提振社會士氣和團結感,故此我上述的做法是切合時弊的。

Pro-active的政府措施,是我在政府總部工作期間,第一任特首董建華政府的思維,現在丟失了。那群官員,也隨著董伯下台而各散東西,當初一群政界、商界、學界精英結合的統治思想,除了我偶然提起之外,媒體和輿論也不見了。香港之落寞,由此而起。我之所以被泛民左膠戲稱為國師,是我仍記得當年一群橫跨港英殖民地與中國特區年代的精英的做事方法吧。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22766830?display_app_qr=1

Saturday, February 08, 2025

保守黨黨魁修改移英居留年期荒唐,彭定康嘲笑她是「神風特擊隊」

 

圖、英國保守黨黨魁澄清,修改移民政策建議不涉及BNO簽證。圖片來源:香港01

英國保守黨黨魁昨日(英國時間二月六日)提出的移民年期改革,沒有追溯到BNO visa 5+1.  柏丹娜主張,移民取得永久居留(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又稱ILR)的所需在英年期應由五年加長至十年,且期間且不得領取福利;若有犯罪記錄,或已申請福利或公共住房,亦不會獲得居留權。

她今日(英國時間二月七日)澄清了,說BNO visa不在她的修訂建議影響。此事可見,英國政壇之腐敗與混帳。BNO visa 5+1是既定的政策,換了三次首相也從無檢討或修訂,即使修訂也是限於後來的申請人,之前的依照法律是不能改變的,否則引起訴訟及索償(除非英國國會在新法例規定不可訴訟及豁免賠償但這是嚴重的法治損害!),我在當日一早如此判斷了,BNO visa 移居計劃並非一般的移民,而是前殖民地當年給予香港人的不公平的國籍身份的恢復計劃或補償計劃,故此除了付出醫療保險費用及辦公費用之外,並無資格審查保守黨黨魁不知就裡,貿然發言,不知道BNO visa的情況,也不知道BNO visa的居英者大多數支持保守黨,看來英國在約翰遜被人陷害而落台之後,英國政壇無人可用。執政工黨諷刺保守黨黨魁的提議,認為無需認真看待。

二月七日,香港海外傳媒協會(Hong Kong Media Overseas)舉行新春晚宴,邀請前港督彭定康為嘉賓,有約一百人出席。美國之音在問答環節時問他就栢丹娜言論回應,他首先說:「當以往還有保守黨的時候,我曾經是保守黨主席。」("I was the chairman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when there was one.")(媒體的中文翻譯得不好,該翻譯為:「我曾是保守黨的主席,當年還有這個黨的。」 現場的對話:https://www.facebook.com/582339226/videos/4050948571893861 ;他在2023年6月2日BBC訪問中,也講過此笑話。https://x.com/bbcquestiontime/status/1664395801790136320 )他的說話顯示出他不認同現時保守黨的政策方向,令在場者大笑。他繼續:「《衛報》(評論)批評她(栢丹娜)是‘神風Kemi’(Kemikaze),我覺得可能對她有點不公平。我不認為栢丹娜今天所說的任何事會對現時的BN(O)簽證計劃會有任何影響。」


新聞詳情:

英國保守黨黨魁柏丹娜(Kemi Badenoch)提出修改移民政策,建議入籍時間由現時「5+1」延長為「10+5」,在移英港人社群引起極大震撼。事隔一天,保守黨在回應黨員查詢時澄清,有關修例倡議並不涉及BN(O)簽證,強調BN(O)簽證計劃情況獨特。有港人保守黨員去信柏丹娜,提醒保守黨不要違背對港人承諾,令努力融入及貢獻英國社會的新移民受到懲罰。

本身是保守黨黨員的時事評論員黃世澤,昨日(二月七日)在其YouTube頻道上載保守黨的回信,就柏丹娜的移民修例倡議作出回應。信中指,柏丹娜清楚BN(O)簽證的獨特性,強調保守黨在2月5日公佈的修例倡議,並不涉及BN(O)簽證,希望能澄清坊間說法。

