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1899年3月19日,滿清廣東補用道、大貪官王存善(左二)受兩廣總督譚鍾麟委派到香港,與殖民地總登記官兼撫華道駱克(左三)簽訂《香港英新租界合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在香港藝術發展局任職期間,認識上司林志釗,聽聞他講述的殖民官三箴言,我奉之為為官處事的規條。林的洋名是Albert Lam,粵語諧音,成了他的渾號——牛白腩。他曾是民政署長、市政總署署長及香港駐倫敦辦事處專員,二千年前夕,在取消市政局的時候,他為特區政府撰寫過研究報告,並出席公眾論壇,一度惹來罵名。
他在二〇〇一年出任藝術發展局的行政總裁,是我的上司。不時講述他做官的技巧,例如如何打點末代總督彭定康出巡的街坊關係。他說第一圈的街坊都是民政署篩選過的,不會令總督尷尬。曾任市政總署署長的林志釗、陳達文都是我在藝術發展局的上司,我去了民政局之後,同事謝祥安是民政局長的新聞主任,謝以前也是彭定康總督的新聞主任,可謂經驗老到。
殖民官三箴言。第一,是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Ain’t 是isn’t的俗話。這官箴容易理解,就是運行得好地地的東西,不用修理它,不要沒事找事做。做官是看管事情而不是做事情,是奉旨懶惰,薪水就是買怕了你,請你不要亂說亂動。
不必派兵救援,本官自有分數
第二,是Don’t turn the stones of the garden。不要亂翻花園的石頭,好奇心不是這樣用的。石頭下面有蚯蚓和蟲,翻起了石頭就要處置他們。他們被石頭壓死,不關你的事,你翻起石頭而他們見光而死,就關你的事。實質而言,是指不要干擾低下層的生活,也不要打擾富豪的謀財之道,由得他們,得過且過。
第三條極為深奧,也是保命之用。是殖民官在山番地區有時會遇到叛亂、起義之類,往倫敦發電報或打電話,就要這樣講:The natives are revoting. But things are under control. 土著在叛變,但情勢在控制之中。意思是說,土著叛變常有,不必派員來視察,也不必派救兵來,我自有分數。
派兵鎮壓、派專員視察之後,當然會挑出殖民官的毛病來的,即使不挑出毛病,也是治理失職。故此只需要匯報,不必增援。那麼真的火燒衙門怎辦呢?走人囉。殖民統治是不義的,被土人趕走不是什麼怪異的事情。殖民政府走了還是會回來的,因為土人不知如何治理殖民地的制度。
套在香港的情況,二〇一四年的佔領中環,梁振英是輕描淡寫,自行處理。二〇一九年的泛民叛變,二〇二〇年的假瘟疫,林鄭月娥是大張旗鼓,北上求援。結果兩人都無法連任,但對香港的傷害,後者為大。二十三年之後,香港變成新深圳,由林鄭氏始。
補充︰
箴︰粵語針。箴本義為一種縫衣用的工具,即後世之針。 箴是竹製的針,後來使用金屬製針,故字又作針。箴可以用來刺肌體而達到治病的目的,引申出告誡、規勸義。 又引申為一種內容以規勸、告誡為主的文體。
Source: 陳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