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6, 2024

二〇一五年崩潰論,中港同年發出。怪!怪!怪!

 

圖、中國崩潰論。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華爾街日報》披露,一家顧問公司在今年年初為習近平主席撰寫報告,認為如果不堅持採取提振經濟的措施,中國可能會陷入螺旋式通貨緊縮。但習近平對此不為所動,還問:「通縮有甚麽不好?大家難道不喜歡物價更便宜嗎?」。其無知和輕視態度令中國決策圈再不敢觸及「通縮話題」。習主席此言一出,令頗多要進言的經濟學家噤聲:主席太高明了。

通縮確實令物價便宜,但也是消費減少收入減少投資減少,對有錢人來說,當然東西是便宜的,但窮人賺錢不多,東西便宜也沒錢買,所謂「賤物鬥窮人」也

中共的崩潰論,已在市面流傳頗久。最先的是二〇〇一年美籍華人作家章家敦的《中國即將崩潰》(英語: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根據的都是中共的經濟模式的不可持續性,即是無以為繼。我之前在本欄已經寫過,中共的經濟模式是外資的資金和技術投入,生產方面的工業集結式生產、民工奴隸化、水土資源賤用,金融操縱方面是銀行濫借、國家濫補貼及截留外匯,致命傷是貪污!就是說,辛辛苦苦賺取的利潤是幹部借國企、假扮私企的名義將利潤外流到私人在外國的口袋而不是再投資到中國。這種經濟模式是注定崩潰的,問題是何時?需要找到時間的一個點。現在的轉折點來到了!因為習主席遇到覃總統,兩者都是時代的加速器。(覃:粵音尋,姓氏,與Trump合音。台灣譯Trump為川普,川是上古偏僻的姓。中港翻譯為特朗普,特是春秋時期的姓。網友提出過比較優雅而符合南北發音的譯名是杜林甫,可惜英治政府不再,無法採用。)


我在二〇一五年預告了中共的經濟崩潰,並說香港要及早準備。見如下帖文

陳雲:中國崩潰,有備無患。中國崩潰論在2001年以章家敦的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中國行將崩潰》) 之後流行,此書以借貸鏈、生產力、人口老化、水土敗壞、資金逃逸等基本元素論斷中國必會崩潰,然而由於共黨採取種種方法舒緩和延後,大家轉而問的問題是幾時(but when?)。香港人呢,有兩種反應:

一、有錢、有辦法的香港人,心知肚明,知道中國時日無多,他們加快盤剝中國,撤退資金,並且依附共產黨以取得中國和香港的最後一塊肉。香港的有錢人,是冷酷而膽小的投機主義者。他們冷酷不是問題,膽小才是問題。膽小的人無承擔,他們是離地資產階級,無X用的一群壞蛋。

二、無錢、無辦法的香港人,自我欺騙,冷嘲熱諷,認為中國不會崩潰,但眼見香港的剝削方式已經接近末日搶奪,港共政權離心渙散,倒行逆施,高官變成喜劇演員,小市民自己只是無奈等死。香港的窮人,是認命失敗者。

三、無錢、有辦法的香港人,這群是心地樂觀、懷抱大志氣的香港人,一心要建立香港國,復興華夏,雄視東亞。

前面兩種人合起來,就形成香港的敗局,中美境外政權可以在香港予取予攜的敗局。第三種人的數量很少,甚至很年輕,十幾二十歲都有,但他們是香港的中流砥柱。2002年,我入了政府總部,思考的就是如何應付中國崩潰。八年之後,2010年,寫了《香港城邦論》,以若即若離,可黏可解的方式來維繫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城邦論的核心戰略就是俾斯麥(Otto Bismarck)的締約政治(contractual politics),和平時候與中國締約結成邦聯戰亂時候與中共殘部和美國締約,維護香港的穩定,之後就是商議取得中國的領土成為香港的腹地和前線,將中國給予香港的問題(工業掏空、農業摧毀、人口侵略)退回在中國境內解決。戰亂時期將軍事協防區和難民安置區推前到廣東境內。

《香港城邦論》是唯一由香港人自己提出的香港戰略藍圖和應急方案,也在民間廣泛辯論,故此中美雙方都會參考裡面的做法,維持香港穩定和推進局面。(今年推出的《城邦主權論》正式提出香港主權,是應急獨立方案!)

