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1, 2023

文言教學、華夷之別與經國大業

、民國的廣東革命家。

略講文言教學,示範一下華夷之別,漢唐有異。「何以納文言入當今之教程哉?」「為什麼要將文言納入現在的教課綱領呢?」

這兩句說話,都是中文,但顯出華夷之別,漢唐有異。

第一句話,是意大利人讀拉丁文嗎?是印度人讀梵文嗎?是Veni vidi vici(凱撒大帝的豪言:我來了,我見到,我征服。)嗎?是般若波羅蜜多嗎?不是。你明顯看得懂的。即使沒有標點,你也看到懂,因為那是中文。

前句,叫雅言。後句,叫白話。雅言是周朝諸國用來談論正事、祭祀和外交結盟用的天下通語,雅是正的意思,明清之後叫做文言,因為當時出現白話中文。白話中文是怎樣來的?是混合漢末來華的匈奴語,魏晉來華的鮮卑語、蒙古語等阿爾泰語系的口語和語法,令中文表達更為多姿,在佛教變文、禪宗語錄、程朱語類和小說話本使用,於是我們有為什麼、呢、將...納入等語詞和語法,這些在周朝和漢初是沒有的。

早在唐代的胡漢語言混同時代,韓愈已經主張學文章要以先秦兩漢之文來做模範,所謂「非《六經》不以讀,非先秦兩漢之書不以觀」,要從正源來學中文。

讀古文,你以為只是學文采嗎?之前台灣的胡又天夫子講了一些,我再補充一些。這些論說,也是我做香港本土運動以來的宗旨,為什麼要保存香港較為雅正的文化語言和粵語語音呢?是為了復興華夏啊。不單只是為了香港這彈丸之地,而更是為了華夏的天下啊。

此外,你們該想想,為什麼在唐宋之後科舉要考周朝的《五經》?在統一秦王朝之後還來學不尊周王、諸侯稱霸、公卿專權的《五經》?為什麼要在統一帝國的時候,儒生、士大夫都是讀邦聯時代、周王與國君、公卿與國君互相踐踏競爭的周朝經典?直至清朝,科舉的課程綱要都是五經或四書?沒有漢文唐文宋文的?隋唐以後的皇帝還叫士子讀五經,讀左傳,是天子欠打嗎?鼓勵廢王弒君自立嗎?

你們想到答案沒有呢?

我們在歐洲傳來的專制的民族國家之下(不論中華民國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這種專制壓迫的國家形態),讀周朝的鬆散邦聯時期的古文,又有什麼啟發意義呢?

在蔣介石的民族國家在台灣,不多讀類似民主共主的《左傳》選文,偏要選入鼓吹盲目愚忠的明朝的顧炎武的〈廉恥〉來高考,你看出原因來了沒有?(這篇文章以前也沒納入香港的教程啊!)。為什麼現代的蔣公沒這雅量,而唐朝、清朝皇帝卻有的呢?

清朝皇帝沒叫士子讀那鼓吹愚忠的〈出師表〉來考秀才貢生,民國總統們、香港殖民地總督們卻叫學生讀〈出師表〉來考現代大學,這是什麼道理呢?為什麼愈現代愈專制愚民的呢?你這個民主國民夠膽想一下否?

你們當然想不到,你老爸沒給你這個膽去想啊。好好讀一下毛澤東,有了個漢子膽,才好想這個問題。

最後,我樂見中港台的現代課程綱要刪除古文,最好一篇不留,因為你們這群現代民族國家的國民不配讀!讀一下伏爾泰、培根、蒙田、梭羅之類的散文吧,如果翻譯得好。

(按:近年意氣蕭索,少寫公益帖文了。這是酬答台北的胡夫子。)


後記:上文是公開的帖文。我自己的感謝,是如今學校課堂的選文偏重於古人的筆記和性情文章、詩詞歌賦,即所謂中國文學。古人的文章,首先是五經,那是經世濟民之學,性情文章只是酬唱調劑之用,現代學校只教古文之奇,而不教古文之正,是因為學校不再是科舉取士之途,學生可以直接做官做到宰相之位,現在的學校只是培養國民,大學除了一般學習技巧之傳授,就是中產職業培訓之所

民國有點不同。前清的經學教育仍在,而議會開放、政黨執政、學術自由、新聞獨立與地方軍閥林立,提供文人頗多士進之路,故此雖然他們提倡新學與白話,但舊學給予他們民主論說和社會運動的培養,故此民國除了一批縱橫天下的文人革命家和文人官員。

待到中共頂不下去,中國民主改革,各省市地方政府自主,那才是文史子弟可以馳騁天下的時候,正如英美歐洲的政客和幕僚很多都精通拉丁文和古典一樣

到了那時候,言、文分離的粵語人,口語保存較多中原雅言,口語與北方白話文有頗大距離的粵語人,就好像清末民初一樣,又要縱橫天下,鬧起革命來了。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pfbid02fZZd2LFNT9oefnnJapfgPAoFzHyCrAqNYJDY5cYhkmMasiA1CqypZzE29K6YGYqKl

https://www.patreon.com/posts/wen-yan-jiao-xue-95057104?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utm_source=post_link&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yZWRpc19rZXkiOiJpYTI6MTU0ZWQwYmEtMzNiYi00NzJmLWE1OGYtMjdkZTM1ZjQ5NDg5IiwicG9zdF9pZCI6OTUwNTcxMDQsInBhdHJvbl9pZCI6Mzk4NzM2NzF9.bNjtQ7QRlMNQvXmleqtTh_byU-Me5k59eQKhwPWoP2w

 


Tuesday, October 10, 2023

落夜街

圖一、廟街看相的檔口。

東方之珠為何在過去璀璨?因為那是在英國王冠上的珍珠,王冠不見了,剩下一顆珍珠,再大再圓,也不是以前那般風光,因為不是立在王冠之上……

上世紀七十年代,大概是我讀中三的時候,算一下,該是一九七八年,冬天的一日,同學蔡嘉盛忽然提議,「大家找一日去廟街食喳咋好不好?可以再食煲仔飯。」我問:「喳咋是什麼來的?」「是南洋的糖水啊,有很多料的,又有椰汁。廟街才有得食。」我再問:「日間去可以嗎?」他說:「日間去,只能食到喳咋,夜晚才可以見到廟街的檔口的。」

為了一碗名字都是第一次聽的喳咋,幾個同學便約好了一日,傍晚從元朗搭六十八號巴士出佐敦道碼頭,在裕華國貨公司附近落車,蔡負責帶路,找到賣喳咋的檔口,大家叫了一碗,站在街外食。原來是芋頭粒、西米、麥米、綠豆、紅豆、眉豆、紅腰豆、三角豆、芸豆、豇豆、黑豆、黃豆、紅小豆、貓眼豆等混煮而成的雜豆,加上椰汁和冰糖,變成雜豆糖水。大大碗,實實淨,於少年人而言,頗可以充飢,也有滋補之用。糖水店門口寫了馬來喳咋的招牌,令我們覺得是馬來西亞的食物。喳咋就如快餐店的雜港扒飯一樣,都是流落澳門的葡國貧民之食。雜港扒飯是漢堡碎肉牛排、香腸和豬扒邊角料做餸的碟頭飯也。

之後我們在廟街閒逛,見到尼泊爾人在賣毛衣、西藏轉經輪,有頭顱骨造的法器,有好似兵器的金剛橛,大小佛像,也有金剛鈴和西藏香。他們紮辮,着傳統羊毛衣服,盤坐在街邊,前面放一張毛氈,佛教器具就放在毛氈上,他們在家鄉的市集也是這樣席地而坐做買賣吧。街道中心的一些檔口賣衣服,靠近牆壁的賣唱、靠近鐵絲網的看相算命。有靈雀占卜,紅嘴小鳥走入木箱叨出一張紙牌出來,顯示籤文,之後阿伯給小鳥一點穀米獎賞。最有趣的是在天后廟左邊的琉璃圍欄下,在燒衣紙、打小人的巫婆側邊,一個中年光頭算命先生,掛了旗號,說是「喇嘛禪師」。是藏區的喇嘛就很少是漢地的禪師啦,兩個佛門派別都學會,是非凡人了。天后廟前面,鐵絲網那邊檔口有買電影明星畫報的,李小龍最多,也有買唱碟和卡式錄音帶。買色情物品的,裸體刊物是保住膠紙的,只能看到封面,鼻煙壺的內籠有春宮畫,煙盒、打火機和煙灰盅也是赤裸女體,上電池的塑膠陽物也是,拿起來看,是香港製造的,Made in Hong Kong。電池也是香港製造的Everready永備電池。店主見到本地少年人在看春宮物,一臉冷漠。另一個多口檔主說:「上咗電,faak faak聲嘎,你嗰碌都無咁勁呀!」很多鬼佬、鬼婆遊客在逛街,金頭髮的人很多,幾個鄉野少年人合作圍攻「揩油」,小孩偶爾可以撞到鬼婆的胸脯或挨到臀,令自己恍如身在外國,心想沒錢搭飛機旅行,去廟街逛一下也是樂趣。

