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結果目前仍然懸而未決,現在是美國總統大選延長賽,勝選者依舊在等,很可能難產,最後要剖腹產子,雙方尚未達到可以勝出選舉的270張選人票的勝選門檻,但拜登目前以264票比214票領先特朗普,拜登要再拿下一個州,始可以宣佈勝選。下一個拜登能取下的州份,很可能是目前他略為領先的內華達州。
在選舉之前,由於美國民主黨誇大疫情,郵寄投票的情況比較多。郵寄投票是非常容易出錯或造假的,容易令人乘虛而入,所以特朗普之前一直反對郵寄投票。另外,郵寄投票亦需要較長的點票時間。此外,也傳出美國的軍警人員明明已經投票,卻發現張票被丟棄。還有重複投票、去世的選民都被人冒認投票,這些比較常見的古怪現象,令投票率超過100%。這些有的是以往曾見的出錯,但今次見到的選舉無弊就比較多,例如一些投給特朗普的選票被刻意丟棄。
特朗普已經準備好訴諸聯邦最高法院來排解計票的紛爭,他的競選團隊宣布,已要求威斯康辛州重新計票,並且在密西根州和賓州提出訴訟。特朗普可否重奪賓州呢?這三個州都是贏得總統選戰的關鍵州份(有時稱作搖擺洲或Battlegrounds State)。拜登較早時在密歇根州和威斯康辛州獲勝,使他離勝利更近;昨天晚間,特朗普陣營又在第四個州喬治亞州提出訴訟,其實特朗普在這個州的領先幅度已經縮小至不足一個百分點。雖然投票和計票程序可能存在異議,但目前還不清楚這類爭端會否影響最終結果。
今次的選舉應該不會變成好像2000年的總統大選一樣。上次喬治布殊參選,要靠聯邦最高法院裁定。2000年的總統大選,最終的選舉結果在經過36天的爭議後才最終定案。當年聯邦最高法院沒有判決重新點票,而是判斷小布殊取得佛州25張選舉人票,擊敗民主黨候選人戈爾,當選第43任美國總統。目前的訴訟要在地方法院先上訴,地方法院接受之後,不論勝敗才有可能上訴至最高聯邦法院。聯邦法院親共和黨的保守派法官較多,會否對民主黨的拜登不公平呢?我認為他們的政治立場只是在立法上有所影響,例如有爭議性的平權立法、立法限制持槍權或婚姻權之類,政治立場才會影響法學判斷,因為這些事情本來就受意識形態影響。選舉訴訟的判決,很可能先按法理和表面證據,黨派立場未必有影響。
今次令我們感到難以理解的,是拜登為何會參選。拜登後來醜聞纏身,在選舉論壇及日常訪問中顯示是失智老人,例如說話期間入睡、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經常認錯人、搭錯話等,但為何他仍得到這麼多票呢?對於他兒子Hunter Biden的醜聞,主流傳媒居然在選舉期間可以封鎖不報道,連質疑也不去做。這是頗為古怪的,因為候選人家族(特別是Hunter Biden)的醜聞是有牽涉到父親Joe Biden身上,而這是顯示其人格受到質疑,或顯示和中國的交易有問題, 這是影響到美國的福祉。為何這般醜聞得不到報道?而拜登家族的醜聞,以為他本人經常擺烏龍、失智的情況,民主黨人並非懵然不知,拜登即使當選總統,也極可能只會成為弱勢總統。既然如此,民主黨為何仍推他為候選人?比拜登有魅力、有能力者比比皆是,難道要待他上台後才彈劾他、把他拉下台?如果拜登當選,那為何要令特朗普失敗?
特朗普所做的,是前任民主黨總統奧巴馬開始了做但因為沒有魄力而無法做好的議程,例如把工廠由中國搬回美國、叫蘋果智能手機把一些生產線搬回美國等,這些都是無法完成的。第二件特朗普所做的事,就是要拖垮中國,不讓中國稱霸,威脅美國地位。特朗普是民粹派的領袖,因為他不是共和黨內的人,他是倚靠民眾的。在一些工業生產線搬到中國之後,美國人失業相當嚴重時,他走出來保護美國低下階層,保護一些農業、工業的州份;他有點不守規矩,共和黨的老總統和老政客都相當討厭他,公然說不支持他連任,即使屬同一政黨亦無人情講。但問題是,特朗普正正就是一個外來人(outsider),他在黨內是沒有根基的,再做四年,完成美國的復興大業和滿足他少許個人崇拜就可以。特朗普的人脈不會在共和黨內紮根,那為什麼在他部署美國再工業化和對付中國 (decoupling China)的時候將他拉下馬?
假設特朗普連任,他的權力在連任之後是不會過大的,因為參議院和眾議院有制衡的權力,而且就國際層面而言,特朗普也拉攏了日本、印度、澳洲等盟友國家參與各自的再工業化和反中共的圍堵圈子,這些盟友加入後,同心協力,亦會制衡特朗普。
現在美國面對什麼問題?如果在選舉期間已有這麼多爭議,而各州未能在12月8日前解決點票問題,或者在12月14日各州的選舉人投票時仍未能最終決定正副總統人選的話,國會就有權介入,屆時將會由眾議院和參議院分別選出總統及副總統(眾議院選出總統,參議院選出副總統),之後由於一個黨控制眾議院、一個黨控制參議院,所以兩黨有機會成立跨黨派的內閣來主導政策。
我推算,今次選舉舞弊的情況會令特朗普有機會以打官司勝利而連任, 這是其中一個推算,但訴訟需要舉證和定罪,過程需時,大概一年半載,訴訟期間特朗普可能要退位,由跨黨派的委員會代理,到時就有戲看了。另外一個推算,做法就如前所述,選不成就由參眾兩院各自選出副總統和總統;由於是間接選出,所以要聽參眾兩院的說話。別以為美國沒有總統、兩黨在鬥爭,中共就能喘一口氣,因為跨黨派的委員會執政會相當強勁。如果拜登勝選而特朗普又放棄訴訟,以拜登這副尊容,上了台也有機會被彈劾,接著又是參眾兩院推出一些人來代替。
若由一個誇黨派共識的執政內閣來對付中國,將會是一致地對中國強硬的,他們不像臨時工般不用負責,只會一改之前特朗普那種柔和身段(即「又傾又砌」,時而跟中國友好,時而不理不睬)。若果拜登上台、遭受彈劾、再另覓人選,或者總統無法擺平、由參眾兩院出任臨時內閣,又或者出現最戇居的情況,拜登上台,但痴痴呆呆,內閣既有參議院有眾議院的人,民主共和兩黨並存,那麼對華的敵對意識就會相當統一,不會有特朗普那種個人的周旋或讓步空間,屆時特朗普總統部署的再工業化及打擊中國的功勞就會被跨黨派內閣奪去,變成集體利益。
特朗普若要等待訴訟完成才能連任的話,情形就會不如2016年輝煌地擊敗希拉利當選那樣威風,要透過官司來慢慢當選,會顯得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做起事來會比較弱勢,做事會較穩健,會尊重議會和政府的規章,他會乖乖地完成餘下任期,不敢太囂張。至於拜登,我覺得他是一個犧牲品,因為這種人沒理由會獲捧為候選人,而且大選日前爆出如此大的醜聞在他身上而他本人又不去否認,這是致命的,所以拜登這個人將會成為中美友好時期以及中美大財團、政客串謀一起謀生那個時期的犧牲品。拜登血祭天地,一命救全家,善哉善哉!
Source: 陳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1xAI4womc&feature=youtu.be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86478892222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