中國崩潰,香港人毋須過分擔心,美國不會容許香港混亂,中國的臨時政府也要將金融動員力寄託在香港,香港會由軍事託管地勢力成立臨時政府,以城邦論的部署,修訂《基本法》而暫時自治,之後等待中國結成邦聯。香港平定局面之後,此地將有大變:香港將返回七十年代。香港由自己的國籍和護照,人口北上新區之後,減少到三、四百萬,生活質素改善,重新成為華夏文化中心及中國現代化典範,樓市從此消失,人人務實工作。至於紐倫堡大審判,如果臨時總統是陳雲,賣港賊不必擔心會罰得太重,我一向有幽默感,萬一北韓也被美軍解放,民主化了,那裡山明水秀,食物有機,是一個很好的流放區。


然而,我近日才知道,原來同年大陸也有學者王尚一提出中共崩潰論。他的文章冗長而誇張,基本的推論如下:

//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香港旅遊商業急劇蕭條→商舖舖租急降→商舖嚴重過剩→商舖失去投資價值→中國金融危機爆發→實體經濟加速末日→引發港股暴跌和世界金融市場大動盪→香港寫字樓和豪宅開始降溫→中國外儲清空→兌付外資違約→中國經濟破產與外企大潰敗→香港金融業全面破產→貿易和技術服務業嚴重萎縮→大量相關服務業人員失業→寫字樓和豪宅空置率急升與嚴重過剩→寫字樓與豪宅失去投資價值→從屬服務業急劇萎縮→大多數香港居民失業→ 香港居民在香港銀行業的存款大部分變成壞賬、香港股市大部分股票清零、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虧損、港府自身難保→大多數港人陷入生存危機→無力支付按揭貸款→小戶型住宅空置率急升→小戶型失去投資價值。在2015初,我對香港進行過簡要綜述,大致總結香港未來危機中面臨的關鍵問題,並且預測香港樓價將下跌95%以上(按照美元計價)。而實際上,未來香港樓價可以輕易下跌99%以上,回到幾十年前。//

說香港樓價跌到99%以上是誇張的修辭,跌八成是合理的推斷。要跌到99%或以上,只有一個可能,除了地震海嘯陸沉之類的天災,就是憲政民主中國來臨,而且上海聰明地轉為採用普通法的城邦,納入香港人才和機構,上海完全取代香港。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er-0yi-wu-nian-118712635

Wednesday, December 25, 2024

自由世界已放棄香港!《中英聯合聲明》四十週年無聲無息

 

圖一:今年是《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四十週年,不少外媒都有報道或發表評論文章,惟大部分都是評價負面。(圖片來源:光傳媒)

中共初年比起清朝和中華民國的北洋政府,是較為遵守國際條約的,這也令中共逐步取代民國而成為華夏政權的國際確認代表。然而,到了胡錦濤後期和習近平時期,中共不再遵守國際條約,在南海主權紛爭和中英聯合聲明都採取強橫的手法,這令國際社會警惕起來,知道養虎為患,從特朗普開始就要打虎了!

本來呢,如果是我主政華夏,必會重視英國的監督,因為英國國力下降,只有制度和禮節的力量,但國力衰弱,令英國不能強橫,只能溫婉說理,故此與英國在香港事務乃至國際事務上,中國可以在英國手上學到懷柔的本領。這是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宰相管仲「以權換禮」的做法(治國大權在管仲,禮歸於桓公。虛君制之開始。),過了英國這一關,中國要稱王稱霸自是容易。好可惜,華人沒有這個福分,我也省得這份操勞!


今年十二月十九日是《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四十週年,英國素來與美國在外交上同一陣線,雖然經濟利益有中共的一大份,但政治上當然贊同美國。中英雙方簽署的聯合聲明到了四十週年,英國大做文章,可惜在華人輿論已經鴉雀無聲了。台灣不關心,香港噤若寒蟬。

年初,時任英國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港府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其後英國工黨上台,新任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在最新的《香港半年報告》(Six-monthly report on Hong Kong)直指《中英聯合聲明》裏的承諾「繼續漸行漸遠」(continued drift away),港府持續專注國安並試圖在海外實施香港法律,將損害國際聲譽。