近八點的時候,我們就搭六十八號巴士回家,大家沒有食煲仔飯,太貴了,九龍的快餐店和麵包舖都比元朗的貴,一個星期省下的零用錢差不多用完,唯有各自回家食飯,我則用柴爐燉着的熱湯淘冷飯,加點剩菜食。

湊熱鬧,人氣旺盛

三年疫情,港人習慣早出晚歸,放工之後,夜晚車路少車,商場少人,有點似在歐洲的傍晚。然而這不是正常的生活。即使是在我旅居德國期間的小鎮哥廷根,我們住在市郊的學生宿舍,一個星期也會選一晚,通常是星期五、六晚上,幾個同學去鎮上的啤酒館和戲院、劇場之類聚集一下的,雖然彼此不相識,但在街上溜達,大家興致勃勃的,在戲院、酒吧、啤酒館、麥當勞、炸雞店和土耳其羊肉夾麵包店之間遊走,其餘的店都關門了,大家臉上掛着微笑,踏着輕快的腳步,就是課本說的群體生活communal life,大家同在哥廷根。哥廷根有一個電話亭,有個塗鴉,寫着:「德國冷啊,幸好我們在哥廷根。」(Deutschland ist kalt. Zum glück sind wir in göttingen.)

上世紀戰後的二三十年,香港平民有夜生活,是日間辛勞工作,只有晚飯過後才有三兩個小時,看電視劇或《歡樂今宵》或去戲院看午夜場,精力旺盛或拍拖的可以去酒廊聽歌或舞廳、的士高跳舞。晚飯之後感覺有些空虛,可以落街食宵夜,與檔主或其他夜客見一下面,在街邊的小販檔觀看一下。有錢人就在酒樓、夜總會之類談生意,當年香港工廠林立,很多貿易都要在酒樓或夜總會,大家摸杯底商談。

夜市經濟學

今年所謂疫情解封之後,市民並無報復式消費,反而依然深閨,傍晚回家。近日政府,特別是陳茂波財政司,總是說要復興夜市。當然這是一個笑話,夜市只是酒樓說的晚飯市道而已,常見的講法是落夜街。名目都弄錯,怎做政府呢?

究竟夜市是什麼?我不妨唱首一九七七年的歌。是許冠英,即許冠傑的弟弟唱的《蝦妹共你》。這首歌是調寄西洋曲〈More than I can say〉:

蝦妹共你 我開親口會夾條脷

實在一睇到你就冚身爽死

發燒手震又腳痺

蝦妹共你 手拖手確係和味

落夜街雞粥炸麵認真慳皮

最興幫襯趙發記(收嗮六呀六個四)

這首歌最後一部分就是說落夜街,就是我們現在政府口中說的夜市[6]。(關於夜市的名稱,可參考筆者文章:夜市、夜街與鬼市子Aug 22, 2023 at 7:30 PM https://www.patreon.com/posts/88073793)這首歌雖然俗氣,黎彼德填的詞,但第一句說愛情的感覺相當之現實。我曾經在1993年在《開放雜誌》寫過這首歌。題目是〈香港喜劇文化——米酒中的X O〉,收入《五星級香港》這本書中。「開親口會夾條條脷,實在一睇到你就冚身爽死,發燒手震又腳痺」,這個是說愛情的癥狀。好像患了霍亂,有點像馬奎思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南美的魔幻小說。「手拖手確係和味」,這個當然通俗了。接著是「落夜街雞粥炸麵認真慳皮,最興幫襯趙發記(收哂六呀六個四)」

什麼叫落夜街呢?白天上班,可能上到七八點的,如果加班的話。家裡又沒地方做飯,那麼只有落夜街。「雞粥炸麵」是大排檔的東西,「趙發記(收哂六呀六個四)」這個是一九七七年的物價。為什麼能落夜街呢?因為上班上得遲,又在鬧市上班。我們知道的夜市,其實也是廟街,即油麻地,或是以前深水埗北河街,周邊很多製衣廠,或者荃灣這些地方,銅鑼灣Sogo附近,那麼這是現在的夜街了,不過也沒有了。上完班很累,還落夜街,首先是吃宵夜,因為之前吃了一頓,肚餓了。年青人吃東西比睡覺更重要。然後就是手拉手約會了。大家都打工,或者在工廠上完班就落夜街吃宵夜,因為雞粥炸麵是吃不飽的,對於勞工階級來說只是宵夜。故此夜街必須要近民居或近上班的地方、鬧市。人吃完晚飯都還覺得餓要吃宵夜,而且可以落夜街不怕熱,就是說人們是年輕、年青的。當一個社會的年青人減少,首先是少了人落夜街。早睡早起的人多了,那些叫老年人。現在香港的老年人口,就是65歲以上的,佔20.5%。統計處的推算是2046年是36%。我覺得可能是接近40%,因為年輕人移民走了,年老的貪圖這裡的醫療福利,所以跑不得,也許大陸的老人,不論是香港人或是新移民的親屬,都是貪圖這裏的醫療福利所以下來的。故此,隨時在2046年,如果無大礙的話,就是沒有旺角阿伯說的宇宙大爆炸那些,起碼要超過40%。那時政府怎麼搞呢?當然不用想,因為現在政府的官都走光了,他們會在加拿大見面。

圖二、一九七〇年代,中環干諾道中的平民夜總會

落夜街是以前香港的現象。一些人可以忍受民居或者工廠下,即在街上,有些商店擺放枱櫈。佔用公共地方便宜點,不用收租,當然要付黑社會保護費,後來叫陀地。吵吵鬧鬧,樓上的人又不介意,因為樓上的人有時下來吃東西。地上很多油漬,早上之後,但是也不介意,因為大家都奔波勞碌。此外,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那個時候的殖民政府,即英國在香港的殖民政府,是採取自由主義的統治方法。所謂自由主義就是東西不爛的,就別動它,破了才修理它就又好起來的引進新東西,又不知道行不行,舊東西就別動它,不要拆它。另外,那些東西是所謂自古以來都在那裏的,又不知道它有什麼道理,就不要隨便碰它了。新東西、舊東西一起來,這就是自由主義的統治方法,說是經驗主義也可以的,因為自由主義的界定就很鬆散。英國統治香港是有方法的,那個方法叫做自由主義。就好似瑞士一樣,是金融中心、藥業和精密工業國家,但傳統的農業、手工藝和草藥業仍在,鄉鎮直接民主、行業公會和全民皆兵的做法仍在,現代的疊加在傳統之上,互相參考但不會彼此取代。

九七之後,香港情況不同了。為什麼現在沒有了落街閒逛看戲和食宵夜?因為居民投訴樓下吵。是哪些居民呢,大家都知道了。那些是某些區議員,或者某些地產財閥打手,奉命在輿論製造民眾之間的鬥爭,有時他們不自覺地做了人家打手。因為有這些街頭舖頭延伸出去的座位,或者大排檔那些地方的租值是算不到的,是政府的,或是公用的,經濟學上屬於共用品(common good或commons),。如果那裏有人佔用了,當然別人會反對,或者會容忍,彼此拉鋸之後,慢慢會形成一個均衡點。就是說他賣東西要便宜點,或者他對樓上住的人要客氣點,要不然就會給臉色他看,甚至在樓市倒水落街整蠱,慢慢就形成了一個使用共用品,使用公共空間的風俗習慣。這就讓原本用不到的地方可以在大家遷就下用得着。舖頭有時也會賒賬,食店給多一點(食物),又或者充當街坊保長的角色。譬如樓上家庭主婦不知道他那個死鬼去了哪就到樓下問大排檔老闆或員工,「知不知道那個死鬼去了哪啊」,或者「知不知道我老公去哪了」。他說「他剛才出去了」,當然是去了麻雀館之類。這叫做人情味,但當然有借有還。幫你看家人的去向,當然要你經常光顧了。難道沒光顧都幫你說嗎?這些都盡在不言中。

