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30, 2024

美國兩黨參謀共識:不推翻中共政權或體制

 

日中美關係已經定調,今年十一月無論拜登老爺還是特朗普勝選,對華政策大方向是不會改變的。(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Navarra)

當敵人判斷貴國行將滅亡而不幫一把推倒你的時候,真是情何以堪!如果美國承擔推翻中共的責任,或者放風聲說要中共民主化(regime change),那麼中共改變政策的時候會得到寬容甚至救濟,如果美國撤手不管,那麼中共只能自己來救。可惜啊,現在的美國不是二次大戰之後的美國,無法再來一次馬歇爾援助計劃了。

美國這種立場表明——美國不再追求中共民主化,美國放棄背起中國的責任,中共就擱在那兒做貿易,但要跟規矩,好東西先給盟友(即是friend-shoring的盟友供應鏈),不會給中共,中共也不必再談發展中國家優惠那些了。這好像周恩來的「長期打算,充分利用」,也就是中共建政後的對港政策。「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美國為什麼會忽然學到中共的一套呢?是因為上屆特朗普的顧問余茂春(Miles Yu)啊。

對於香港,這是一個死定了的(dead sure)消息,香港將有一段時間與中共共舞。與中共繼續打交道是容易應付的——如果懂得應付的話,但不斷被美國陰乾和制裁的中共也不能為香港帶來很多繁榮與利益,而之後的崩塌將為香港帶來災難而西方國家將坐視不理。如果中共政治改革,那麼香港將獲得鬆綁,可以再繁榮一段日子,直至中國擁有自己一套獲得世界認同的法治和制度,而憲政民主是令中國獲得制度合法性的方法,到時各國只能接受中國的一套。到時候,香港的特殊作用完結了,因為香港那一套由港英政府建立的制度合法性沒有必要與中國的一套競爭的。這也是我在本土運動的時候告誡那些支持中國民主化的香港人,他們在找死啊!

依照理性分析,一個是死得光榮,一個是死得齷齪。看了是死的齷齪的居多。當然,時局充滿意外!美國的人算,不如天算。

六月廿四日,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找來一班現任與前朝官員來討論美國對華策略。包括現任副國務卿「印太沙皇」坎貝爾(Kurt Campbell)、前美國國防部高級顧問、現為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的林洋(Bonny Lin)、剛卸任的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副高級主任的杜如松(Rush Doshi),以及前副助理國防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和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等。

接近四小時的會議上嘉實立場各有不同,例如林洋主張透過教育和合作緩和中美關係,並強調美國要兼顧盟友利益;杜如松則提倡策略性管理中美關係,以加強美國競爭力;柯伯吉和博明則認為美國應透過提升軍事實力確保領先地位。他們一致同意,美國對華策略的終極目標不是推翻中共政權和體制

筆者已多次拍攝短片和在本欄解釋分析美國現在當然不會想中共倒台,不贅。不過,這場會議猛人雲集,他們每一位都是中國通,而且大有機會加入來屆政府發揮影響力!他們在會上毫無保留地說出對於美國對華政策的看法,間接影響香港,值得港人關注。


印太沙皇大打開口牌,直指大家誤解拜登老爺的苦心

「印太沙皇」坎貝爾率先在會上直言,拜登老爺有別於歷任總統,他的對華策略以接觸(engagement)為主,透過「四方會談」(QUAD)和「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等,形成聯盟結構(latticework)去應付中國。「歷史上,美國遵循樞紐模式,先與夥伴結盟,然後盟友再表態,作法依賴華盛頓做主動並且不易擴展。現在的印太『接觸政策』與多個國家建立協定,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結構,制定半導體、國防合作以及海域權利等議程。這使美國能夠更快採取行動,降低地區成員國利用一票否決權之風險,並讓盟友與美國分擔責任。」杜如松亦認為大家都誤解了拜登老爺 —— 他的對華政策是為了提升美國競爭力,而不是解決問題。[2] 杜如松說的縱橫交錯架構,就是以前特朗普的矩陣戰術!

 圖二:筆者相信「印太沙皇」坎貝爾是得到華府首肯,所以才會把拜登老爺的大計和盤托出,但對象不是我們,而是太平洋彼岸的習主席。(圖片來源:外交關係協會)


新舊官員雲集,大談美國對華政策

博明在會上則直言美國應該直接追求勝利,而非糾結是否視中國為競爭對手。「贏得大國之爭並不意味著戰或降,而是介乎兩者之間,主要是為了確保北京相信不能對我們或盟友發動熱戰,也不能贏得已對我們和盟友開展的冷戰。」曾是特朗普幕僚的他,坦言這一取態近似前總統列根的對華政策。

曾與博明共事的柯伯吉則不認同,又指列根與戈爾巴喬夫的友誼雖然促使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但卻埋下普京崛起的伏筆,令俄羅斯變得更獨裁。他說中共的本質是意識形態為表,實用主義為實,故此華府對中國的態度亦應從「現實政治」層面出發;台海問題方面,由於不能完全排除北京不會在二〇二七年之前犯台,美國不能單靠經濟制裁阻嚇中國,應在適當時間展示軍事實力。「我們必須緊急關注台海局勢。現在北京可能隨時侵台 —— 不是說明天就發生,但我認為可能在十年內。」中共也可以用民用部隊封鎖海岸(blockage)的方式來圍困台灣,令美國較難有藉口出手援助。


 中美關係已經定調,總統換屆後不會改變

這場研討會的內容可說是機密級別,尤其是坎貝爾,他是現任白宮官員身居要職,卻把拜登老爺的大計直白地和盤托出 —— 筆者相信他是得到華府首肯,所以才會這樣說,但對象不是我們,而是太平洋彼岸的習主席。今次會議旨在召告天下,今日美國不會想中共滅國,但不保證將來。

現在距離美國總統大選不到半年,很多人都說一旦特朗普回朝,美國對華政策就會有重大轉向,不再跟隨拜登老爺那一套了。但筆者認為,其實由二〇一六年特朗普第一次當總統,之後二〇二〇年拜登在爭議聲中勝出選舉,來到今日中美關係已經定調,今年十一月無論拜登老爺還是特朗普勝選,對華政策大方向是不會改變的,只是由於特朗普和拜登行事方式不同,令人誤以為他們對中國的態度有分別罷了。

筆者始終喜歡特朗普執政的,一來是他帶來和平,令受到戰爭牽連的百姓可以休養生息,二來是他帶來娛樂。第三呢,他總會帶來意外。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mei-guo-liang-bu-10716476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