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一: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發文推介好書,其中本就是分析智能電話與網絡如何重塑人們童年和青春期的《焦慮世代》。(圖片來源:比爾蓋茨的個人網頁) |
當Bill Gates叫人戒手機毒、戒上網毒的時候,就是潮流要改變的時候,範式轉移的時候。
三年假疫情期間,各國政府以防止群體感染為由封城封關,人人在家工作,以電子貨幣取代現金,返學改成網上授課,其後多個研究發現網課影響學童身心健康;事實上,數碼化與網絡對下一代的禍害,陳雲早就告訴過你。現在居然連深層政府大推手之一,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也提出政府管制社交平台、讓兒童斷網,轉死性乎?
每年蓋茨都會定時在個人網頁發文推介好書,他剛在十二月初發文,推介由紐約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海特(Jonathan Haidt)所撰,分析智能電話與網絡如何重塑人們童年和青春期的《焦慮世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又慨嘆若非兒時熱愛閱讀和思考,很可能無法有今日的成就。
《焦慮世代》一書的核心論點,是二〇一〇年代起,智能手機與社交媒體大規模重塑(great rewiring)整整一代人的大腦運作模式,嚴重影響兒童社交能力與心智發展。海特在書中引述研究顯示,持續使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對年輕人的記憶力、專注力和注意力有負面影響。他認為我們正面對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危機,一是育兒數碼化(即是「電子奶咀」),二是對孩童過度保護,結果令年輕人每日疲於應對日常挑戰和挫折,同時網絡成癮,造成雙倍痛苦。
蓋茨透露自己早在一九九〇年代,每年都會獨自一人帶着書本與文件,跑到偏遠地區的房子,專心閱讀以及思考和撰寫未來藍圖,唯一接觸的是負責定時送飯的人。當時蓋茨是微軟的CEO了,真正秒秒鐘幾百萬上落,但每年總花約七天進行與世隔絕的「思考週」(Think Week),有點像古代修士的退修營。蓋茨認為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視乎他的閱讀習慣和自我隔離能力,而兩者都與注意力有關。注意力與肌肉一樣要鍛鍊,但社交媒體不斷干擾加上容易成癮,令年輕人難以培養這種能力,又強調所有關注青少年發展的人都應該關注。「如果缺乏深度專注與深度思考的能力,世界或會錯失許多突破創新。」
蓋茲認為現代父母在現實世界中過度保護孩子,卻放任他們在數碼世界馳騁,由得科技剝削下一代鍛練深度專注和思考的機會,故此他非常認同海特在書中提出,社交平台要設年齡限制、學校建立無電話區,社會建造遊樂場以鼓勵合理的冒險,幫助年輕人重新發掘面對面相處的樂趣;並推遲孩子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直到他們長大。他認為只有個別家庭這樣做是不足夠的,必需由家長、學校、科技公司和政府協調,進行更多研究並從政治範疇着手。
說到底都是政治。蓋茲當年創立微軟取得空前成功,影響了很多代人;不過多年之後,現在他開始反對自己的產品了。看來深層政府將在電腦、網絡與社交平台將有一番整頓和改革,也間接預告了人工智能必須受到嚴格規管。科技從來都是兩刄劍,可以預期,今日中共熱衷發展的生成式AI、電動車、人面辦識科技等,在新冷戰下將被西方陣營妖魔化。
毒販叫你戒毒,煙商叫你戒煙,有無可能呢?答案是有的,毒販的我不知道,但煙商呢,很多叫人戒煙的NGO是煙商贊助的,目的不是戒煙,而是自己把握食煙與戒煙的整個遊戲!蓋茨主動提出要兒童不上網,是看到政府遲早會做這一步,於是自己做先。這是最起碼的分析,但最終,我是覺得蓋茨覺得網絡的利潤已經飽和,他準備玩另一套!做貼地的電動車的馬斯克,都玩火星殖民了。
Source: 陳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