九七之後,當英國人走了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自由主義變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就是大有錢人有自由,普通人的自由就小很多,只有示威遊行。示威遊行就聽地產財閥或者大有錢人,有份打本給他選舉的,也許有利益給他那些議員做些沒用的示威遊行。他們的做法就是把所有的利益都來,不是私有產權的話,公共空間commons的東西,共用品的東西,就不准使用了。街道乾乾淨淨,不准擺檔。舖頭擺出一點點都不行。「你租間大點的舖吧,為什麼要找小舖頭,然後佔著街道呢?」普通人開始這樣想。又不知道你妨礙街道,你當然要賣便宜點了,要不然經過就故意踢你的東西。疫情之後,所謂疫情,二〇一九到二〇二三,三年來,除了私有產權之外,還是有一樣東西叫做網络。就是說用網路、電子交易、網路交易的方法把大部分人的錢納了進去,或者大部份人的交易痕跡納了了進去,從中取利如果在街上用現金交收,不用八達通,那些就賺不到錢,賺不到他那個網路交易費,和監察他的資料。這些東西都做完了之後,忽然發現韭菜抽乾了,不能再生了,躺平了,自滅了。街上死氣沉沉,商店十室九空。食肆之前趕人出去,以為像乞兒地吃飯,發現現在的人、現在的乞丐不回來了。少了三成生意,晚上九點,不用到九點了,八點之後已經沒什麼客人。接著就向政府埋怨了,飲食業商會之類,說客人不見了。這就是新自由主義的盡頭。發現各種的方法去抽民脂民膏,把中小企業、打工仔女的餘額上繳到網路、交易、借債,或者外賣、網購、送貨之後,發現街上沒什麼人,為什麼啊?這不就是你們想做到那個乾淨交易嗎?接着發現如果街上整天都是這樣,也許人們整天都是這樣,那麼消費意欲不就很低?網購了就算,不會逛街去看有什麼零碎雜貨要買;不到街上吃,整天都是吃那幾味。內部消費固定了不會增長。接著就發現之前總是想打擊的灰色經濟、現金交易經濟,或是佔了公共空間commons的商販都不見了。就是說經濟活動生成的、創生的(generative)那部分,萎縮了,接著就吃驚了。現在香港政府就面臨這個問題。韭菜不能只被割、被量度、標準化,其實也要種、也要施肥。不論化肥也好,有機肥、糞尿都好,放在泥土中發酵發臭,韭菜才長得好。發酵發臭的過程,普通人不願意去看,不願意去碰那些泥,這就是生成的部分,民生經濟的部分。但新自由主義只是看它綠油油的擺在超市中,用膠袋罩著那部份就不可持續、無以為繼。問題的根源在這裏。即食利太盡,然後利益快斷了,外資少來中國,也少來香港。遊客少來中國,大幅減少。香港遊客也減少了,來的都是大陸人。今天我去尖沙咀看到奇景,看到大陸人像個遊客。平時他們在藥材舖、時裝店、名牌店亂買,今天看見他們一看見雪糕車就馬上很雀躍,接著跑去拍照,接著用幾塊錢買了個雪糕,然後在富豪雪糕車旁拍照打卡。像個遊客,但是低消費。我們忽然看到大陸人變回正常的遊客,做回遊客的東西,然而香港的經濟就開始發愁,開始不行了,惆悵了。這些都是政府自找的。

記得當年二〇〇四年本土運動的起源就在灣仔利東街,對抗舊區重建和強制收樓。當時有保育鬥爭。那條街俗稱印刷街,或者喜帖街,因為當時中環的印刷業務放在灣仔,方便政府監察,看看有沒有人印反殖民的傳單。那群保育人士發現在街上幫人雕圖章或印卡片,或者是賣一點東西的,其實跟樓上的住客,或者業主之類是打成一片的。大家會打招呼,打牙臼聊天,有時在街裡買了點東西懶得拿上樓,就放在人家的檔口,「我買了那樣東西再過來拿」,這樣是可以的。然後他們拿了一些,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研究美國紐約的一個neighborhood shop,就是一個鄰舍的舖頭,即街坊鋪頭,我們香港說的。它做了很多事情,幫人照顧孩子,幫人留口信,幫人收郵包,那些我們現在用各種收費服務來取代的東西。那些左翼朋友,我那些朋友,因為當時沒有大陸人來住,都還是朋友;後來我開始本土運動,就是反水貨客之後就鬧翻了。當時他們會談這套理論,和政府議論,但當然議論的結果是沒有,因為政府當時在實行新自由主義。而那群左翼朋友也不會像我剛才說公共空間和共用品的使用、人情味、灰色經濟的貢獻,另外就是這東西如何製造到香港人之間的互信,那是福山(Francis Fukuyama)說的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價值:信任(Trust),而這東西是資本主義社會交易或者金融城市交易很重要的,在民間灰色經濟締造了互相信任的風俗習慣,例如在紐約或巴黎,陌生人在路上握手派糖果令大家開心,那邊的人是會接受和食的,但刻下的香港就未必會。那東西在香港幾十年,從戰後社會爾虞我詐,激烈競爭,所謂「手快有、手慢無」,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公共屋邨互相信任,安定下來,雖然大家有機會仍是想移民遠走加拿大,但起碼從戰亂過了二、三十年之後,開始著地,有街坊感情了,也有一點公民榮譽(civic pride),以做香港人為榮。這些是無價寶,無價的意思是難以計算,但其實可以計算,當失去了之後大家就知道,例如國際自由度和宜居城市排名逐年下跌而影響國際投資香港之類。這才是現在討論所謂夜市經濟,或夜市問題最深層的東西。就是我們統治的哲學,由英國人的自由主義共產黨或者港共的新自由主義所產生的問題。

從抗議到抗疫

至於表面輿論上的講法,廟街生意現在是只剩疫情前的一半,有些議員說不如尖東擺一百檔熟食檔看看怎麼樣,其他人說這樣搶低舖頭價錢,令餐館生意更差,這是其次,很表面、很沒意思的討論。有些說旺角不如整條行人區,以前因為阻礙汽車所以取消旺角行人專區。其次,比較次要的準備,不過也很少了,就是調查一下香港人在反修例運動和防疫之後的消費習慣改變。二〇一九年香港幾乎全境示威抗議,局面動盪,開始宵禁,地鐵巴士到十點就不行駛,所以街上有些夜市,但也難以維持下去。最厲害的宵禁打擊就在疫情那幾年,食肆開到七點就不准開,准許開到八點已經是皇恩大赦,好開心了。很多舖頭,可能大家不是很記得了,到六點、七點就趕緊關門,要食就快點食,外賣要快點餐,好似戰亂來臨。由二〇一九玩到二〇二三年初,玩了四年,宵禁打擊令夜晚消費,不是說街頭那些夜市,而是店舖或商場,有沒有人行呢,很少了,那四年的打擊令很多社會行為改變。

接着一樣東西就可能很多人都沒發現的,就是很多人回深圳吃東西,回深圳的夜市,深圳有些舖頭是模仿香港的。為什麼這麼多人回去呢?很多人說人民幣便宜了這樣。那麼我一個解釋呢,可能是大家意想不到的。那就是因為國安法在香港實施得成功,和教育得成功。人們發現在香港要低頭,或者不能罵共產黨。百忍成金之後,不如回大陸了。在香港不罵共產黨不罵政府不說港獨,那麼大陸不也一樣,那麼香港和大陸有什麼分別呢?另外大陸只是便宜點,只是過關收一筆比較貴的火車費而已。所以我一向主張香港政府取消羅湖過關火車的額外費用。不可能這麼短的車途,粉嶺去上水,上水去羅湖,那個距離差不多,粉嶺去上水收三、四元,我記憶之中那個價錢,為什麼去羅湖收十幾塊,這不就不合理嗎?當然我在開玩笑,政府鐵路虧損,賺錢的過關票價當然是不會減的。但其實有一個意外的是港區國安法在心態上令港人接受大灣區融合,的確做到共產黨想要的,就是香港和大陸愈來愈像,那麼人們就回大陸消費,買東西、玩,剪頭髮、上健身室,或者飲食娛樂。食品安全不管了,因為香港現在也不很注重。

圖三、菜園村最後一次抗議,新春胡士托。

這個就是我以前在菜園村抗爭運動,因為要建高鐵所以拆菜園村。二〇一一年二月的新年,菜園村被拆毀,鄧小樺叫我做些新春揮春或者門聯貼在村內被毀掉的屋,舉辦新春胡士托音樂會。我擬了很多,其中有一個是「全國一盤棋,攬住一齊死」。現在我們看見這個景象終於出現。當然,死的又不到我們,香港遲早有人接收。在這裡吞聲忍氣,學下理論,深化一下思維,令自己精靈一點,明白事理一點。別說自己沒權力就別想這些東西,別想什麼灰色經濟啊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怎麼樣,港英統治香港的時候為什麼風生水起。這些道理是要想得明白的,因為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知識就是力量。傅柯(Michel Foucault)說的,直是權力產生知識(power is knowledge)。同一道理,知識會產生權力。

我一貫在這三十年內在香港做的輿論工作也是讓普通人,別說低下層,普通人沒什麼機會去想政治哲學或者統治系統的思想,多點知識,自然權力就會在自己手上,掌握到自己命運,令自己思想更加通達、更加快樂。《六祖壇經·般若品》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世間的煩惱和厭倦,正是修行的資糧啊,離開世間的紛擾去尋覓菩提智慧,就如在兔子的頭上找角一樣。降生於俗世,修行不能離開世俗的知識和看透。這些都想不明、都不通達,就不用指望什麼空性、什麼禪定了。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90703499