外媒比港媒更關心中英聯合聲明,惟大部分評價負面

有網媒發現,比起香港傳媒,外媒更關注《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四十週年,惟大部分都是評價負面。日經亞洲引述專家分析,文件承諾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獨立司法制度等權利,但現實卻是大相逕庭;尤其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自由與法治空間收窄,與當初承諾「五十年不變」漸行漸遠。

前港督彭定康亦在《每日電訊報》(Telegraph)發文批評中共違背《中英聯合聲明》內的承諾,又將之貶低為歷史文件,並與滿清時期簽署的不平等條約相提並論。他強調它是一份經聯合國批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中共現在違反國際協議,必須被制裁。彭定康又質疑,今日英方官員堅持接觸(engagement)中共,意義何在。

英媒《旁觀者》(Spectator)則刊出《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的文章,形容中共已將文件撕爛並踐踏(ripped it up and trampled on it),幾乎摧毀香港所有的自由,只在名義上保持自治。他又直指中國在說謊(they lie),相信中國是個可靠的貿易夥伴,是天真的想法。

為甚麼英國忽然那麼關心香港?當然是因為特朗普即將上台啦。正如美國國會轄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發表年度報告,形容香港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會加劇寒蟬效應,建議美國國會指示財政部,報告金融機構限制港人存取資產,並制裁聽從港府命令的金融機構[8],都是做好準備,待大統領一月二十日回朝之後,隨時都有彈藥來對付中共。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zi-you-shi-jie-118657442

Sunday, December 15, 2024

特朗普的首個「自由市」,馬斯克在德州建設

 

圖、2024年3月12日,德克薩斯州布朗斯維爾(Brownsville)博卡奇卡海灘附近的星際基地(Starbase)設施。SpaceX重型火箭星艦第三次試飛(Starship Flight 3)計劃於次日發射。(Brandon Bell/Getty Images)

我在上月底於本欄寫過,特朗普的二十條政綱之一,是倡議在美國建立十個自由市Freedom Cities),低稅、高科技、高效率、廉價房屋、鼓勵生育等等,這是《香港城邦論》裏面寫的「海外城邦」的美國版。特朗普未上任,他的富豪支持者馬斯克就部署實踐第一個自由市,在德國南部卡梅倫縣的Boca Chica Beach,成立一個新的註冊城市,裏面有民選市長自訂稅收及開支,並且可以自行立法。英文報導是incorporated city,中文可以翻譯為法人城市法團城市,即是該城市在法律上是一個獨立負責的單位。美國德州的法律網站,法人城市要從國家取得特許令(A town or city that is incorporated has received a charter from the state.)那麼,美國的法人城市就類似《香港城邦論》說的特許市了。

特朗普自由市的概念,是借助工業叢集(industrial cluster)和革新城市行政的方法,拔高美國的創意生產力,使到美國在經濟轉型和科技革新方面,拋離中共。

當然,這些計劃,不是屬於香港人的。大部分香港人放棄了城邦自治運動,甚至公然抬摃和破壞,港共也將《香港城邦論》及陳雲書籍從公共圖書館下架,製造實然的禁書效應,城邦論傳到美國去了。


新聞詳情:

全球首富、美國企業家馬斯克 (Elon Musk) 美東時間13 日在社群媒體 X 平台上宣布,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 SpaceX 總部將正式遷至德州,成立星際基地(Starbase,又稱「星港」)。公司還表示,將Starbase作爲城市納入將簡化建設必要設施的流程,以使該地區成爲一個「世界級的居住地」,既適合已有居民,也適合公司的未來員工。

全球首富、美國企業家馬斯克 (Elon Musk) 美東時間13 日在社群媒體 X 平台上宣布,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 SpaceX 總部將正式遷至德州,並打造新的「星際基地城」(Starbase)。

 SpaceX 表示,成立新城市將有助於其未來星際運輸計畫的發展,尤其是重返月球和殖民火星的關鍵任務,「星際基地城」可以幫助簡化建設必要設施所需的流程,並成爲世界級的居住地。分析家認為「星際基地城」將成為 SpaceX 星艦計畫的核心。

 與此同時,通過簡化城市化流程,SpaceX公司能夠加速建設高質量的公共設施,如道路、醫療、教育和住房,讓星艦基地成爲適合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吸引全球優秀的工程師、科學家和技術人才。

