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邨三座大樓累計105宗感染個案,omicron感染呈現幾何式爆發。真正傳播力強(但弱致病率)的Omicron來了,必會衝垮清零政策。清零政策是發現檢測陽性的案例之後,即刻隔離及追踪傳播鏈,給予各種程度的隔離,令傳播鏈鍛煉而疫情平息。這在引起重症而傳播力不強的Covid-19第一代病毒是可以的,例如武漢封城的方艙醫院階段和香港的機場亞洲博覽館的社區醫院和竹篙灣隔離營階段,儘管我認為這只是政府在裝模作樣,但起碼不會出事。
到了傳播力稍強而致病率不高的Delta,已經吃不消,因為無法用隔離案例來停止傳播鏈,只能用提高老弱者的接種疫苗比率而且略為開放社會令人民獲得感染來提高抵抗力,英國就是在Delta發現的時候略為解封的。丹麥在去年年底的典範,更值得香港參考。2020年12月,丹麥疫情大爆發,單日新增多達3,000例確診;疫苗接種後,2021年6月迎來疫情低點。不過2021年7月起,Delta變異株肆虐,佔當地確診近80%;8月,單日更攀升回千例之多。丹麥政府卻宣布邁向「常態化」,解封大部分防疫措施,是因為接種率接近七成,而Delta變種的致病率不高。丹麥政府當時認為,如果所有限制令都解除,那其餘沒打疫苗的人口(包括拒打的成人、未滿12歲沒疫苗能打的孩童),可以在6個月內擁有抗體,足以應付冬天來到的感染高峰期。結果,冬天來的是omicron變種,丹麥人的抗體足以應付有餘,證明當初的解封政策是科學的決策。基於同樣的道理,一向奉行群體免疫政策的瑞典,也在omicron傳播期間,在1月18日毅然宣布取消入境的檢測。
到了Omicron階段來了,任何程度的清零政策已經沒有作用,因為傳播能力高強,甚至在香港地鐵擦身而過的九秒鐘即使戴了口罩也感染了,但致病率甚低。應對的方法是解除防疫,不論有否接種疫苗(多數西方國家包括香港已經過了七成、接近八成接種率),立刻令人民多接觸和感染此弱變種,加強醫院接收重症的能力,而令輕症在家休息。
香港的Operation Capacity根本不夠
在Omicron的極高傳播、極低致病的階段,清零政策毫無意義,在香港也無法執行,因為香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厲行新自由主義的外判管理,政府的救災設備和後備隊伍已經取消,救災廚房、警察廚房都是外判的,九七之後因為一國兩制的嚴厲限制(比英國殖民地時代的限制更大!)更不能隨便動用軍部的廚房和營地來救災。最近政府還在將閒置的社區單位改為臨時公屋,將負責救災的民政事務局拆散為文化體育康樂局和地區政務局,更將削弱香港處理特發災難的容量。
![]() |
(圖:政府晚上為葵涌邨居民派發物資包。(居民葉先生提供)2022-01-22 21:21) |
故此我們今日見到葵涌邨的逸葵樓的2700名居民在圍封五日的第二日晚上,已經無法獲得供應晚餐,只是獲派公仔麵和罐頭,因為外判的飯盒供應商是商業運作的,不能馬上提供這麼多的額外服務。葵涌屋邨的就地圍封隔離和早前將竹篙灣的隔離由21日減少到7日,已經見到政府的運作容量飽和了!由於政府厲行清零政策,將自己的operation standard提得很高,故此應付的capacity相當有限,由於受到一國兩制的限制,政府無法動用軍部的資源,也無法將案例送到深圳隔離。這與武漢封城可以調動軍隊或將居民送到廣場和郊外不同。
故此,基於香港的制度,根本無法維持清零防疫政策。更基本的是香港沒有發鈔權,甚至利息定價權也是被動的。這些我在兩年前疫情開始的時候已經寫了,一清二楚寫了。政府要硬幹下去,今晚說要研究封閉整個葵涌區,這根本是自討苦吃,是在難為政府處理救災的人員的能耐了。
防疫政策必須基於科學驗證
在所有中國和香港的微生物學家之中,只有香港大學的管軼教授提出的抗體檢測才是科學的決策參考,可以用來做解封與否、如何合理調整醫院決策的實證參考(evidence-based decision),而不是好像文革撲殺麻雀那樣瞎搞清零。
如果中國大陸或香港進行這種研究,就可以好似CDC、英國衛生部、丹麥國立血清研究所這些機構一樣,可以為政府提供科學的決策,真正保護到人民生命健康,也平衡到經濟需要,甚至準備戰爭的需要(烏克蘭和南海隨時發生小型衝突)。
我知道清零政策是個中港兩地的政治需要,但也必須同時做好科學管理和準備解封和復甦及備戰的兩手準備。此外,如果政府相信疫苗可以預防重症,全民接種率過了七成之後已經可以大大減輕醫院的負擔,無須再逼員工打針。這個毫無必要,而且傷害公務員和資助機構員工(如教師)對政府的向心力,製造無謂的勞資矛盾,否則一旦世界解封,人會走。
外國在二、三月陸續解封恢復自由和經濟復甦,是香港人移民的黃金機會。不要以為人走了沒事,當年整個蘇聯陣營就是被東德的移民拖垮的。
(後記:假若發現抗體水平不足,即是全民感染covid 19和康復的比率不高,應該勸告老弱者留在家,需要的給予注射比較安全有效的美國傳統型疫苗的機會,青年健康者自由活動,十幾日之後香港就可以解封。筆者不是醫學家,但我絕對是公共行政和決策學的專家。)
昨日我貼文出來之後,香港開始有醫學家提出改變清零政策。希望政府要公務員和教師分別在2月14日和2月24日完成接種第一針的要求取消,無須過於理會學童和青年教師和公務員,全力應付老弱者的病症吧。
Source: 陳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