Tuesday, August 22, 2023

夜市、夜街與鬼市子

在農曆七月,官員和議員在大談夜市、搞旺夜市,是否集體撞邪?農曆七月是要盡量避免出夜街的,這是華夏風俗,古老教訓來的。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刻下香港官紳說的夜市,在廣東話是夜街落夜街是也。夜市酒樓界的術語早市、午市、夜市(晚市),夜市是夜晚的市道也,晚飯小菜、擺酒宴會之類,稱為夜市。那些好似往日上環大笪地、九龍賣唱和賣鬼佬嘢的廟街、賣金魚的天光墟、賣夜冷貨的深水埗桂林街夜攤,在香港並無統一名稱。

事情往往如此,當我們找到統一名稱、通稱、泛稱的時候,該事物大概已經跡近消亡。香港政壇講的夜市,正是個通稱,是引用台灣中文,師大夜市、士林夜市、淡水夜市、逢甲夜市之類。

夜市在宋朝也稱為鬼市鬼市子。市子是不正式的小市集之意。所謂鬼市子,就是清早以衣服、古董、野味、宵夜小食、工具零件為主要買賣的市場,出自《東京夢華錄》卷二《潘樓東街巷》條:

「潘樓東去十字街,謂之土市子,又謂之竹竿市。又東十字大街,曰從行裹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物、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

同書同卷《東角樓街巷》條亦載:

「以東街北曰潘樓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買賣衣物書畫,珍玩犀玉,至平明羊頭、肚肺、赤白腰子、奶房、肚、鶉兔鳩鴿野味,螃蟹、蛤蜊之類訖,方有諸手作人上市,買賣零碎作料。」

清代北京,還有一種「窮漢市」,也可歸之於鬼市子。《燕京雜記》云:「窮困小民,日在道上所拾爛布溷紙,於五更垂盡時,往此鬻之,天乍曙即散去也。」由於是賣破爛舊貨,鬼市子龍蛇複雜,頗多賊贓(舊日香港謂之老鼠貨),懼怕官差查禁,於是清晨散去。《芝音閣雜記》曾記紀曉嵐的一杆能裝三四兩煙的大煙槍丟失,紀先生吩咐手下不必焦急,到「東小市」即崇文門外「鬼市子」上就能找到。果然,第二天僕人便以幾個銅錢在鬼市子上購回煙槍。

鬼市在唐朝是西域的市集。《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記載:「西海有市,貿易不相見,置直(值)物旁,名鬼市。」拂菻是東羅馬帝國,西海是今日的敘利亞。該處的夜市是深夜或清早講物品放在路邊,要買的取走物品,放下銀錢就可。看來的語言不通或物品來路不正,才有如此作風吧。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88073793

Sunday, May 14, 2023

視頻與短片


大陸人喜歡說看「視頻」,我總是不解。視頻,人類能看得到嗎?能耐在畫面看出視頻的,最少該是阿羅漢的級數吧?能夠看出視覺的頻率跳動,即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共黨語言的分類,視頻這些屬於故作驚人之語詞。明明有香港的語詞影片或短片,為什麼要說視頻,就是為了對著幹?


香港說的短片,是短的影片。影片的命名是有實物可循的命名影片有投影菲林於屏幕的意思,是看光與影的流動。即使今日電腦屏幕或電影院屏幕是用電子衝擊屏幕,但電子衝擊依然是用光與影的原理,故此依然是影片。香港很早有電影製作,自從共產黨佔領大陸之後,上海和廣州的製片商搬來香港,台灣也因為國民黨的蔣介石統治而沒有藝術發表自由,香港因而電影業大盛,故此講到影片、短片的命名,香港是有資格帶領的。


按:粗體字部分是不在面書發表的。


Source: 陳雲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pfbid029b9BJi8a5YMsdv7mouG1bLDMreZK74LjugirKTJYKdHfosUfHSQ4LSFnLeEp49Hvl

https://www.patreon.com/posts/shi-pin-yu-duan-82985001?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utm_source=post_link&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yZWRpc19rZXkiOiJpYTozZmIwNWU3Ny1iMjUxLTQwYzQtYjBjNC0xYmFiYWMwMDc4YzQiLCJwb3N0X2lkIjo4Mjk4NTAwMSwicGF0cm9uX2lkIjozOTg3MzY3MX0.3kwwUdzwdRorYqnbKzyEW-8fX8usQ0m_NVJITxK15QY

Sunday, May 07, 2023

「我」與「吾」的分別——並論古漢語是曲折語,與印歐語言類似

圖一、一九八〇年代,施舟人於巴黎留影。在台灣學習後,他加入了法國國籍,並開始研究道教經典。 FAMILY OF KRISTOFER SCHIPPER

之前在本欄講過,要解釋古漢語裏面,我與吾的分別。事緣大概是二〇〇一年,漢學家施舟人教授(Kristofer Schipper 1934-2021)在香港道教學院演講,道教中人請我去聽。他是令我感動和慚愧的,他演講之前先向後面的太上老君聖像鞠躬致敬,其他華人講者卻不懂得。席間,他講到「我」與「吾」的分別,說外在的我內在的我,令我耳目一新。施舟人於二〇二一年病逝於荷蘭,享壽八十六。(《紐約時報》有悼念文字。著名漢學家施舟人逝世,享年86歲 張彥 2021年4月6日)

例如《論語》和《孟子》的講法,就看出「我」與「吾」的分別,《道德經》則是反例:

一、《論語·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語譯:

曾子説:「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實踐過?」

語法分析:吾身的吾,是屬格,genitive,類似英文的my

二、《論語·里仁》: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語譯:

孔子說:「曾參啊!我的思想是用一個基本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走後,其他學生問:「什麽意思?」曾子說:「老師的思想,就是忠恕。」

語法分析:吾道的吾,是屬格,genitive,類似英文的my,法文的ma/mon,德文的mein/meine

三、《道德經·第十三章》: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語譯:

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我沒有身體,我還會有什麼禍患呢?

語法分析:吾是主格,substantive,類似英文的I,法文的je,德文的ich

四、《孟子·公孫丑上》:

「雖千萬人,吾往矣

語譯:縱然面對千萬人(阻止),我也勇往直前。

語法分析:吾是主格,substantive,類似英文的I,法文的je,德文的ich;然則這句的吾字有特別的涵義,就是內在反省的自我

五、《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語譯:

(公孫丑問説):「請問先生在哪方面擅長?」”

(孟子)説:「我能理解別人言辭中表現出來的情志趨向,我善於培養我擁有的浩然之氣。」

語法分析:我是主格,substantive,類似英文的I,法文的je,德文的ich;吾是屬格,類似英文的my、法文的ma/mon、德文的mein/meine;然則這句的吾字有特別的涵義,就是內在反省的自我

從上述先秦文獻的五例可以看出,老子《道德經》,不分別我與吾,而以「我」為內在的自稱,「吾」為表面的自稱。《論語》、《孟子》則反之。可見在周朝,講雅言(周朝官話)的老子在山東講雅言的孔子和孟子,用語已有分別:在周王室的老子的語法寬鬆,脫落了我和吾的分別。反而在今日山東省的魯國孔子和鄒國孟子仍保守住周朝雅言的用法。

我回家之後,翻查字典,北宋的朱熹首先發現兩者的分別,他說的余,也是我的意思:

康熙字典:

吾:【說文】我自稱也。【爾雅·釋詁】吾,我也。【左傳·桓六年】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楚辭·九章註】朱子曰:此篇多以「余」、「吾」稱,詳其文意,「余」平「吾」倨也。(倨:粵音據。倨傲,不遜。【禮·曲禮】遊毋倨。)

《爾雅·釋詁》說:「卬(áng)台(yí)也。」在先秦古文,我、余、予、吾使用廣泛,人所熟知。這些人稱代詞,後來只有「我」在口語中保留下來,「吾」等其他則全被淘汰,只留在經典引述或成語裏,例如吾誰與歸(我將從誰)。

去到字源考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吾,我,自稱也。從口,五聲。」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註》:「我自偁也。偁各本作稱,誤。釋詁曰:吾,我也。从口五聲。五乎切。五部。」 (《說文解字註》:(偁)揚也。揚者、飛舉也。釋言曰。偁、舉也。郭注引尙書。偁爾戈。玉篇引左傳。禹偁善人。凡古偁舉、偁謂字皆如此作。自序云。其偁易孟氏、書孔氏。子篆下云。人以爲偁。自稱行而偁廢矣。稱者今之秤字。从人。爯聲。處陵切。六部。)


