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美國時間四月三十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與烏克蘭第一副總理思維里登科(右)簽署美烏礦產協議。製圖:信報 |
香港時間昨日,烏克蘭正式與美國簽訂礦產開發協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同日發布短片,指與美方簽署這項協議是真正公平的協議,內容經大幅修訂後不再提及烏克蘭需要償還美國的軍援,該筆償還比起德國在一次世界大戰戰敗的賠款還要高。澤倫斯基在今年二月堅持不支付,美國只好就範。新的協議內容令美國在十年內無法提走烏克蘭的礦產開發一分錢,利潤全部撥充善舉——放入烏克蘭的開發基金。
礦業專家指出,烏克蘭有逾六成稀土礦藏位處被俄羅斯佔領區域;至於鈦、鋰等物質的大型礦藏則仍然由烏克蘭控制,惟礦藏靠近俄佔地區。共同開發烏克蘭礦產的建議,是澤倫斯基去年九月在特朗普大樓拜訪特朗普的時候提議的。一旦美國資本投入烏克蘭近東部省份甚至東部俄羅斯佔據的省份,烏克蘭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至於在本年三月一日在白宮期間與特朗普及副總統萬斯吵鬧,說烏克蘭需要安全保障,根本是一場戲!烏克蘭脫離蘇聯之後,放棄核武器,歐盟、甚至中共都曾簽署雙邊安全協定,但毫無作用。有特朗普帶領美國公司投資就是安全保證。該協議也規定曾經與烏克蘭敵對的國家——暗指援助俄羅斯的中共——不能參與烏克蘭的重建工作。美國財長宣稱,美烏雙方將實施零關稅政策,令烏克蘭成為全球首個被美方全面關稅豁免的國家。協議內容同時允諾美國將協助烏克蘭加入更多國際經濟組織,並提供長期經濟發展保證,雖非軍事安全承諾,但被外界視為特朗普政府對烏克蘭最具經濟實效的政治承諾。
筆者昨晚至今尋找新聞的要緊之處:俄羅斯的態度。直至今日,俄羅斯都保持沉默!俄羅斯不同意也不反對。預計烏克蘭靠近俄國佔領或俄國佔領的礦產區,將採取漸進的自治模式,我估計就是比起香港那種一國兩制的城邦更為自治的模式。漸進過程如下:
一、俄國答應停火。美國礦產公司在美國政府要員啟動共同開發模式之後,進入靠近烏東三省的地方勘探,歐盟的維和部隊象徵式出現。
二、俄國佔領的地區逐步撤軍,留下象徵佔領主權的部隊。
三、礦產公司進入烏東三省,各省改選政府,形成自治,不全歸屬於烏克蘭也不歸屬於俄羅斯,俄烏雙方都聲稱擁有主權,但自治政府接受烏克蘭的監護。
四、礦產公司在俄羅斯邀請之下,進入俄羅斯勘探,美國逐步撤銷俄國的貿易管制和金融制裁。
避開主權問題,用合約政治和漸進主義增強地方自治,並且引入國際商業力量。咦,這不是筆者二〇一〇年的《香港城邦論》的內容嗎?點解美國變成咁識得做現實政治?點解澤倫斯基的身段如此靈活?
附錄:新聞詳情
烏克蘭與美國週三(4/30)簽署美國總統川普大力推動的礦產協議,未來美國將優先取得烏克蘭礦產交易,並為烏克蘭重建提供資金。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美國、英國及歐洲均著力尋找中國以外的稀土供應。
目前全球約90%的稀土儲量都來自中國,供應美國79%及歐盟98%的稀土輸入需求。
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表示,這份協議「平等且有益」,美烏將「合作投資烏克蘭的發展與重建」,且烏克蘭可「完全控制基礎設施與天然資源」。
美聯社、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週三在X平台發布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烏克蘭第一副總理思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共同簽署協議的照片,並在貼文中說,協議「明確顯示川普政府致力於維護自由、擁有主權且繁榮的烏克蘭」。
斯維里登科在也在X發文,表示該協議規定美國將為重建基金出資,「除了直接的財政投入外,也可能提供新的援助——例如為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
Thanks to the leadership and agreements between President Volodymyr Zelenskyy and President Donald Trump,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Scott Bessant and I signed the agreement between Ukrain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establish the United States–Ukraine-Ukraine Reconstruction… pic.twitter.com/SOoeLv3HJw— Yulia Svyrydenko (@Svyrydenko_Y) April 30, 2025
