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0, 2016

政治詞彙華夏化

有語言和文化知識的,都知道不必刻意去中國化。是自己的東西,為什麼要交還給中共,由中共獨佔呢?我們要做的,是在適當時候放棄使用「中國」一詞的現代用語。

古語的中國,是中原,甚至是京城、京畿。「中」這個詞,有自居為中心的傲氣。王朝時代的中國有時是指華夏王朝的領土全境,但通常是指中原一帶京畿之地首善之區,自稱中國之人,有上國之人的自豪感。

中華民國立國初年廣泛使用「中國」一詞來講述領土全境。中華民國由於建立民族國家,將華夏王朝傳統的都賦予「國」字「國」字在古文常有格局偏狹的意思,指諸侯國或京畿之地,並非天下

故此在言文時,要避免「中國」一詞的現代用法。在文化,我們用華夏,如華夏文明、華夏經典、華夏風俗,華夏是讚美自己文明禮教之詞,華是美,夏是大,是自我期許;地理是中國大陸(這個我們統治不到,名稱由得他);族裔是華人(唐人也可以);語文是華文(漢文、唐文也可以,中文可以沿用一段時間)。至於中華,可以沿用,也可以改稱華夏。將來華夏邦聯成立,中國大陸地區文化復興,再用「中華」二字也不遲。到時的「中」,就是中正、中和的中,以華夏正道治國。

我們用「華夏」概念,中共自己用「中國」概念,這樣就可以互相辨認了。

筆者以前曾編寫「共黨中文與香港中文對照表」,見《急救中文》附錄,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12,頁265至281。此附表以政治詞彙為主,左欄是中共匪語或民國詞彙,右欄是香港雅言或傳統漢文用語。

中共或民國政治詞彙
香港詞彙或華夏雅言
中國
中共(政權)
中國大陸(地理)
華夏(文化)
中國(古語中的中原一帶)
契丹(未國的北面是契丹,契丹是頗多歐洲及中亞語言對中國的稱呼)
後清
(按︰後兩者乃輕蔑語)
中國人
華人(中國境外)
華裔(中國境外)
唐人(中國境外)
大陸人(中國境內)
中共國人(中國境內)
北方蠻夷(中國境內)
(按︰最後者乃輕蔑語)
中國文化
華夏文化
中文
中文
華文
漢文
唐文
國文
中文
華文
漢文
唐文
國語、普通話
北方官話
北方普通話
胡語
(按︰「胡語」乃輕蔑語,要慎用。北方普通話有若干蒙古語及滿洲語成分,但仍是華夏語言。)
中國古代漢語
古文(文言)
古代漢語(古代口語或語音)
中國現代漢語
白話文
中醫、中國傳統醫學
漢醫
唐醫
華夏傳統醫學
中樂
漢樂
華樂(按︰此名待定)
國術、中國武術
華夏武藝
華夏技擊
功夫(一般指南派的嶺南拳術)
國學
漢學(現代意義的漢學。古語中的漢學是漢代經典義理之經學)
春節
新年
夏曆新年
農曆新年
中央、中央政府
中共政府
北京政府
北京政權
(按︰最後者乃輕蔑用語)
港英政府
英治政府
英殖政府
香港特區政府
香港特區政府
香港政府
港府
港共政府
(按︰最後者乃輕蔑用語)
英國佔領時期、英佔時期
英國託管時期
托庇英國時期
英治時期
回歸祖國
香港主權移交中共
香港政權易手
香港赤化
香港淪陷
(按︰後兩者為輕蔑用語)
國慶
中共建政日(中共,十月一日)
辛亥革命紀念日(中華民國,十月十日)
(按︰中華民國的開國紀念日是一月一日)
香港回歸紀念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按︰此乃香港官方用語)
國父孫中山
孫中山先生(以思想乃功績而言)
孫文(以個人而言)
日本天皇、天皇
日本皇帝(略為跟隨日本人的說法)
(略為跟隨日本人的說法)
日本國王(華人的說法)
(華人的說法)
(按︰舊日王朝時代,稱日皇為日本國主而已。中共楊尚昆曾經當面稱呼日本皇帝為天皇,喪權辱國。戰後日本喪失海外屬土,琉球亦改稱沖繩縣,日本不再是帝國一國之主曰王,故此日本皇帝應該正名為日本國王。)
英皇、英女皇
英王
英女王
英皇
英女皇
(按︰英國國君只是在英屬印度殖民地稱為皇帝。戰後,大英帝國喪失大部分海外屬土,至今僅存若干小島,帝國沒落,可正名為英王英女王。然而,由於英國仍有小量屬土,英國君主在名義上仍是英聯邦國家如澳洲和加拿大等的國家元首,故亦可沿用英皇英女皇之稱號。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稱號維多利亞女王、大不顛及愛爾蘭聯會王國女王、印度女皇Victoria, Queen of England, Empress of India)。

Source: 陳雲《香港人手冊》73-79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