圖二、吾的金文


圖三、我的甲骨文


根據《說文》,吾是形聲字。從口,從五,五亦聲。口是人發聲自稱。吾字只有金文,沒有發現甲骨文。我字有甲骨文發現,二戈相背本義是武器,長柄和三齒的鋒刀相背。手持大戌,呐喊示威。

高本漢的劃時代發現

近人胡適發現,在上古時代,「吾」和「我」在語法上有別,吾不用於動詞後作賓語。(胡適:〈吾我篇」(《藏暉室讀書筆記》之二)。)蒲立本(Edwin George Pulleyblank)在《古漢語語法綱要》(Outline of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指出:「我」比「吾」似乎更富有強調對比的意味,這似乎跟法語中的分離形式 moi 和 je的對比關係是平行的。(蒲立本,孫景濤譯,《古漢語語法綱要》,北京:語文出版社,9.1節,頁八十六。
圖四、高本漢。

胡適和蒲立本的發現,都是基於瑞典漢學家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 1889-1978)的論文《原始漢語為屈折語考》(Le Proto-Chinois, langue flexionelle, Journal Asiatique,1920)。高本漢論證,漢語在原始階段並不是像現在那樣是孤立語,而是像歐洲語言那樣的具有形態變化的屈折語。中文是演化得厲害的語言,在演化期間脫掉了曲折語的成分,好似現代英語那樣,目前在曲折語方面只是剩下人稱代詞(例如我的I、me、my、mine的變位)和第三身單數要加s的語法遺留,其餘就是衍生詞,從beauty衍生出beautiful和beautifully。然而,正如現代英語留下人稱代詞變位一樣,中文也留下人稱代詞的變位的遺留物,那就是上古漢語(周朝漢語)的與汝、爾的分別。一九八二年,筆者在香港中文大學期間,中文系恩師李達良博士就曾對我說:「你講的客家話也有古代變位遺留,例如我,客家話是ai,我的,客家話是nga;你,客家話是ngi,你的,客家話是ngair[8]。」

高本漢構造了周代的語音之後上古的人稱代詞,一般只用於主格和屬格,一般只用於與格和賓格。例如在《論語·雍也》: 季氏使閔子騫為

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汶:汶水,即今山東大汶河。汶上,暗指齊國。)(語譯:魯國公卿季氏請閔子騫當費市市長。閔子騫說:「請替我婉言謝絕了吧!如果再有人請我,我就逃到齊國去。」)就明確分清了吾與我的用法。


圖五、高本漢構造的上古漢語與現代北京官話的對照。(圖片來自高本漢,《漢語的本質與歷史》,漢譯,北京:商務,二〇一〇年。頁六十六。

從圖三的上古漢音,可見吾、我及汝、爾的發音是類似曲折語的派生,類似英文的I和my即使在現代英文也是押韻的,you和your也是。有趣的是,上古漢語是沒有「他」的第三身人稱代詞的,只有他的(英文的his)「其」字、與他(to him)、對他(on him)的「之」字。古文講他,只是重複他的官位或名號而已。由於語音不可分別,故此現代漢語造出他、她、它、牠、祂,但在讀音依然是ta,分辨不了。

高本漢的考證和古音重構是得到中國近代學家確認的,其博士論文《中國音韻學研究》經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這三位中國語言學大師的翻譯,稱譽為劃時代的巨著。

中文是一門外語

於國學的基礎——訓詁學而言,高本漢給予我的當頭棒喝,就是漢代做字典《說文解字》的許慎不懂得周朝的語音,甚至不懂得周朝用的金文(漢代當然發現刻在鐘鼎上的金文,但只是當作吉祥符號來敬拜,唐代開始研究,宋代大盛。),只是懂得春秋時期的大篆(六國古文)許慎用來解釋字源的是秦朝的小篆。要到宋朝才懂得大量用金文來考證字源。至於甲骨文,更是清末才發現,商朝之後一直到清末乃至民國初年,國人都不懂得最原始可見的中國字。

至於古音,在漢朝沒有記錄,許慎用漢朝的音來解釋形聲字,很多是錯誤的,因為經歷秦朝消滅周朝和諸侯國之後,語音已經混同而簡化。要到隋朝的學者才從梵文學到切音的方法,陸法言編訂《切韻》(隋文帝仁壽元年,西元六〇一年)。上古音方面,只能靠押韻的原則,考證到商朝的《詩經》而已

一切原因,是華夏人與西方不同,採用了表意和諧音的符號文字(形成象形和形聲兩個造字大原理),而不是拼音文字,過去只是靠楷書在漢朝定型之後,用詞序、成語、詩詞、古文和典故來辨別意義,嚴謹的辨義必須要用漢字而不能只用口語,而且漢字必須是可以辨義的漢楷(正體字)而不是今日中共胡亂簡化的簡化漢字。故此,一旦華人理解到這些,就知道漢語其實是一門外語,而且是充滿不明不白、無法摸清源流的外語。這些我在《中文解毒》系列演述過了。

一切原因,在於秦朝滅了六國,而且焚書坑儒——焚燒儒書和殺掉文人,斷了官府和王室文獻,也斷了學術講授的傳承。秦朝只是秦始皇嬴政和秦二世嬴胡亥的十五年統治,就將周朝的文化斷層之後華人一直在重構周朝的文化,在遺憾中活着。至於周朝最珍貴的皇天上帝信仰,在秦朝之後一直由皇帝私有,乃至在清朝滅亡之後湮沒

Source: 陳雲

Friday, March 31, 2023

百年變局中俄齊推動,制裁深淵待香港墮入,留港要有五年計劃

留港的五年部署:

一、短期(例如3-5年):香港短期沒事,維持若干繁榮,也因人才流失而謀生容易,期間會立國安法(有曖昧的間諜罪)而令外資及人才加快離開,也會因為香港特首或高層換人而政策改好

二、中期(例如5-10年):中美鬥爭而激烈動盪,有可能不可自由離境

三、長期(10年之後):中共解體或民主化,期間香港再度成為中外樞紐,但內地崛起的租界、城邦會分薄香港的繁榮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80810286

Monday, March 27, 2023

告示原可優雅大度,鐵牌何須憤怨莫名?

圖一、南生圍山貝河畔之鐵牌告示

前日在本欄錄影閒談,講到南生圍山貝河畔一則告示。告示樹立在渡口之側,渡口上有一眺望橋,因日久失修,村民不敢負責,於是有人樹立鐵牌。此地乃恆基地產公司收購,由於位於天水圍濕地範圍而難以建屋,居民遷移他處,擱置之後,地產公司種植楊樹及開闢草地,成為風景優美之地。據報此橋乃熱心之士多老闆問准地產公司之後樹立,予市民拍婚紗照,故名為婚紗橋。由於木橋受鹹水淹浸,不久就要更換耐鹹侵蝕之木材,故此士多老闆不堪其煩

告示行文悖於常理,出言不敬:「危險 嚴禁進入 違者後果自負」英文為:No Entry. Trespassers to bear all consequences. 該處雖是私人土地,但地產公司並無設立圍欄或警告進入之告示,何故於該處忽然樹立「嚴禁進入」之牌?究竟是指進入何處呢?此違反常理。既然准許立足該處,何來違者?後果如何自負?至於「危險」,木橋目前完好無故,也不見得如何危險

此類鐵牌在蘆葦蕩內之廢屋的鐵絲網內也有樹立,我見到有兩個,懷疑是村民不假思索,隨便也在橋邊樹立,免去造橋者之責任。

造橋予人眺望及拍照留念,本是出於一番好意,卻被鐵牌所誤,古人所謂煞風景是也。元朗乃新界最早有華人之地,而且在清朝時期書院林立,文教興盛。當日見此鐵牌,令人神傷。

我略改之,即可合理而有禮:

中文大字:木橋難保安穩,用者各宜留神

另加中文小字:登橋風險自負,遠觀拍照亦佳

英文為:Insecure structure. Approach at your own risk.

大字傳情,押韻平聲作結;小字說理,免去法律責任。庶幾不失元朗自南宋立村以來之詩禮傳家。草擬這種優雅告示,往日在英國殖民政府,要由幾個中文師爺(後來改稱中文主任)來反覆琢磨。九七之後,符合現代需要而又簡潔有禮之告示,不可復見。往日官府禁地、鐵路範圍之「非請勿進」(英文為No unauthorised entry),今日已變成「不准進入」矣。往日洋人治港,官府猶知道,中文之請,有請准之意,今日官府無情,當然不會想到請字,也不知道非請就是不經有司照准,unauthorised是也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gao-shi-yuan-ke-80613526?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utm_source=post_link&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yZWRpc19rZXkiOiJpYTpjMTc4NGIzZS03ZjY0LTQ1NDMtYTllYy1kMmE2NDVmNTVjMjEiLCJwb3N0X2lkIjo4MDYxMzUyNiwicGF0cm9uX2lkIjozOTg3MzY3MX0.UlBesXHww1v0xgW7njrzOT4MQmXUJ7FxuF3rqpNuMX0

Friday, March 24, 2023

你可否寫得激情一些,ChatGPT?

