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對朋友,他們已相戀了五年多,近日因為個人價值觀的問題,初則口角,繼而冷戰,終則分手。價值觀,可謂我們之所以是我們的必要條件之一,沒有了這個,我們便不是我們。例如,如果不凶暴橫蠻,便不是何君堯;如果不卑鄙陰毒,就不是林卓廷;如果不無恥賤格,就不是黃之鋒。每一個人之所以異於他人而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價值觀。因此,為了價值觀而分手,我認為無可厚非,就等於如果我不幸發現原來我的情人竟然是以周庭為奮鬥目標,我也會毫不猶豫地與牠分手一樣。
話又說回來,本來分手就分手了,事情也應該到此告一段落,可是雙方卻又心有不甘,竟然開始在網絡平台上與對方開火,互數不是,這實在太難看,也太幼稚了。這種行為,相信大家亦時有聽聞。可是,沒有最難看,只有更難看,他們在互相開火多日之後,卻突然把所有開火的帖文刪除,並宣佈復合,實在難看得不堪入目。
一直以來,我談論進德修業的問題,均止限於個人,從未曾談及過擇偶這個主題。鑑於他們的事,讓我有所感觸,想來寫一篇有關擇偶的文章,一抒己見。
我認為,儘管每個人對「美」的定義都不同,但愛美似乎是眾人的共通點,故我們擇偶,往往是從外表開始選擇。其實從外表開始選擇,也是無可厚非,因為這除了是由於愛美的天性所驅使外,還是因為受到物理的限制。什麼意思呢?我們剛認識一個人,無由立刻知道他內心的想法是什麼,所以當然是從表皮開始進行篩選。若然連外在那一層都不符合我的口味,還說什麼內在?
這番道理說來很有理,對吧?可是我並不認同。以上所說,只是我長期觀察眾人行為之後所得出的結論而已。剛認識一個人,就立刻從外貌開始進行篩選,這裡面假定了一個前設,就是「我要在所有我剛認識的人之中選擇一個配偶」,而這個前設,就是導致很多戀情或婚姻失敗的原因。多得新世界秩序者的壓逼,現代人太寂寞了,一個一個被孤立起來,子恨其父,母怒其女,兄憎其弟,妹讎其姐,親戚則敬而遠之,朋友則貌合神離,再加上生活也太無聊枯燥了,因為我們的一切行動也被限制,除了像奴隸般工作外,整天就是看影片、打機、食飯、睡覺,過著完全蒼白空洞的生活。在此情況下,加上我們的原始野性驅動,故渴望愛情乃至性愛,滿腦子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人生所有焦點都放在這件事上,故與任何人交往,都難以用正常心態進行,一來就是「我和他有機會發展嗎?」
一旦這種心態與愛美的天性結合,篩選機制便會自動啟動,於是乎你的人生每天都好像是在選妃或挑選白馬王子。但是,看到這裡,我們應該明白,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也讓你反而選不到真正好的和真正適合的對象。為什麼呢?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已不知不覺間犯了一個錯,叫做「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而這個錯,實在足以致命。有多致命呢?
很多年前,我在工作場所上認識一位少女。我不能否認,她的外表很吸引,這「很吸引」三個字除了有我個人的主觀判斷以外,也有旁人對她的態度作為客觀參考標準。職場上,男同事對她都很殷勤,甚至有幾個男同事對她展開過熱烈的追求,我更曾經聽聞,有男同事為她而瘋狂到企圖霸王硬上弓;在路上,男途人大抵都會把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在朋友群中,她亦屬萬綠叢中一點紅的那種。而這位少女,她喜歡上我一位朋友,並對他展開熱烈的追求。到底怎樣熱烈呢?於此不便透露,我只能說,據我朋友所稱,亦據我雙眼所見,其熱烈程度,定必為很多男士所艷羨嫉妒,因為也許一千個男人裡亦未必有一個會遇到這種事。
談到這裡,或許很多人會覺得,我朋友鐵定會跟她在一起了,對吧?錯了,沒有,我朋友由始至終對她都沒有感覺,去到後來更是厭惡。原因是這樣的。話說某次我朋友在午餐時段正一個人於快餐店內用膳,剛巧遇到這位少女(我和我朋友及這位少女是同公司的不同部門,所以會遇到並不出奇),少女馬上就坐到我朋友對面。作為男士,也要有點風度,所以他對於對方在未徵求其同意便逕自坐下的無禮行為雖然深感不滿(據我朋友事後向我說,他不滿意之處,除了因為她沒有禮貌,亦因為她毫不懂人情世故,打擾了他獨享午餐時段的寧靜),但仍然不動聲息,由她坐下,並開始禮節性地與她交談。約一小時的午餐「暢談」,事後我朋友向我總結說,這個小時彷彿過了三天那麼長。他最後補充說,「我曾嘗試稍為提高一下我們談話內容的水平,可是全部都被她的無知直接終結。如此空洞無物的女人,實屬罕見,她整整浪費了我一個小時。你能想像和她在一起的話,人生將會有多悲慘嗎?」
我當然能想像有多悲慘,每日聽著她滿口所說,都是街頭巷尾的是非八卦,三姑六婆的瑣屑碎事,無聊蒼白的飲飲食食,空洞乏味的購物玩樂,毫無意義的情緒發洩;看著她做的,就是自拍、打卡、對著屏幕毫無靈魂地發笑、分享一百毛、讚好立場新聞、發文說「我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留言說「光時五缺」、去煲底人血海鮮火鍋料理食飯、叫人去投票區議會選舉、身體力行參加販民篩選;最慘的是,她會被逼你陪她做這些事,並且要你認同她,否則就會一哭二鬧三上吊四分手五開火。能夠分手,也總算是從鬼門關逃脫出來,最慘的是逃不掉,就這樣,這個悲慘你要永續至入棺材為止。致命吧?
我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對著一個如此空洞的人那可怕之處到底在哪及如何可怕,如果我以上所述你們還未能理解,不要緊,在紅書上有很多這種人,你隨便找一個,試著和他說道理,當你發覺,無論你說什麼,都好像和對方處於平行空間般,你有你說,他有他說,你便會明白我在說什麼。
「愛」到底是什麼,老實說,這是我個人一直以來認為最難解的哲學題目,到現在我都沒有答案,可是,我肯定「你與你的對象在靈魂上有所互動」必定是「愛」其中一個必要不充份條件。所以,如果你的戀情中欠缺了這個,基本上那不能稱之為愛,而只是兩具走肉行屍在交纏而已。可悲的是,現在舉目所見,大部份人的所謂戀情,大抵都是這種。
結論是,一直以來我都強調,我們要活得理性,即使在「愛」之中,仍必須以理性為主,感性為輔,決不可被那無根又毋須負責任的感性反客為主,凌駕在你的理性之上,變成肆情縱慾的走肉行屍。
Source: 南金東箭
https://www.facebook.com/SGEAorg/posts/33612057441461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