根據 SpaceX 的計畫,星際基地城位於德州南部卡梅倫縣,將轉變為一個新的註冊城市,以促進星際飛船的快速開發和製造。星際基地的總經理 Kathryn Lueders 表示,發展為社區有助於吸引所需的勞動力。SpaceX 已向當地官員提交請願書,要求進行民選,以正式將星際基地轉變為城市。

SpaceX近期與投資人達成協議,以每股 185 美元的價格購買最多 12.5 億美元的內部股份,估值因此躍升至 3500 億美元,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私人新創公司。馬斯克的財富也隨之增加,他的淨資產已達 4470 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富。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te-lang-pu-de-ge-118003579

Wednesday, December 11, 2024

蓋茨建議政府為兒童斷網保平安

 

圖一: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發文推介好書,其中本就是分析智能電話與網絡如何重塑人們童年和青春期的《焦慮世代》。(圖片來源:比爾蓋茨的個人網頁)

當Bill Gates叫人戒手機毒、戒上網毒的時候,就是潮流要改變的時候,範式轉移的時候。

三年假疫情期間,各國政府以防止群體感染為由封城封關,人人在家工作,以電子貨幣取代現金,返學改成網上授課,其後多個研究發現網課影響學童身心健康;事實上,數碼化與網絡對下一代的禍害,陳雲早就告訴過你。現在居然連深層政府大推手之一,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也提出政府管制社交平台、讓兒童斷網,轉死性乎?

每年蓋茨都會定時在個人網頁發文推介好書,他剛在十二月初發文,推介由紐約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海特(Jonathan Haidt)所撰,分析智能電話與網絡如何重塑人們童年和青春期的《焦慮世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又慨嘆若非兒時熱愛閱讀和思考,很可能無法有今日的成就

《焦慮世代》一書的核心論點,是二〇一〇年代起,智能手機與社交媒體大規模重塑(great rewiring)整整一代人的大腦運作模式,嚴重影響兒童社交能力與心智發展。海特在書中引述研究顯示,持續使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對年輕人的記憶力、專注力和注意力有負面影響。他認為我們正面對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危機,一是育兒數碼化(即是「電子奶咀」),二是對孩童過度保護,結果令年輕人每日疲於應對日常挑戰和挫折,同時網絡成癮,造成雙倍痛苦。

蓋茨透露自己早在一九九〇年代,每年都會獨自一人帶着書本與文件,跑到偏遠地區的房子,專心閱讀以及思考和撰寫未來藍圖,唯一接觸的是負責定時送飯的人。當時蓋茨是微軟的CEO了,真正秒秒鐘幾百萬上落,但每年總花約七天進行與世隔絕的「思考週」(Think Week),有點像古代修士的退修營。蓋茨認為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視乎他的閱讀習慣和自我隔離能力,而兩者都與注意力有關。注意力與肌肉一樣要鍛鍊,但社交媒體不斷干擾加上容易成癮,令年輕人難以培養這種能力,又強調所有關注青少年發展的人都應該關注。「如果缺乏深度專注與深度思考的能力,世界或會錯失許多突破創新。」

蓋茲認為現代父母在現實世界中過度保護孩子,卻放任他們在數碼世界馳騁,由得科技剝削下一代鍛練深度專注和思考的機會,故此他非常認同海特在書中提出,社交平台要設年齡限制、學校建立無電話區,社會建造遊樂場以鼓勵合理的冒險,幫助年輕人重新發掘面對面相處的樂趣;並推遲孩子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直到他們長大。他認為只有個別家庭這樣做是不足夠的,必需由家長、學校、科技公司和政府協調,進行更多研究並從政治範疇着手。


說到底都是政治。蓋茲當年創立微軟取得空前成功,影響了很多代人;不過多年之後,現在他開始反對自己的產品了。看來深層政府將在電腦、網絡與社交平台將有一番整頓和改革,也間接預告了人工智能必須受到嚴格規管。科技從來都是兩刄劍,可以預期,今日中共熱衷發展的生成式AI、電動車、人面辦識科技等,在新冷戰下將被西方陣營妖魔化。

毒販叫你戒毒,煙商叫你戒煙,有無可能呢?答案是有的,毒販的我不知道,但煙商呢,很多叫人戒煙的NGO是煙商贊助的,目的不是戒煙,而是自己把握食煙與戒煙的整個遊戲!蓋茨主動提出要兒童不上網,是看到政府遲早會做這一步,於是自己做先。這是最起碼的分析,但最終,我是覺得蓋茨覺得網絡的利潤已經飽和,他準備玩另一套!做貼地的電動車的馬斯克,都玩火星殖民了。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gai-ci-jian-yi-117766523

Thursday, December 05, 2024

Each place gives a different value to the same product


A bottle of water at Costco is $0.25. 