圖、《戲劇之王》劇照,尹天仇(周星馳飾演)要甜筒輝加一點激情來勒索保護費


在進入康德哲學分析AI能力之前,先玩一下熱身練習,就是下令ChatGPT寫得文章激情一些。

網上有朋友用 ChatGPT 的簡化版—— Sage 作了個測試

測試一:用五十字簡介香港

「香港是一個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國際大都會,是全球金融、貿易、航運和旅遊中心。香港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並且擁有世界一流的銀行、證券交易所和保險公司,以及眾多的國際知名公司。這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擁有豐富的美食、購物和娛樂設施。香港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機會的城市,吸引著全球各地的遊客和商業人士。」

朋友認為這文章「基本資料齊全及行文通順」,之後下令它「畀啲情感」寫多次,結果是……

測試二、請用多些情感描寫香港

「香港是一個令人驚豔的城市,充滿了融合了歷史、文化和現代化的特色。這個城市擁有壯觀的天際線和繁忙的市場,還有激昂的藝術和音樂文化。香港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冒險的城市,讓人愛上它的獨特魅力。在這裡,您可以探索無限的可能性,並獲得難忘的回憶。」[1]


測試的結果,是號稱可以作文的ChatGPT無法改寫,只能加上修飾語:「令人驚豔的、壯觀的、激昂的、充滿活力和冒險的、獨特魅力、探索無限的可能性、難忘的」。它的能力,恰好就像目前在學校教人寫作的平庸訓練班。

「融合了歷史、文化和現代化的特色」,歷史、文化和現代化的三個範疇是互相重疊的,故此不是融合,而是在哪幾個小部分結合。「擁有壯觀的天際線和繁忙的市場」,繁忙的市場是看不見的股市,因為露天街市很多已經上樓,聯交所已經取消交易員的人手按鍵交易。「激昂的藝術和音樂文化」是不符合事實。其餘都是堆砌詞語

要給一些感情,是要用經歷來寫,或用故事來寫。要經歷,就要有寫作人選擇的角度,西洋文學修辭的persona(面具、面孔),推銷文章稱為人物誌,例如一個在香港居住了幾十年的市民怎樣看香港、一個陌生的外國遊客在香港有什麼難忘體驗等等。

如果要不斷問問題、給指令來教導它給出答案,之後修正,還不如自己寫。問題正在這裡!這正是藝術家、作家、作曲家之類不願去大學或學院任教的原因,因為會被學生拖低自己的水平和限制自己的思路。

ChatGPT給出的答案是這麼笨拙,它限制了思考的跳躍和直覺靈感的發生,故此是妨礙創作的。平庸的機構用來撰寫平庸的公文倒是可以,但也很快被發現而被大財團淘汰。這次的案例分析,結論與我系列第一篇文章的結論一樣:它取代平庸和創造平庸。


小練習之後,下次去到最嚴謹的哲學檢驗。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ni-ke-fou-xie-de-79954378?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source=post_link&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yZWRpc19rZXkiOiJpYTozODZhOTg5Zi02MWQzLTQ2YzMtYWJhZi1iYmY2YjJhYjQ5ODMiLCJwb3N0X2lkIjo3OTk1NDM3OCwicGF0cm9uX2lkIjozOTg3MzY3MX0.86BDEo6SphSJf7oP4AfoxJI6zqKfqTo0gsxfJvIc6ro

Sunday, March 19, 2023

遺失人士認領處?——語文能力就是執政能力

 

圖一、遺失人士認領處?


在維園舉辦的花展,明日落幕。朋友F君去過,給我兩張照片,印證了網友去年看到的遺失人士認領處的講法。

物是認領,人是團聚。不能以人作物,更不能將人士與物件用斜線來顯示。這是香港特區政府語文殘敗的顯示!政治百分之一百是關於語文,因為要有清晰和恰當的表達。美國有關老參議員的故事,說的是九十幾歲的老參議員要退休,推薦兒子參選,承繼父業。兒子問老父,做參議員有何秘訣,老參議員說:「孩子啊,我初初出任參議員的時候,發現政治爭論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語文問題,到了我快退任的時候,發現其餘的百分之五,也是語文問題。」

英國公務員的語文手冊講明,切勿用slash(/),寧願寫or,用英文字寫得清清楚楚,不要令人民去猜。

中文要改,很容易,這樣寫:失散人士及失物聯絡處(按:感謝讀者提醒,用失散一詞更好)。寫認領,一來是侮辱人,而來是誤導人,因為該辦事處就是給失散的人和要追查的人兩方面都來這裏團聚的啊,只是追查的人來查詢而遺失的人不來,又有何用呢?至於寫了那個泳池一樓的地點,也是荒唐的,為何不寫在場地中央區之類呢?要遺失的人行去泳池一樓,是否要人更為遺失呢?


圖二、遺失兒童認領處

第二個告示更加荒唐。可改為:遺失兒童及長者聯絡處。寫「中心」(Centre)是很可笑的,一來這詞已經濫用,而來中心是常設的地方啊,難道港府準備香港是東方拐帶之都嗎?

兩個告示裏面的英文更加糊塗難懂,不改了。

以前我在政府總部,那時還是殖民地留下的官員居多,局內的高層會議的最後一項,通常就是語文和詞彙問題,例如部門如果無法解決這些用語,就會拿上總部去談,不能出錯,否則給報紙登出一笑,完蛋了。現在香港報業被港區國安法維護得很好,報攤都沒幾張報紙,政府安枕無憂了。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yi-shi-ren-shi-80240799?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source=post_link&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yZWRpc19rZXkiOiJpYTphYjRjNzgxZi1lOWIwLTRlYzctYTlmMS0yNWY0YjI5NjRhYzciLCJwb3N0X2lkIjo4MDI0MDc5OSwicGF0cm9uX2lkIjozOTg3MzY3MX0.udrz2VQ5v2Z4gC6t1tUVysT36zhya8jKCCr5Vs9uU-8




Monday, March 06, 2023

陳雲在AI的美好平行時空——ChatGPT答案文本的哲學分析(二)

在進入康德知識論之前,先來個輕鬆的ChatGPT答案,當作系列二的文章。網友隨便叫ChatGPT介紹我,得出以下令我讚歎的答案:

圖一、陳雲在AI世界,生活一帆風順

由於AI沒有各種事實的真偽和輕重的判斷力,故此它只能在互聯網搜尋關於陳雲和城邦論的資訊,之後構造一段合理但不符合事實的敘述。然而,它構造的敘述卻是我在正常的香港政治環境該有的遭遇: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的教授兼系主任,而且是港府的政策研究委員會成員,是亞太城市治理網絡和國際城市治理網絡的成員,而且在主持國際學術會議的研討會並發表演說。

至於香港城邦論的介紹,就流於空泛。朋友提問香港城邦論的作者陳雲,故此限制了AI的搜查範圍,不會與中共元老陳雲混淆。

為什麼ChatGPT會這樣構造我的經歷呢?因為我在網上經常講述公共政策和城市規劃與社區治理。為什麼是香港城市大學呢?因為我在城大教過書(英文、公共行政),城邦論的研討會也主要借用城大的講堂舉辦,也參與過國際學術會議。然而,我沒有擔任公共政策系的教授、系主任或主持過公共政策的國際研討會,雖然我在政府工作期間,曾經在城大的公共政策國際研討會發言而技驚四座(但這不會在互聯網上找到吧?)。

雖然維基百科有大致符合我經歷的陳述,但屬於單條陳述,而且用我本名陳云根為題,只是內文提及筆名陳雲,故此被我在互聯網談論公共政策的大量資歷掩蓋了,這就是不分輕重

ChatGPT到目前階段,依然不能創造知識,因為不懂得判斷事實的真偽和輕重,不符合康德哲學的先驗綜合判斷(synthetic, a priori knowledge)(These are judgments that are known through pure reason alone, independent of experience, and they are ampliative to knowledge(外延至知識). Most mathematical, geometrical and metaphysical judgments that we can be certain of fall under this combination.),因為必須要有合乎事實的前提,再加上合乎常理的判斷,才可以基本產生合理的推論。

然則,如果中共那邊的情報部門真的採用ChatGPT來做我的個人資料分析,那麼卻是合理的介紹啊!至於大學、政府或NGO的人事部(HR)將來裁減基層人手,主管用ChatGPT尋找人才,沒有人手將我以政治理由排擠出外,也許我可以胡混地做到系主任或局長。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chen-yun-zai-mei-79635531?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source=post_link&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yZWRpc19rZXkiOiJpYTozNjZlODI0My1hOWNjLTRlMDEtODIyMi1iYWQ4OGZlM2QzMjYiLCJwb3N0X2lkIjo3OTYzNTUzMSwicGF0cm9uX2lkIjozOTg3MzY3MX0.XAbi282LAsMDDd1gkIBfpNfzvm8mQbVQucSeKIyy-aQ


Sunday, March 05, 2023

ChatGPT可以取代平庸及製造平庸——ChatGPT答案文本的哲學分析(一)

先來個ChatGPT的作文實驗,之後再討論其優劣何在。朋友FC登記使用之後,做了幾個語言及作文實驗。這裡拿來做語言和哲學分析。


第一個問題是:驕傲是好的嗎?可否解釋為自豪?

