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02, 2024

香港樓市終極崩潰:《經濟學人》推論地產呈現結構性危機,數據證中國經濟拖累富豪人數大減

 

圖一、《經濟學人》報導截圖

我一早斷定香港樓市從此收檔,進入反覆波動但總體向下的大結局,現在得到《經濟學人》推斷。

我很早和讀者講清楚,分析香港樓市,有兩大要素投資價值使用價值。投資價值是財富增值能力,這需要穩定的法治、良好的地緣政治和需求持續增長。使用價值是最終支撐投資價值的,因為樓房地產炒到多貴也好,最終要需求來埋單招數,或分期付款埋單找數。持續需求樓房地產,必須工商繁榮和人口增長(包括會買樓的外來移民增長)。這兩個要素,都已經走到盡頭,而且下跌無下限!


祖國經濟禍不單行,難以分心來照顧香港。十一月廿九日,超過八十間企業與港府簽定「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但當中不足一半承諾實質投資,總數約港幣一千億。同日,港府公布截至十月底財政儲備跌至五千七百億左右,再創新低。

十一月底《經濟學人》發文分析,香港樓市自從二〇二一年以來,樓價下跌了四分之一,寫字樓租金跌了四成,滯銷的單位是二十五年來新高。防疫三年,在家工作成為潮流,加上樓宇貸款高息,寫字樓需求下跌,這是全球趨勢。香港的特殊環境,是港幣與美元掛鉤,大陸買家覺得貴,此外是地緣政治緊張,很少CEO會在香港山頂買樓。樓宇撤辣之後交投上升,樓價也回穩,但這不是長期趨勢。香港嚴酷的國安法嚇走投資者加上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失去經濟自主性,均損害香港形象,香港的前景模糊黯淡。香港的支柱產業搖搖欲墜,今年九個月以來的市場集資只是二〇一八年的三成而已。勞動力近年減少了二十萬人,香港的生育率幾乎是全球最低,到二〇四〇年,香港將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六十五歲以上。結論是香港樓市目前面對的是結構性困境,而不是週期性升跌那麼簡單。

港府推出簽證計劃吸引內地人移民香港,期望他們會購買豪宅,又是否可行?數據公司Altrata的《二〇二四年億萬富豪人口普查》(2024 Billionaire Census)指出,香港僅次於紐約,億萬富豪人數全球排名第二,共有一百零七人的身家達十億美元,按年減少五人。不過,報告亦提到,中國經濟疲弱、內房低迷、地方債務危機以及資本市場表現欠佳,拖累亞洲億萬富豪數目和總資產下跌;中國億萬富豪人數更暴減14.8%至三百零四人,連續兩年錄得最大跌幅。

 一年將盡,貧道在今年運程書分析過春牛圖詩句「和風露雨及時行」,呼籲大家不要蹉跎光陰,有錢盡快搵;事實證明,愈接近年底,無論國際大氣候還是區域小氣候,包括樓市、股市都充滿變數;中共九月起連番出招救市,效果有目共睹:泥牛入海,消失無踪。再次證實,香港的命格由於火旺而忌火,二〇二四年起進入二十年九紫離火運,不單沒有沾到好處,還要蝕老本。未來大勢與個人部署分析,敬請留意《二〇二五乙巳蛇年開運》。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xiang-gang-lou-11712737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