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0, 2016

香港化,Hongkongise

香港足球代表隊的韓裔教練金判坤在2015年9月說︰「相對於韓國,香港更讓我有家鄉的感覺。」對於香港這個新家鄉,他滿懷感慨︰「香港是有夢想的地方,我本身已無望再成為球員,但香港給了我機會,又讓我成為教練,……信任我、鼓勵我,我可以為香港而死。」他的話有點重,但香港確實有感召外來歸化入籍的能耐。

香港人並不是一個群族,而是一套以現代華夏文化為主體的文明體系。香港是小中華,也是新中華。香港華夏,是同一套東西來的,彼此都是文明體系都可以同化異族,只是香港是小的、是新的,華夏是大的、是古老的。華夏是漢化,香港是香港化;漢化是sinicise,香港化是Hongkongise。華夏可以漢化邊陲地區,例如朝鮮、日本、百越(即廣東廣西一帶,亦稱百粵)、安南等,成為華夏文化流播區。香港可以將歐亞混血兒、歐洲人、南洋人、南亞裔人、中國難民、中國新移民等外來人香港化,變成香港人。

華夏是什麼回事?華夏是周朝的文王周公孔子等聖者,將夏朝和商朝的天帝信仰理性化將人從恐怖不可測的天帝及鬼神崇拜之中解放出來,教導人內修德行外立功業以德配天開物成務,所謂內聖而外王,這樣就可以顯示得到天帝的寵愛,不必以奢華的祭祀和繁瑣的儀式來取悅神靈,也不必通過祭司來通靈。這是人的解放,周朝聖者做的事,與西洋的馬丁路德的新教改宗的做法一樣,都是將人導向文明理性。故此周朝的華夏之教容易流播到鄰近的泛神崇拜的地區,如日本、朝鮮、百越等,令這些地區文明開化,分享榮譽,但又不影響本土文化繼承。百越就是這樣漢化的,阻力很少。

再談香港。香港的文化是怎麼來的?香港的文化及制度,是由一群漢化的殖民官(金文泰、黎敦義等),一群懂得中西古代經典與禮教的歐洲統治者,與一群懂得西洋文明的華人,即所謂高等華人買辦世家(伍廷芳、周壽臣、鄧肇堅等),共同為華人創建的。香港是有高等華夏文明及西方現代文明的社會,香港的主體是現代化的華夏社會。香港以其文化實踐(宗法改革、廢除奴僕、推行西洋現代的一夫一妻制等等)、社會改造(中產核心家庭、廉政、公屋倫理等等)及政治實踐(高行政效率、諮詢式民主,以及言論、集會、示威、抗議政府的自由等等),形成香港的文明體系,成為華人社群裡面最高的辦事效率、最優雅及寬容的文化生活,以及最合理的公民秩序的典範。

香港化的程度可以深可以淺可以從華人文化入手,也可以從西洋現代文化入手,各適其適,這就是文明體系的特色。香港城邦論是以城邦生活的civic nationalism(共同生活經驗的公民所形成的國族)為建國基礎的,而且向外擴張為香港大城邦,將來主導締結華夏邦聯

目前中共要做的,是de-hongkongnise香港人,去香港化。香港城邦論就是高舉香港,要將香港重新香港化,也要將香港鄰近的大陸地區香港化,大家以現代精神繼承華夏及西洋傳統,邁向文明開化,締造新時代的華夏文藝復興。

Source: 陳雲《香港人手冊》63-66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