貝森特則表示:「這項夥伴關係將讓美國與烏克蘭共同投資,釋放烏克蘭的成長潛力,動員美國的人才、資本與治理標準,改善烏克蘭的投資環境,並加速經濟復甦。」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一直是烏克蘭最大的軍事援助來源。根據德國基爾研究所(Kiel Institute)的數據,美方援助總額已超過640億歐元(約合台幣2.3兆元)。
川普(Donald Trump)週三在協議簽署前再次表示,美國對基輔的援助應該得到回報,因此要努力爭取達成協議,參與開發烏克蘭豐富的稀土礦產。
川普數月來施壓烏克蘭,要求烏方補償美國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與經濟援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與川普原訂二月底簽署協議,但因雙方不歡而散而暫時擱置。直到週三協議簽署前最後一刻,能否拍板仍充滿不確定性。
根據路透社週三稍早看到的一份協議草案,烏克蘭成功爭取到將償還美國先前軍援的條款刪除。烏方始終堅決反對這項條件。
不過這份協議草案中並未具體提及美國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這原本是基輔的主要訴求之一。
在此之前,烏克蘭已和歐洲盟國討論,若烏俄達成和平協議,是否能建立一支國際部隊,確保烏克蘭安全。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與烏克蘭第一副總理思維里登科,4月30日在美國華府簽署美烏礦產協議。路透社
歷經波折,烏克蘭與美國週三(4/30)簽署美國總統川普大力推動的礦產協議,未來美國將優先取得烏克蘭礦產交易,並為烏克蘭重建提供資金。
英國廣播公司(BBC)檢視一份協議草案,但非最終文本,依據草案內容整理出協議的7個要點。
1、烏克蘭毋須償還任何美援
川普多次要求烏克蘭「還錢」,支付俄烏戰爭3年多來,美國對烏克蘭超過3500億美元(約11兆2242億元台幣)的援助。
協議顯示美國在這一點作出讓步。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表示,協議中並沒有強制要求烏克蘭償還任何所謂的「債務」條文。
2、美國對普丁說話要變大聲了
美國政府宣布與烏克蘭簽署協議時,對於俄國的用字遣詞,明顯比川普政府之前的語氣強硬。
美國財政部發布的聲明,提到「俄國的全面入侵」,並補充「任何為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資金或供應的國家或個人,都不得從烏克蘭的重建中獲益」。
3、除了礦產 石油天然氣也列入
儘管全球焦點集中於烏克蘭的稀土,協議中也納入石油與天然氣的新計畫,以及相關的基礎建設。
根據協議,在所有情況下,資源仍歸烏克蘭所有,但美國將獲得共同使用權。這一點在之前曝光的協議草案並未出現,顯示烏克蘭對此作出讓步。
4、不阻礙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野心
烏克蘭一直想加入歐盟,並在去年6月開始正式談判。
基輔方面有人擔心,如果協議給予美國投資者優惠待遇,可能會阻礙烏克蘭加入歐盟的能力,因為基輔和布魯塞爾已經在原材料方面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不過協議中提到,美國承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意向,並認為該協議與烏克蘭欲加入歐盟一事並不衝突。協議中還提到,若烏克蘭為了加入歐盟的「額外義務」,而需要重新審視協議條款,美國也同意「基於善意」地進行談判。
此外,基輔表示,美國將支持向烏克蘭進一步轉移投資和技術,包括來自歐盟和其他地方。
5、美國軍事承諾重回談判桌
美國認為,如果烏克蘭想繼續獲得美方軍援,那麼這項協議是必須簽署的。代表烏克蘭與美國簽署協議的第一副總理思維里登科表示,烏方假設美國未來會提供新的援助,例如防空系統。
這也是川普政府的一項策略轉變,因為他先前曾下令暫停對烏軍援。
而一個懸而未決的重要問題是,這項協議對戰爭狀態的最終意味為何。俄國克里姆林宮尚未對美烏協議作出回應。
6、美國還是可能隨時撒手不管
協議並未規範美國的具體安全承諾,而這是歐盟和烏克蘭一直催促美方的一點,但川普對此意願不高,始終不願作出與前任總統拜登相同的對烏安全承諾。
相反的,由於協議的經濟承諾,川普對於「美國繼續支持烏克蘭」的興趣益發曖昧不明。這意味著烏克蘭最重要盟友的承諾依舊脆弱。
7、收益會在烏克蘭再投資嗎?
根據烏克蘭政府,協議中的一點頗耐人尋味:重建投資基金的頭10年,利潤將「全部再投資於烏克蘭經濟」,無論是新的或是重建計畫。在頭10年後,收益將分配給美烏雙方。
如果美國在頭10年得不到任何經濟上的好處,那麼這一點的潛在影響可能非常重要。
Source: 陳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