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談宋朝理學,或量子力學。
一件事有幾個看法,有些是互相補充的,有些是衝突的、矛盾的,這叫事實,或事相。
執着一件事的某一現象來談,講出個是非曲直,這叫道理,西洋叫邏輯。
前者為事,後者為理。
比如說,泛民或獨派的集會有送頭和犧牲,也有宣傳和鍛煉,也同時令差役受到挫折,這叫事。
以送頭和犧牲來譴責之,是理。
以宣傳和鍛煉來默認之,以差役受挫折而鼓舞之,也是理。
此是理,彼是理,兩者並行不悖。都是來自同一個事。
執著一個理,來攻擊另一個理,謂之以理殺人,不明事相。
送頭繼續可罵,舉旗、裝修繼續可做,大家都在做事。
這個也弄不清楚,回到唐代吧。宋代的人弄得清楚的。
——陳雲學問傳習錄
#大學問,中國的學問
#這就是大家覺得好枯燥的宋朝理學
----------
宋代與明代之理學。事是事實、是事相,理是解釋、是道理。一事有多理,理有互相補充的,也有互相抵觸的,總是並行不悖,可以執於一理而攻擊另一理,但不可執於一理而抹殺其事,否則就是以理殺人。
比如說,在宋代,婦女喪夫無子而改嫁,於貞潔不合,但於人道、於生計卻合,可以以貞潔抨擊之,但不可阻止其改嫁,否則就是以理殺人,以理害事。宋朝大儒程頤就是這樣私下幫他喪夫的外甥女改嫁,他自己說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是講理,但幫他外甥女改嫁是做事。這是「講一套、做一套」的寫照。這個西洋人就是不懂得。西洋人是講與做都是一致,故此只能貞潔或現實,執於一端,但不能講的貞潔,做的現實。
明白了事與理的分別,就可以明理、做事與做人。做事與明理是同時的,明代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做幾多事,明幾多理,明幾多理,做幾多事。
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
做人呢,就是看到這個過程,自家有個命的開始,自家也有個命的終結,自家也看到人家命的開始,自家也看到人家命的終結。比如我事情做好做完了,人家的未必做好做完,你想等也未必等得到,人家的命就是比你後比你慢。《易經》叫這個做「開物成務」,開通了(connect)萬物的生機之後(開物),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完(成務)。
看到自己,也看到人家,謂之做人。做人要知命才可以。知道自己的命,也知道人家的命。(我在《鼠年開運》的第一章講多了一點點)
明理、做事與做人,就是華夏的學問。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7787872467225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7790593067225
量子力學︰既是粒子,也是波動。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