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的預警失效,以後出門,不如看天色算啦。暴風或暴雨的警告訊號,除了科學描述之外,也是科學預測,之後督促政府發布行政命令,預防損失。以前的天文台就做到督促政府的責任,現在做不到,與政府一齊hea日子,害市民。
我們現在的氣象預報越來越準確,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之後,令華南的氣象資料可以與香港交流,然而香港人卻越來越受到惡劣天氣的懲罰,這是荒唐的事情。
天文台的問題,是現在的政府以工商界的老闆利益為本,不顧市民和學童生命安全,於是政府不尊重天氣的預報制度,沒有高級行政官員拍版,宣布停學和暫停上班的事。天文台既然無法代替行政機關,那就只能按章工作,只是給予科學描述而無法統籌高級行政事務。於是,一到雨季或風季,市民怨聲載道,也錯誤地辱罵天文台。
天文台是負責科學描述的,它並無犯錯,犯錯的是政府高層,但市民由於不懂得分辨描述與行動,故此怪罪於天文台,天文台也樂得為政府背負罵名,令政府置身事外。
(本帖文的IQ閱讀門檻頗高:120. 因為本帖文是趕客的,它涉及描述與行動,description and action的高級哲學範疇問題。而所謂預報,也不是要經常應驗,而要預報到有惡劣天氣出現的高機率而提早預防而已。預報到高機率的準確度就可以,毋須預報準確,formally correct but not necessarily substantially correct,這是個科學哲學的問題,用了一點康德的哲理。讀哲學是這樣用的,OK?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哲學家可以做皇帝,philosopher-king,各位現在信服吧?)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52451378722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