The same bottle in the supermarket is worth about $0.50. 

The same bottle in a bar costs $2. 

In a good restaurant or hotel it can be worth up to $3. 

At an airport or on the plane, you may be charged $5. 

The bottle and the brand is the same, the only thing that changes is the place. Each place gives a different value to the same product. 

When you feel like you are worth nothing and everyone around you belittles you, change places, do not stay there. 

Have the courage to change places and go to a place where you are given the value you deserve. Surround yourself with people who really appreciate your worth. 

Don't settle for less.💕

Source: Imasha Ekanayak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hiswilldriveyouinsane/posts/1155447755925228/

Monday, December 02, 2024

香港樓市終極崩潰:《經濟學人》推論地產呈現結構性危機,數據證中國經濟拖累富豪人數大減

 

圖一、《經濟學人》報導截圖

我一早斷定香港樓市從此收檔,進入反覆波動但總體向下的大結局,現在得到《經濟學人》推斷。

我很早和讀者講清楚,分析香港樓市,有兩大要素投資價值使用價值。投資價值是財富增值能力,這需要穩定的法治、良好的地緣政治和需求持續增長。使用價值是最終支撐投資價值的,因為樓房地產炒到多貴也好,最終要需求來埋單招數,或分期付款埋單找數。持續需求樓房地產,必須工商繁榮和人口增長(包括會買樓的外來移民增長)。這兩個要素,都已經走到盡頭,而且下跌無下限!


祖國經濟禍不單行,難以分心來照顧香港。十一月廿九日,超過八十間企業與港府簽定「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但當中不足一半承諾實質投資,總數約港幣一千億。同日,港府公布截至十月底財政儲備跌至五千七百億左右,再創新低。

十一月底《經濟學人》發文分析,香港樓市自從二〇二一年以來,樓價下跌了四分之一,寫字樓租金跌了四成,滯銷的單位是二十五年來新高。防疫三年,在家工作成為潮流,加上樓宇貸款高息,寫字樓需求下跌,這是全球趨勢。香港的特殊環境,是港幣與美元掛鉤,大陸買家覺得貴,此外是地緣政治緊張,很少CEO會在香港山頂買樓。樓宇撤辣之後交投上升,樓價也回穩,但這不是長期趨勢。香港嚴酷的國安法嚇走投資者加上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失去經濟自主性,均損害香港形象,香港的前景模糊黯淡。香港的支柱產業搖搖欲墜,今年九個月以來的市場集資只是二〇一八年的三成而已。勞動力近年減少了二十萬人,香港的生育率幾乎是全球最低,到二〇四〇年,香港將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六十五歲以上。結論是香港樓市目前面對的是結構性困境,而不是週期性升跌那麼簡單。

港府推出簽證計劃吸引內地人移民香港,期望他們會購買豪宅,又是否可行?數據公司Altrata的《二〇二四年億萬富豪人口普查》(2024 Billionaire Census)指出,香港僅次於紐約,億萬富豪人數全球排名第二,共有一百零七人的身家達十億美元,按年減少五人。不過,報告亦提到,中國經濟疲弱、內房低迷、地方債務危機以及資本市場表現欠佳,拖累亞洲億萬富豪數目和總資產下跌;中國億萬富豪人數更暴減14.8%至三百零四人,連續兩年錄得最大跌幅。

 一年將盡,貧道在今年運程書分析過春牛圖詩句「和風露雨及時行」,呼籲大家不要蹉跎光陰,有錢盡快搵;事實證明,愈接近年底,無論國際大氣候還是區域小氣候,包括樓市、股市都充滿變數;中共九月起連番出招救市,效果有目共睹:泥牛入海,消失無踪。再次證實,香港的命格由於火旺而忌火,二〇二四年起進入二十年九紫離火運,不單沒有沾到好處,還要蝕老本。未來大勢與個人部署分析,敬請留意《二〇二五乙巳蛇年開運》。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xiang-gang-lou-117127378