圖一、自豪與驕傲之別的答案一

提問者的意思是:「現在很多人將「驕傲」誤用為「自豪」,然而「驕傲」是可以解釋為自豪的嗎?」儘管這是香港網上討論過的事情,但AI不能測出香港的中文使用的爭議,無法讀出提問者的用意,於是將提問轉為「請解釋驕傲與自豪的分別」,之後在網上的公開資料收集講法,將之用最平常的方式排列答案:

一、驕傲與自豪是不同的概念

二、驕傲是負面的情感

三、自豪是正面的情感

四、於我而言,要去此取彼,要自豪不要驕傲。

排列的方法與八股文的起、承、轉、合是一樣的,但做不到八股文的解體、用典、引喻,駢儷等文風(行文風格)


ChatGPT的答案平庸但可以應用於一般公務


由於無法判斷,AI用「有所不同」、「通常」、「可能」、「一種」、「我們」、「它們」、「應該」、「盡量」之類的詞。在對比的時候,也無法精細判斷,用「積極/消極」,「正面/負面」的粗糙比對。

詞彙空泛而重複,推論欠缺,沒有舉例和比喻,寫了三段文字,欠缺有意義的結論,因為最後一句的行動(我們要避免驕傲和學會自豪)放在前面來演述也可以的,並不是有必然性的推論。

答案是平庸的,但如果提問正確而且給予足夠的關鍵詞,ChatGPT足以應付一般的公務文書需要,例如客戶服務、市場文案,甚至政客的演講詞也可以撰寫。


好了,再要求一次答案(regenerate response):

圖二、自豪與驕傲之別的答案二

第一段有一點推論,但屬於循環論證。第二段有推論,自豪感會感染別人向好。第三段出了矛盾自豪過於強烈,由於情感根源不同,是不會變成驕傲的,故此AI說也可能變成驕傲。第四段是行動,有一點推論。


AI目前不能創造知識


根據康德哲學的先驗綜合判斷(synthetic, a priori knowledge[2])(These are judgments that are known through pure reason alone, independent of experience, and they are ampliative to knowledge(外延至知識). Most mathematical, geometrical and metaphysical judgments that we can be certain of fall under this combination.),要分辨自豪與驕傲,必須有同一的標準,那麼就要創造一個新的詞彙——例如榮譽感。自豪的榮譽感是來自內在的,是自己認同自己;驕傲的榮譽感是來自外在的,是別人認同自己。故此,自豪可以傳遞愉悅感予別人,驕傲卻要索取別人的愉悅感,故此自豪令人喜悅,驕傲令人厭惡。在影響別人方面,我們又創造了一個新的詞彙——例如愉悅感。如此,知識就創造出來了。這是康德的知識論。

AI目前不能做到創造知識,因為需要判斷力,判斷力來自經驗累積,也來自對於判斷了之後自覺可以得到同躋、同業的認同(peer acknowledgment),目前這種高階的智力運用仍要靠聰明的人。


AI會剝奪平庸者的教育和就業機會,創造社會主義的條件


ChatGPT是可以提供文書答案的AI程式,目前看來,它是有整合能力的Google網站的發展狀態。目前它只獲准在美國大學的商學院使用,如果用在中小學教育,它足以令資質平庸的學生無地自容,因為交出行貨而可以及格畢業的時代過去了。往後的學校只能教育資質卓越的學生。用在職場,它會淘汰頗多文書工作和客戶服務工作者,令很多白領人員失業。

然而,如果機構和企業不用高階人才來將ChatGPT客製化(customerize),或結合自己機構或企業的大數據和templates來產生文本,則ChatGPT將令很多文書平庸和標準化,而如果下一代接受了這些標準,會令大部分人類的智力和感情下降,變成奴隸,留下一群接受精英教育的貴族和高質教育的技術人員。生存環境的劣化,令奴隸不再生育而陸續滅絕。正如我在蔡天鳳案所見,只有富豪女人才可以十八歲生育兒女,連續生了四個,而這是以前貧民的普遍現象。

故此,這種技術改革推出,無疑提高生產力和創造財富,但也令很多人沮喪和失業,故此只能給予基本收入補貼。OpenAI 的共同創辦人兼 CEO—Sam Altman 接受訪問(StrictlyVC in conversation with Sam Altman, part one & part two (OpenAI))(中文摘要參考Shosho Chang【Sam Altman 以及他的 AGI 烏托邦】),提到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全民基本收入)。這是生產力極度提高之後可以具備實現社會主義的條件,符合馬克思(Karl Marx)當年的理論。

至今的福利補貼是給予悲慘者或傷殘者,UBI明顯是給予腦殘者,然而為了避免歧視,故此稱為全民基本收入。觀察香港口罩令解除之後而五日內街上仍有98%的人依然戴口罩出街的情況,腦殘者近乎全民。

Covid三年期間,世界經濟論壇提出給予UBI。看來,大重設(The Great Re-set)的議程不是假的,只是實現的時候有些調整。

三年前,我在Patreon用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討論過加密貨幣的性質,證明準確無誤,很多朋友及早離場。至於Covid 19、口罩與疫苗,也是三年前判斷過,證明準確無誤。現在,我會陸續在Patreon用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討論OpenAI、AGI和ChatGPT的性質。


預告下一篇:用康德哲學的知識論來嚴格分析兩個ChatGPT的答案。


附錄:

一、目前ChatGPT的應用情況

ChatGPT正改變職場生態,不少行業都積極應用ChatGPT以提升工作效率。換句話說,部分工種即將被ChatGPT取代。根據美國求職平台Resume Builder上月一項調查顯示,近四分一受訪美企已使用ChatGPT代替員工,並有逾3成公司指在今年內ChatGPT一定會導致更多人被裁員。

Resume Builder於2月訪問1,000名美國企業領䄂,發現49%公司已使用ChatGPT,當中的48%指已以ChatGPT代替原有員工。被問到ChatGPT會否令企業在2023年末裁減更多員工,33%受訪企業指「一定會」(definitely),同時有26%指「可能會」(probably)。

至於尚未使用ChatGPT的企業中,有3成指有計劃使用,其中85%公司表示將在未來 6 個月內開始。

此外,約45%受訪企業計劃擴大應用ChatGPT的範疇。有關ChatGPT的應用層面,據調查指有66%公司使用ChatGPT編寫程式碼、58%則用來創作文字內容,及有57%公司用以支援客戶。此外,不少公司亦會在招聘過程引入ChatGPT,主要協助撰寫職位描述、起草面試要求及回覆應徵者。


二、如何使用ChatGPT︰

過往若想體驗ChatGPT的功能,香港市民需要通過VPN連接外地網絡,還需要有海外電話作認證,才能在OpenAI的網站登記帳戶並使用ChatGPT。因此不少人即使有使用VPN,也會因為不能登記而只能望門興嘆。

然而,日前港人終於有機會能一嘗這震驚全球的人工智能的威力。自3月2日起,ChatGPT開放API後,令它不再限於網頁版本。而在香港的市民現在已能通過手機應用程式「Poe」,選擇ChatGPT為問答工具。從「Poe」的使用介面亦可見,現時已多了ChatGPT這個選項。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chatgptke-yi-qu-79587022?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source=post_link&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yZWRpc19rZXkiOiJpYTpkNTllNDdmYi1kYWUzLTRmYzEtODRmOC03MGMwOGFhOGY5M2UiLCJwb3N0X2lkIjo3OTU4NzAyMiwicGF0cm9uX2lkIjozOTg3MzY3MX0.HZ24kT1X-zlx8I3JOXqp7XlEWsRsRYg55Rl-8J-yIq8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23

香港政府如此做,貧富共融好開心(下篇)

在二月五日,年十三的時候,興之所至,我寫了救回香港的大策略救回香港的大策略,現在補回下集,寫一些過癮有趣過癮的小項目。也許救港大策略未必做到,這些小項目反而有點寄望。各位如果在海外,也可以做這些小項目啊。


甲、自由經濟,做大財富,保障香港經濟活力:

