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2, 2024

通用中文,竟成奧秘——日本關西機場寫錯廣東話!


圖一、雅虎新聞用的示意圖

日本機場寫廣東話,港人大悅?看寫了什麼囉。

日本關西機場在一面隔板上寫了簡體中文和粵白中文字,依次為:「不要靠在這堵牆上」。「唔好靠喺堵牆上」。

筆者不禁嘆息,寫好通用的公文,竟然比寫詩詞還要難啊。現在的北方官話,就是大陸的中文,他們叫現代漢語,確是這樣講:「不要靠在這堵牆上。」牆要帶有量詞,一堵牆是口語、白話一面牆是書面語、文話「靠在」是倚靠之意,古文叫依或倚靠在口語是不能單用的,否則有靠它來過關之意,廣東話的「靠嗮渠」。

廣東話並無「靠在」的講法,也無「喺牆上」的講法。反而是用的古語,口語是beng3.


圖二、告示說的,是臨時隔板不能挨貼,否則有翻倒之虞。

用作告示的通用中文,必須語意清晰、無歧義,而且望文生義,最好是符合四字詞語的對稱,「不要靠在這堵牆上」的通用中文是:「勿倚此牆」。「勿靠此牆」不能用,因為「靠」字有歧義,是依靠之意。我想,全世界的語言,甚至外星人的語言都沒有中文的簡潔明白,而且佔據位置最小。要寫到這種中文,讀正確的教科書,小學程度就足夠了。如果讀的是病態洋化中文教科書,研究院中文系博士畢業也寫不到,我見過的那些博士可以寫得舊詩詞,卻寫不到通用中文。

為什麼倚字無歧義,而靠字有歧義呢?因為倚字的因、偏、側的意思在周朝已用如《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几)而不倚,爵盈而不飮。』」語譯:「薳啓彊說:『給你安好個茶几你不倚靠,給你斟滿酒杯你不飲酒。』」),後世因循,意義穩定。靠字在古文是相背、相違的意思,並不是互相依靠。漢·許慎《說文》:「相違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俗謂相依曰靠。古人謂相背曰靠。其義一也。猶分之合之皆曰離。」明末張自烈撰寫的《正字通》才記錄依附的新義:「今俗依附曰倚靠。」故此,意義穩定的中文,是寫:「勿倚此牆」,而不寫「勿靠此牆」。

寫挨可以嗎?不能。挨的古義是擊打、擊背之意,引申為今日的挨打之意。記錄漢代方言的揚雄《方言》如此說:「强進曰挨。」是強行進入之意,引申為今日的強力倚靠之意。明末張自烈《正字通》記錄挨的新義:「今俗凡物相近謂之挨。」現在通俗的講法,凡是物件相近就叫「挨」。

唔好挨喺埲牆度呀!

廣東話是怎樣講呢?廣東話都有量詞,一堵牆,廣東話說「一埲bung6牆」。bung6的寫法是埲,但有幾多人懂得?是:「唔好挨喺bung6牆度」。更通俗的講法,是「唔好beng6喺埲牆度」,除非考證一番,否則難以寫為文字。不過,由於beng6與bung6難聽難講,故此一般都是講「唔好挨喺埲牆度」,beng6是必須寫的,否則就是所有牆都不能挨貼了。「埲牆」是「呢埲牆」的簡稱。

是board,不是wall!

最後,當然那只是隔板,不是嚴格意義的牆。英文該是:Don’t lean against this board. 寫board,令人知道那不是牆,不能倚靠。那麼中文該是:「勿倚此板」。廣東話說:「唔好挨喺塊板度。」

既然中文言簡意賅,倒不如寫得文雅客氣:「此板不穩,勿倚為妙」。甚至改寫套語,寫為:「君子不倚危牆之上」也可。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tong-yong-zhong-98998798?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utm_source=post_link&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yZWRpc19rZXkiOiJpYTI6ZWY3YjAzMWMtYWI4MS00ZTk5LWJhODMtM2U3OTljM2QyZjQyIiwicG9zdF9pZCI6OTg5OTg3OTgsInBhdHJvbl9pZCI6Mzk4NzM2NzF9.yfDfuOOy5N8kEuTA39sc07BqHun9xAVPmoNibCO0kb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