Sunday, December 01, 2024

特朗普揚言對付金磚國家用人民幣支付,香港金融業務首當其衝

 

圖、特朗普面書截圖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今日(美國時間十一月三十日)在他的「真實社交」網站揚言,如果金磚國家削弱美元,他將對金磚國家徵收100%的關稅。特朗普執政的二十條承諾的第十三條,是維持美元在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近三十年來,很多國家的央行儲備貨幣80%至85%是美元,其餘是歐羅、日元等,目前已經減少了三成的美元儲備,只有50%至60%是美元。金磚國家目前在構思一個互相以本國貨幣支付的系統,甚至創制一個區域的新貨幣。俄烏戰爭中,美國用凍結的方法,變相充公了俄國在美元系統的美元,這令很多獨裁國家的富豪感到懼怕,不能將資產放在美元或美國。

由於香港和杜拜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橋頭堡,故此一旦中共籌劃用數字化人民幣來做金磚國家的貿易支付,美國必會出動手法局部制裁香港金融業。

我覺得特朗普始終比拜登來得有君子作風不容挑戰的事情會先此警告,先禮後兵,不像拜登,拜登是任由敵對國家泥足深陷之後才出手制裁的,例如拜登任由中共到越南、墨西哥和歐盟設廠,洗產地,之後規避美國關稅,到了中共花費重金在外投資設廠的時候,拜登才宣布一旦產品追溯到中國的終端企業主,也要徵收中國關稅,務求令中國廠商血本無歸

二戰後美國的強大是由於製造業繁盛戰勝國可以制定國際貿易規矩,包括以美元支付,美國在六十年代的越戰之後,財政陷入赤字,法國帶頭要求美元兌換黃金,基辛格出任國務卿之際,毅然將美元在一九七一年脫離金本位美國靠不斷發美元及美債,令自己可以免費購買物品,但代價是必須維持美國主導的世界和平和公平交易,於是美國要成為世界警察及介入國際糾紛,特別是派兵和賣武器保護以沙地阿拉伯為首的石油出產國(OPEC)。一旦挑戰了美元的主要支付貨幣地位,美國的國力就要崩潰。美國當然也任由自由民主國家推出區域性質的支付貨幣,例如歐盟推出歐羅,但歐盟也被二〇〇八年的雷曼債券及二〇二二年的俄烏戰爭來遏制歐盟。然而,由於中共並非憲政民主國家,它的制度沒有自足的合法性,一旦中共用人民幣及數字化支付的方式在金磚國家挑戰美元,美國就必會還擊,將中共遏制下來。

可幸的是,或可悲的是,特朗普及早干擾了中共這個計劃,令它可以多活一陣子,不能早死早超生。


新聞詳情: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金磚國家試圖擺脫美元,而我們只能袖手旁觀,這種想法已經結束了。我們需要這些國家的承諾,他們既不會創造新的金磚國家貨幣,也不會支持任何其他貨幣來取代強大的美元,否則他們將面臨100%的關稅,並且應該準備好告別進入美國這個偉大經濟體的機會。」

此前,金磚國家領導人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羅斯喀山舉行峰會,各國討論了促進「非美元交易」和「加強本幣」等問題。會後發布的「喀山宣言」指出,要加強金融合作,包含促進本幣交易結算,以及研究本幣支付工具與平台,建立「跨境支付系統」與「金磚國家證券存託結算基礎設施」等。會議期間,金磚國家領導人還聽取了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NDB)行長羅塞芙等金磚機制負責人工作報告。

陸媒「觀察者網」指出,在今年金磚峰會召開前不久,路透曾報導指出,「俄羅斯將在金磚峰會上推動終結美元主導地位」。俄羅斯總統普亭10月18日曾表示,有關建立金磚國家「共同貨幣」的討論進行了一段時間,但「時機還不成熟」。他說,鑑於各國在經濟結構和效率方面仍有較大差異,需仔細討論並逐步採取行動。

巴西智庫「觀中國」學者莫雷諾表示,即使金磚國家未能成功將美元拉下神壇,他們也完全有可能透過支持以本幣結算的交易支付系統來繞過美元。他認為,由大陸央行發起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正是促使川普作出這種反應的原因所在。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te-lang-pu-yang-11707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