在英國現屆國會的650個議席中,執政工黨擁有412席,在野保守黨只有121席,第三大黨自由民主黨有72席。如果沒有部分工黨或其他黨派人士支持,保守黨提出的任何建議都難獲通過。根據YouGov最新公佈的民調顯示,英國改革黨(Reform UK)現時以25%支持度領先,較第二位的執政工黨多一個百分點。至於保守黨支持度則跌至第三位,僅得21%,輿論相信作為黨魁的柏丹娜希望透過提出收緊移民政策,爭取回保守派選民的信任。柏丹娜最新主張將移民申請「永居權」(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 ILR)的資格從5年延長至10年,申請英國護照的時間要求則從12個月延長至5年;換言之,移民必須等待至少15年才獲得英國公民身份,並修改下周在國會辯論的《邊境安全、庇護與移民法案》(Border Security, Asylum, and Immigration Bill),追溯至2021年生效。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21780202?display_app_qr=1

Friday, February 07, 2025

想越混越好,一定要識人


看起來特別溫和的人,內心比較成熟

外表大大咧咧的人,一般格局高

單獨指出你問題的人,才是真正在意你的人。


低調話少的人,一般都有過人之處

飯桌上特別會敬酒的人,大多虛僞

同情心特別重的人,一般都很善良


說話總是先誇你的人,一般比較虛僞

經常請客吃飯的人,大多很重感情

騙過你一次的人,他還會繼續騙你


Source: elitesinsider

https://www.instagram.com/elitesinsider/p/DFweU4QMq5y/

Average Manager vs. Great Manager

Assigning Tasks




Delivering News




Conducting 1:1s




Giving Feedback




Dealing with Turbulence




Looking for more? My book THE MAKING OF A MANAGER comes out March 19th, 2019. It's a field guide on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be the manager you wish you had. Get it on Amazon, Barnes and Noble, or Indiebound. Or, sign up for my mailing list The Looking Glass. Every week, I answer readers’ questions.


Source: Julie Zhuo

https://medium.com/the-year-of-the-looking-glass/average-manager-vs-great-manager-cf8a2e30907d

Tuesday, February 04, 2025

盟友宣布合作,美國暫緩三十日加關稅;中國宣佈反制,特朗普日內與習主席通話

 

圖一:美國的新關稅措施生效後,中方隨即宣布立案調查谷歌;白宮那方則透露,特朗普二十四小時內跟習主席通電話。(圖片來源:BBC中文、德國之聲)


美國和一堆國家談判關稅,採取的是遠交近攻的華夏戰國策略,這個遠與近,不單只是距離的遠近,也是盟友的遠近,要攻的是北方的加拿大與南方的墨西哥、巴拿馬,要交的遠國也是敵國,當然是中共。然而,在遠近之間,還有虛實之分近鄰的攻,是虛的,目的是假意用加關稅25%來威逼它們就範,要它們合作阻止毒品芬太尼和非法移民流入美國敵國中共的交,確是實的,要額外加中國貨的關稅10%,是勢在必行的。在鄰國就範和解決毒品與非法移民之後,就挾其威勢見中共元首習近平,那麼中共要就範還是抵抗呢?難說了。中共的初步反應是加美國入口貨的10%關稅,先擺出彼此對等的姿態。

筆者認為,中共做錯了。中共原本就要由習近平主席去美國參加特朗普的就職典禮,當面談好貿易條件,先佔據先機,而不是等待特朗普已經搞掂加拿大、墨西哥和巴拿馬之後才在北京會見特朗普。可惜呀,即使我多次提醒,中共就是沒有這個膽。

日前說過特朗普佛關上門的時候,一定為你留一扇窗,就在對中國、加拿大與墨西哥新關稅稅率正式生效前一天,他分別跟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墨西哥總統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通電話,之後宣布暫緩對兩國關稅一個月;符合本欄分析。