一、嚴格尊重市民私隱:重罰洩漏私隱的個人資料收集,嚴格規定拍卡要求,確保富豪及窮人在香港享有全世界最高的私隱權。大學校園完全復原為不必拍卡進入之自由大學

二、完全撤銷最低工資及強積金:採取勞資自由議價方法,並容許工會介入議價之談判,但工會沒有強制定價權

三、局部贖回領展商場:給予較低租金及簡單的租約給予店鋪經營,均衡舖租,經費用取消明日大嶼、東北開發等計劃的開支支付。

四、降低東隧及西隧收費,甚至免費通行,不必電子監察收費:以政府紅磡隧道為標準,均一隧道收費,短期內(五年內)達致全部免費,並且立即廢除建議中的電子收費專橫方法。東隧與西隧等以BOT形式營造,東隧早已屬政府,而西隧及大欖隧道等在專營權屆滿後亦歸政府所有,必須減低收費,最終免費使用,暢通香港交通。經費用取消明日大嶼、東北開發等計劃的開支支付。

五、簡化外地人(包括大陸人)在港工作簽證:簡化簽證要求,甚至(如果我做政府!)低於三個月之工作不必工作簽證及不必納稅,確保香港勞動力充足、流通及維持外來人及本地人之有限度競爭

六、停建所有公營房屋:用賦權予現有的、已經使用的房屋來提供居住單位,例如容許違章建築在檢查及繳交費用之後合法化。停建丁屋,但容許現有的丁屋加建至四、五層。某些新界寮屋可以重建或恢復牌照。某些區的工業大廈在檢查之後容許做住宅用途。某些天台屋容許合法化。公屋計劃必須在就近有就業的地方興建才有功能,否則只是製造福利負擔。

七、停止所有市區重建計劃:已徵收土地的,改為復原式的重建,絕不加建,以保護香港市容及文化


乙、富人有品項目

一、納妾合法化:恢復華夏之妻妾制度,令華人及其他族群的人可以在香港註冊側室及妾,促進香港的豪宅買賣、婚宴飲食、特首婚姻法之法律服務。外族只需認同華夏宗教,如拜天公、孔子之類就具備教徒資格而可以在香港法律註冊正室之外的側室及妾。

二、富豪的士義載計劃:簡稱Ben的計劃,在某些節日或初一、十五鼓勵富豪開車或其司機開車,隨機接載市民上班,車廂可以談話。車資由富豪自付,可以多付,給予福利救濟用途。當日將可見到香港街道充斥世界名車或古董車。外國遊客、大陸人也可來香港免費搭富豪車。


丙、窮人風流項目

一、重訂低級公務員制度:將目前外判之清潔工、保安員、園丁等投標制度取消,用僱員的方法授予貧民,保障長期聘用及貧民的生計,此舉可以節省政府開支

二、煙酒全部免稅,大麻逐步合法化:令香港成為煙酒品嚐及交易之避稅港,大麻除了醫用的合法化之外(見上篇),娛樂用途的在某些受監管的場合可以逐步試驗合法化

三、在街道設立無管理之販賣區,在公園設立無管理之假日販賣區:促進物品交流及減低物價

四、年初一國際獅王爭霸戰:以嚴格傳統方式,復興戰鬥型之南派獅子,發出國際英雄帖,可以用獅子演出搏擊,全武行,爭奪獎金

五、復原搶飽山為競技打鬥項目:但降低飽山高度,最上層的飽有五千元至一萬元利市錢,最下層有十元利市錢。

六、復原搶花炮:天后誕舉辦復原之花炮競技打鬥,國際開放邀請,搶得花炮有獎金。

七、復原天體沙灘:舉辦復原希臘式赤裸沙灘賽跑或長跑。舉辦天體小姐及天體先生選舉:分本地、華人及國際三個組別,品玉及品簫,任君愛好,屆時香港機場及酒店逼爆。

八、容許露宿及設置便利露宿者的區:例如掃平障礙及給予檔風雨的木板設立。

九、陸續拆卸街道不必要之圍欄:必要的圍欄復原為兩條鐵通式

十、在街頭設立無障礙、無圍欄的長椅:供市民休息或睡覺

十一、拆除公園的鐵門:改為無障礙的二十四小時使用,容許草叢(目前剷除了很多九七前的灌木),給予情侶浪漫天地

十二、設立社區耕種地點:公園新植樹木改種果樹(在歐洲已經實施),及蔬菜香草,容許市民適度採摘,在池塘種植蕹菜之類給市民採摘

十三、照顧傳統之性取向平等結合:用華夏金蘭契的傳統風俗方式,容許同性戀及多性戀者結合成家並享有同等權利。依照金蘭契,領養子女照顧及繼承,則限於成年的同等性向者。

十四、Annual Gangster Chase:  在廟街舉辦幫會cosplay之追逐競賽,高官或議員自願落街被市民追逐(或由演員cosplay扮演),成功噴撒番茄汁在高官政客身上者,可以得到大利市一封。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xiang-gang-zheng-78729819?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source=post_link&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token=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yZWRpc19rZXkiOiJpYTozNTE2ZjQ1YS01MzYzLTQzZDQtYjE3Zi05ODQ3ZDJkZWQwYjgiLCJwb3N0X2lkIjo3ODcyOTgxOSwicGF0cm9uX2lkIjozOTg3MzY3MX0._T5FUXa0-6GqBCW2zvfCaPcrUKwKtVni0pKwynCs6wY

Sunday, February 05, 2023

香港政府如此做,自由繁榮又安定(上篇)

前言:

香港面臨的危機是香港中層移民嚴重,此地的制度穩定性和服務品質無法維持下去,國際社會對香港失去信心,也恐懼愈來愈大陸化而撤資或不會增加投資,改為不過度依賴香港,即是局部脫鉤香港。此外,中共失去了民主化和自由化的進程,令外國議會必須以意識形態整治中共和遏制中共,商界也只能跟隨,過去的人權改善換取商業利益的中美合作模式失效,故此中共必須在香港重新保證香港的開放和自由,恢復外國對華的信任和期許。最後,中美衝突有惡化之虞,中共必須保留香港做上世紀五十年代韓戰時期香港對華的自由港和金融轉換地的角色。


甲、理順香港制度:港區國安法與愛國立法會之妥善處置

一、《基本法》二十三條合理立法,諮詢期間假釋泛民:依照普通法和人權法案保障的方式訂立二十三條,將目前的煽動罪、暴動罪納入二十三條並嚴謹定義。諮詢立法期間容許泛民給予意見,立法完成之後撤銷未定罪的港區國安法案件或偵察中的案件,吸納泛民給予意見的積極性。

二、限制目前愛國立法會的功能,釋除外國疑慮:承諾只破不立,只解不禁,立法會在還原到對上一個舊版本之前,政府承諾之後放鬆規管、廢除法律和減免收費,不會立新法或徵收新費。商界可以加強與立法會聯絡,親中議員發揮自由主義精神。

三、長遠要懲罰英國剝削香港,必須要英國繼續貢獻監督義務及派遣法官來香港補償當年之壓迫華人劣跡。方法是在中英聯合聲明備忘錄加入延續的條款,美國的香港政策法也隨之適應而延長。這點我在本欄寫過。


乙、減少經費支出

一、由於香港的地產經濟不可持續,政府須煞停明日大嶼計劃,縮減東北開發計劃。

二、停止興建公屋,改用其他方法放鬆居住單位之供應及善用


丙、重建啟德發展區成為富豪私人飛機場及醫院。啟德機場重用,跑道及周邊改造,變成私人飛機升降(私人飛機較小型和可以精選機師),不與普通民航客人同用機場,高度私隱,周邊興建富豪醫院及私人銀行,方便私人飛機處理業務,隱秘來回。啟德是香港陸地本區的天門,與海門(鯉魚門、急水門)相應,是香港繁榮之風水寶訣。(按:富豪醫院集中做優質常規醫療、尖端醫療、另類醫療,不做器官移植,不與大陸爭,正如香港不做賭場,不與澳門爭。)私人機場是不會花費政費的,必要時可以用BOT的方法來興建,大把財團有興趣做。


丁、放寬另類醫療及尖端醫療,令香港成為醫療研究之中心及絕症治療中心:放寬自然療法、各派別中醫學及現代醫學,放寬藥物控制(如醫用大麻產品),部分給予緊急授權使用。此與興建富豪醫院、另類醫院/診所之建議並行。


Source: 陳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xiang-gang-zheng-78261077?utm_medium=post_notification_email&utm_source=post_link&utm_campaign=patron_engagement&token=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yZWRpc19rZXkiOiJpYTo0MTc0ZjRmMS1iYzc3LTQzMWQtOWU2NS05MDg0M2NmYzFlMzMiLCJwb3N0X2lkIjo3ODI2MTA3NywicGF0cm9uX2lkIjozOTg3MzY3MX0.6IgRIiOx4vo5T3lh9-z2XazyZlfWbBnSN_bqQi--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