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5, 2024

自由世界已放棄香港!《中英聯合聲明》四十週年無聲無息

 

圖一:今年是《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四十週年,不少外媒都有報道或發表評論文章,惟大部分都是評價負面。(圖片來源:光傳媒)

中共初年比起清朝和中華民國的北洋政府,是較為遵守國際條約的,這也令中共逐步取代民國而成為華夏政權的國際確認代表。然而,到了胡錦濤後期和習近平時期,中共不再遵守國際條約,在南海主權紛爭和中英聯合聲明都採取強橫的手法,這令國際社會警惕起來,知道養虎為患,從特朗普開始就要打虎了!

本來呢,如果是我主政華夏,必會重視英國的監督,因為英國國力下降,只有制度和禮節的力量,但國力衰弱,令英國不能強橫,只能溫婉說理,故此與英國在香港事務乃至國際事務上,中國可以在英國手上學到懷柔的本領。這是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宰相管仲「以權換禮」的做法(治國大權在管仲,禮歸於桓公。虛君制之開始。),過了英國這一關,中國要稱王稱霸自是容易。好可惜,華人沒有這個福分,我也省得這份操勞!


今年十二月十九日是《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四十週年,英國素來與美國在外交上同一陣線,雖然經濟利益有中共的一大份,但政治上當然贊同美國。中英雙方簽署的聯合聲明到了四十週年,英國大做文章,可惜在華人輿論已經鴉雀無聲了。台灣不關心,香港噤若寒蟬。

年初,時任英國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港府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其後英國工黨上台,新任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在最新的《香港半年報告》(Six-monthly report on Hong Kong)直指《中英聯合聲明》裏的承諾「繼續漸行漸遠」(continued drift away),港府持續專注國安並試圖在海外實施香港法律,將損害國際聲譽。


外媒比港媒更關心中英聯合聲明,惟大部分評價負面

有網媒發現,比起香港傳媒,外媒更關注《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四十週年,惟大部分都是評價負面。日經亞洲引述專家分析,文件承諾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獨立司法制度等權利,但現實卻是大相逕庭;尤其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自由與法治空間收窄,與當初承諾「五十年不變」漸行漸遠。

前港督彭定康亦在《每日電訊報》(Telegraph)發文批評中共違背《中英聯合聲明》內的承諾,又將之貶低為歷史文件,並與滿清時期簽署的不平等條約相提並論。他強調它是一份經聯合國批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中共現在違反國際協議,必須被制裁。彭定康又質疑,今日英方官員堅持接觸(engagement)中共,意義何在。

英媒《旁觀者》(Spectator)則刊出《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的文章,形容中共已將文件撕爛並踐踏(ripped it up and trampled on it),幾乎摧毀香港所有的自由,只在名義上保持自治。他又直指中國在說謊(they lie),相信中國是個可靠的貿易夥伴,是天真的想法。

為甚麼英國忽然那麼關心香港?當然是因為特朗普即將上台啦。正如美國國會轄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發表年度報告,形容香港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會加劇寒蟬效應,建議美國國會指示財政部,報告金融機構限制港人存取資產,並制裁聽從港府命令的金融機構[8],都是做好準備,待大統領一月二十日回朝之後,隨時都有彈藥來對付中共。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zi-you-shi-jie-11865744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