中國方面又如何?美國的新關稅措施生效後,中方隨即宣布下星期一起,對部分美國貨加徵關稅,並對鎢、碲、鉍、鉬、銦等實施出口管制;此外,又稱已開始立案調查,谷歌是否違反中國的反壟斷法,似有與華府針對TikTok一事分庭抗禮之意。不過,特朗普佛心水清,已簽署行政命令,美國財政部與商務部用一年時間,成立華府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又說基金可用來收購TikTok —— 一旦成事,即代表華府持有最多一半股權,屆時西方各國過去對Tiktok嚴格審查,例如禁止官員或限制兒童使用這個軟件等法例,都有機會休止,所以可說是真正的世紀大Deal!

有趣的是,華府目前處於預算赤字狀態,未有盈餘可以動用,故此建立基金或要由國會批出新資金;特朗普則說,可以透過不同方式向這個基金提供資金,包括關稅 ——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透露,預計特朗普二十四小時內跟習主席通電話,外界估計,他們將會討論的,正正就是中美的關稅問題啊!至於加拿大和墨西哥那一邊,則交棒國務卿魯比奧、財長貝森特等主持關稅談判。

總之局勢緊張,好看過《三國演義》,筆者會加緊分析。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meng-you-xuan-bu-121478416

Monday, February 03, 2025

蛇年立春日前,特朗普宣布向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加關稅

 


二〇二五乙巳蛇年立春日前夕,特朗普佛化身關稅俠(Tariff Man),向美國三大貿易夥伴打響關稅戰第一槍!他在二月一日簽署行政命令,二月四日起,對所有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貨加徵關稅;中國貨加稅百分之十,加拿大及墨西哥貨品則要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他說加稅是為了平衡美國貿易逆差、打擊毒品芬太尼和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又警告三國若要報復,美方將會奉陪到底。

加拿大那邊,今年一月宣布將會辭職的總理杜魯多,也許無官一身輕,立即對總值逾一千五百億加元的美國貨徵收百分之廿五關稅,又呼籲國民買國貨;墨西哥總統亦揚言,將會以關稅等手段反制美方。中國商務部則稱將向世貿提訟。《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則以「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來形容這次美國對華加徵百分之十的關稅,又指中國是全球製造業綜合成本最低的國家。他認為,特朗普加關稅的最終結果,就是美國商界和消費者掏腰包:「兜一大圈,他們還得直接或間接買中國貨。」

正當外界對於美國掀起關稅戰戰幔議論紛紛,特朗普佛親自示範,他關上門的時候,一定為你留一扇窗 —— 最新消息是他將與加墨兩國元首就關稅問題對話,但沒有提及要跟中方會談之類。有些內地網友認為,今次特朗普對中國加徵的關稅,比加、墨兩國要輕,是他對華示好的表現,也證明中國在他的心目中比較重要云云。


我的看法是,美國對盟友的關稅是虛的,討價還價的,對中國的關稅則是實的,不會減


過高的關稅,是準備用來談判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屬於特朗普建立美利堅大城邦裏頭的第一步:北美邦聯,故此要先應付。事實上,這三個國家,早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己簽下《美墨加協議》,現在看來美國一旦消弭貿易逆差,緩和偷渡客與芬太尼問題,三國很大機會在關稅問題上取得共識,即符合本欄之前分析,美國在全球經濟衰退時締結盟邦,一方面分享技術並持續精進,同時以經濟內循環來擴大國力。

就在美國宣布對三個國家加徵關稅的同一時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出訪巴拿馬,期間巴國總統穆利諾(Jose Raul Mulino)宣布,不再續簽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首個退出的拉丁美洲國家,亦是對中共在「美國後花園」的警示。似乎當日中共不聽貧道之言,派韓正為代表,而不是親身出席特朗普佛的就職禮,代價匪淺。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she-nian-li-chun-12141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