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一:習主席想拖死特朗普,華爾街說時間不在中共那邊(圖片來源:yahoo,香港01) |
四月初特朗普佛宣布新關稅政策後,我立即錄製會員短片,分析這次特朗普的矩陣戰術是針對中國的戰爭行為;兵貴神速,而美國比中國有更多時間,時間在美國那邊,美國可以嘆唱板。我不會公開講,免得說破了,事情不靈。就等大家罵特朗普,愈罵他癲狂,他愈快得手。
昨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出來說,中美元首並無通電話談關稅,與特朗普說的不同。無他,辯論有無通電話,略施雕蟲小技,特朗普已經浪費了中共三個月時間!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令全球嘩然,外界幾乎一而倒評論那是「七傷拳」,最終美國將會失敗,而且經濟受到重創云云;我的看法是特朗普兵行險着,而他不打沒把握的仗,此外中國國內危機比美國更加嚴重。特朗普的目的很簡單,他不是要美國贏,而是要中共輸。將中共拖入時間的深淵,中共就會沒頂而溺死。習主席的戰術當然是準確地錯,他堅信「東升西降」,要打大範圍的持久戰。
特朗普這個策略,除了我之外,終於有人公開說破!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對沖基金Pershing Square Capital創辦人兼億萬富豪阿克曼(Bill Ackman)在社交平台發長文,力排眾議,直言中國無法打贏這場戰爭。「如果中國出於驕傲或其他情緒執意拒絕談判,將承受更嚴重且長久的經濟後果。在這場談判中,時間是美國的朋友、中國的敵人。」他認為中國必須及早與美達成貿易協議,否則企業對於中國作為採購或生產基地失去信心,轉移所有在華的供應鏈至印度、越南、墨西哥等,甚至美國,中國經濟終將受到嚴重傷害。
中共高層開會提「四穩」,以內需對沖三頭馬車缺口
無獨有偶,中共中央政治局四月廿五日開會,首次提出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四穩」方針,強調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等目標。
之前的中央會議多次提出穩增長、穩就業、穩預期「三穩」,今次多了穩市場一項,簡單來說就是要穩定內需。原因是自從特朗普回朝,中國經濟形勢愈加嚴峻,房地產泡沫爆破,拖累本地金融與投資,加上過勁產能被各國圍堵、外資紛紛撤走、「三頭馬車」當中,政府唯一有機會破局的,就是內需消費。故此有輿論認為,隨着局勢變化,習主席自二〇一五年提出「供給側改革」之國策,現在要轉為「需求側改革」。「需求側改革」,是在需求那邊做改革。隨便改換政策詞彙,這是共產黨的遺忘術或創新術,在江澤民、胡錦濤時期,叫「刺激內需」。
關稅戰三個走向,茅頭全都指向中國
![]() |
圖二:BBC分析這次中美貿易戰共有三個走向,共通點是對美國有利,對中國不利。(圖片來源:Forbes) |
先不論中國能否用增內需來對沖出口與投資的缺口,BBC引述專家與學者分析,這次中美貿易戰共有三個走向:高關稅持續數年、短期內關稅大減、關稅在暫緩和加碼之間反復。經濟學人智庫(EIU)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蘇月認為,如果美國對華徵收高關稅,同時對他國亦徵稅並禁止繞道轉運,即是對華實施禁運,將導致中國製造業產業鏈由上游開始收縮;若只有中國面臨高關稅,且繞道轉運受阻,最終大部分中企在第三國建設廠。
荷蘭ING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Lynn Song)認為,若美國率先示弱,中國在後續談判中將佔更有利地位,對華而言這種態勢至關重要,否則可能陷入被動。但蘇月指出,美國大幅調低對華關稅,美企即減少購買其他國家的貨品,最終美企受益,卻令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關係更緊張。
如果中美雙方持續就貿易問題博弈,關稅時加時減,出口商就最難受。生成式AI網絡營銷公司GenPark創辦人兼CEO龐國強(Chris Pang)指出,屆時整個供應鏈和定價規劃搖擺不定,無論是客戶抑或服務提供者都疲於應對。宋林認為全球業界必須經常調整轉口與物流路徑,盡可能降低風險,必須避免過度依賴美國市場。
各國嚴打「洗產地」,中國貨更難繞道出口美國
![]() |
圖三:特朗普佛與其他國家談判時,都會要求他們出口貨物到美國,必須保證貨品的真實原產地來源,未來華府或將會嚴打「洗產地」的中國貨。(圖片來源:信報,RFA) |
BBC提出的三個發展方向,共通點是對美國有利,對中國不利。當然啦,對等關稅是由特朗普佛提出的,他是美國總統,他的國策當然對本國最為有利。由於他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時,都會要求他們出口貨物到美國,必須保證貨品的真實原產地與來源,看來華府或將會嚴打「洗產地」(transshipment)的中國貨;更換標籤、或以大量中國製部件組裝的貨品,將成為重點打擊對象。
至於文首提到的阿克曼先生,雖然無從得知他有否看過我月初的短片,但我倆對於這次貿易戰的看法,確實相當接近。有意思的是,彭博社的報道隱隱暗示,阿克曼的觀點之所以與主流媒體與輿論相反,很可能是因為他是特朗普佛的支持者。或說我與他的見解相同是微妙巧合,但其實阿克曼是白手興家的金融大鱷來的,這種人務實、直接,不花言巧語,說話雖有理據但總是難聽,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接受現實。
附錄:習主席的供給側與需求側
供給側(supply side)改革,是包括消化落後及過剩產能,同時培育先進產能。例如「房住不炒」、管控網企、打擊教培,限制「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產業,還有發展高科技、新能源、半導體等「新質生產力」。至於「需求側」(demand side)改革,主要由消費、投資和出口構成,亦即是所謂「三頭馬車」。
四月廿五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多項與需求側改革相關的措施,包括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着力保民生,對訴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全力鞏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本面。
Source: 陳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